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十二 (第6/7页)
张畅也在座。何偃乘着酒醉说:“张畅果然是奇才,伙同刘义宣作贼,也能没罪,没有才怎么能到这种地位?”张畅严厉地说:“太初的时候,谁洗的黄。。?”孝武帝说:“为什么要互相挖苦?”起初,元凶劭作乱的时候,何偃的父亲何尚之是元凶劭的司空,朝廷的义军到了新林,仆役都逃走了,何尚之父子和婢妾一起擦洗黄。。,所以张畅讥讽他。 孝建二年(455),他出京担任会稽太守。死后,谥号为宣。张畅喜爱弟弟的儿子张辑,临终遗命,与张辑合坟,谈论的人对此加以非议。 张融字思光,二十岁有名。道士同郡人陆修静把白鹭羽麈尾扇赠给他,说:“这既然是异物,就把它献给异人。”最初做官是担任宋朝新安王刘子鸾的行参军。新安王的母亲殷淑仪去世,后来四月八日建斋并且浴佛,僚佐布施钱财多的至一万,少的也不低于五千,只有张融的布施却是一百钱。皇帝不高兴地说:“张融太贫穷了,应当发给他优厚的俸禄。”于是调他出京担任封溪令。他的堂叔张永前往后渚去送他说:“好像听到朝廷旨意,你不久就会回来。”张融说:“不怕不能回来,正恐怕回来又会重新离去。”等到出发,路经险要的高山,獠贼抓住了张融将要把他杀死吃掉。张融神色不动,而作起了带有鼻浊音的吟咏,贼人感到奇异而不再加害他。 他渡海到了交州,在海中遇到了风,他始终没有惧怕,咏叹道:“干鱼自然可以返回它的本乡,而rou脯还能怎么样呢?”又作了《海赋》,文辞诡异激烈,独自与众不同。后来把它拿给镇军将军顾觊之,顾觊之说:“您的这篇赋实在飘逸玄虚,遗憾的只是没有写到盐。”张融立即找来一支笔注上:“淘沙构成白色,熬波析出缟素,积雪堆在和煦的春天,飞霜落在盛暑的道路。”这四句是以后补上的。顾觊之与张融的哥哥很要好,顾觊之死去后,张融自背坟土。在南方与交趾太守卞展交好。卞展在岭南被人杀害,张融挺身前往赴丧。 他被举为秀才,考试对策被录取。任命为尚书殿中丞,没有就任,改为仪曹郎。不久请假为叔父奔丧,途中责罚钱敬道,杖打五十,寄囚在延陵监狱中。大明五年(461)敕令,政事清简的二品官员对僮仆杖打,不得超过十。他被左丞孙缅所检举,被免官。 恢复职位后,主管祠部、仓部二曹。当时领军刘面力战死,张融根据祠部的建议,提出皇上应当哭刘面力,被采纳。又俗人忌讳在正月里打开太仓,张融提议不应该拘泥于小节。不久兼掌正厨,见到宰杀牲畜,回车而去,自己上表请求解职。 又调转为南阳王友。张融的父亲张畅担任丞相长史,刘义宣起事失败,张畅将被王玄谟所杀,当时王玄谟的儿子王瞻做南阳王长史,张融上表请求辞官,没有批准。张融家里贫困想得到俸禄,便给堂叔征北将军张永写信说:“我幼年入学,很早就受到家风的训教,虽然不够聪敏,但已形成习性。布衣服皮腰带,从小就很满足,一筐饭一瓢水,并不觉着不乐。只是家业清贫,人生用项很多,女儿已经长大,需要榛栗枣rou作礼品,男孩已经成人,得用束帛禽鸟为馈赠。从我勤勉做官,十年调动七次,不是为了取代耕田,怎会走到如此光景?从前求做三吴一名丞官,虽然属于错误,现在听说南康缺少太守,希望能够担当。我不懂得门径,门径也可能不知道我,正因为求丞没有得到,所以现在来求郡,求郡得不到,也还可以再求丞。”又给吏部尚书王僧虔写信说:“张融是天地间的一个逸人,晋升不懂得高贵,贬退不知道低贱,实在是因为家贫多年,孤寡伤心,八个侄子都是孤儿,两个弟弟鲁钝虚弱,怎能过于看重俗陋的利禄,增加张融精神的负担。阮籍喜爱东平的土风,张融也欣赏晋平的槛外。”当时的议论认为张融不是很好的管理人才,终于没有实现。 后来他被聘用为齐太傅的属官,逐步提升为中书郎,这是他所不喜欢的。请求做中散大夫,没有准许。张氏自从张敷以来,都是以调理音辞、讲究仪范为特长。到了张融,风格诡奇,坐时常常膝部很高,行走则是拖着步子,翘着身子仰着头,创意很多。见到的人都很惊异,聚集在一起观看好像是集市,而张融丝毫没有惭愧的表情。大家照例同行,他常常迟疑不进。高帝平素喜爱张融,做太尉时,与张融交情很好。见到张融常常笑着说:“这人不可以没一个,也不可以有两个。”即位以后,传下手诏赐给张融衣服,说:“看到卿的衣服粗破,确是具有朴素的情怀。与你这样衣衫褴褛地交往,也会有损于朝廷威望。今天送你一件旧衣服,我想衣服虽然旧了,却胜过新的。是我所穿的,已经让人重新裁剪,适合卿的身材;并送鞋子一双。”高帝出宫到了太极殿的西室,张融进去问安,过了好久才登上台阶,就座以后,皇上说:“为什么这样慢呢?”回答说:“从地上升到天上,照理不应该很快。”当时魏朝君主率军进到淮河又退回去了,高帝问道:“他们为什么忽然来了,又忽然去了?”没有人回答,张融当时坐在下位,高声说道:“由于无道而来,见到有道而去。”公卿都认为反应敏捷。 张融擅长草书,常常自己称赞自己的能力。高帝说:“卿的书法颇有骨力,只是遗憾没有二王的法度。”他回答说:“不光是遗憾臣没有二王的法度,同时也遗憾二王没有臣的法度。” 张融告假还乡,到了王俭那里,出来告别,王俭站在那里举着袖子不往前走,张融便举手招呼王俭道:“颜。。说:‘大王前来!’”王俭不得已只好走过去,到了他跟前。张融说:“使张融不变成倾慕权势,而让您成为爱慕贤士,难道不是很好吗?”他常常叹息说:“不遗憾我没见到古人,所遗憾的是古人又没见到我。” 张融与吏部尚书何戢要好,前往拜访何戢,却错误地去找了尚书刘澄。下车进门,便说:“不是。”到了房门望见了刘澄,又说:“不是。”已经到了座席前看着刘澄说:“完全不是。”于是走了。他就是这样奇特。 他又做了长沙王镇军、竟陵王征北咨议,并且兼任记室、司徒从事中郎。永明二年(484),在总明观举行讲经,诏令朝臣一起去听。张融进去后就坐在一个桌子旁边,私下里找来酒饮了起来。事情结束,他长叹说:“啊呀,仲尼算是什么样的人呢!”被御史中丞到扌为举奏免官,不久又复职。 张融身形矮小,面貌丑陋,精神清明,王敬则见张融皮带很宽,快要到大腿,便对他说:“皮带束得太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