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十九 (第6/6页)
槟榔吃,但剖开百来个,没有一个好的,任窻也有此嗜好,所以深为此遗憾,于是终生不再尝槟榔。接着又遭逢母亲去世,任窻已经因悲痛而衰弱不堪,每当痛哭而昏厥,半天才能苏醒过来。于是在墓旁搭起草屋,住在这儿守墓以尽丧礼。他经常趴着哭泣的地方,已经不长草了。任窻平时身体强壮,腰围挺粗,这丧服期满后形容枯槁,难以辨认。 齐明帝萧鸾很器重他,准备对他大力提拔,但被不喜欢他的人说了坏话,就只是委任他作了太子步兵校尉,掌管东宫书记。萧鸾废掉废帝郁林王萧昭业,立废帝海陵王萧昭文,此后萧鸾任侍中、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宣城郡公,让任窻为他起草就职谢恩的章表。写成后,萧鸾讨厌其中有对自己贬损的言辞,很是恼火,于是任窻在后来萧鸾称帝以后整个建武年间位置也超不过列校。 任窻尤其擅长文章,很仰慕傅亮的无穷才气,当时王公的表章奏疏都请他代笔,他下笔即成,不加修改。沈约为一代辞宗,也对他很是推重。永元年间,任窻对幸臣梅虫儿曲意奉迎,东昏侯为帝时下旨任用他为中书郎。任窻拜谢尚书令王亮,王亮说:“你应该去谢姓梅的,哪儿用谢我。”任窻羞愧而退。后来作司徒右长史。 梁武帝平定建邺,建立梁王府之初,委任他为骠骑记室参军,专门负责起草文书。每次起草文书,沈约总要求共同署名。曾有一次被紧急召走,任窻出去了而沈约还在,以后的文书,便有沈约的参与。 当初梁武帝和任窻在竟陵王西邸相遇共事,跟任窻闲聊说:“我要是作了三府重臣,就让你作我的记室。”任窻也对他开玩笑说:“我要是作了三公,就让你当我的骑兵。”因为梁武帝善骑马。到这时让任窻作记室参军以应当日之言。任窻给梁武帝的书信中说:“昔日太平清静之时,您曾经对我有预言,本意是对我提拔,看起来却像善意的玩笑。谁料我竟如此幸运,昔日之言一点没有落空。”就是指的这件事。梁武帝受封梁王,及篡位时,以齐帝名义颁布的禅让文告,多由任窻写成。 任窻侍奉叔婶与父母一样,侍奉兄嫂也恭敬谨慎。外祖父家贫穷,他常供给周济。俸禄收入,各处的馈赠,都分送给亲戚,当天就分完。性格豁达洒脱,不讲究仪表,喜怒从不露在脸上,车马服饰也不华丽。 梁武帝即位后,任窻历任给事黄门侍郎、吏部郎。又外出作义兴太守。当时荒年,人民流亡,任窻用自己私人俸禄的米豆熬成粥,救活三千多人。当时因贫困有人生下孩子不养活,任窻严格限令,这与杀人同罪。怀孕的供给费用,受到救济的有几千户之多。在郡任上所得公田俸禄八百多石,任窻只取五分之一,其余都送回存放。儿女妻妾只吃麦饭。他的朋友彭城到溉、到溉弟弟到洽和他一起游览山泽。等下一任官员来接任,他登舟回程时,只有七匹绢、五石米的家当。回到京都没有衣服换,镇军将军沈约派人带了裙衫去接他。 重新作吏部郎,参与执掌任选官吏,干得不称职。不久调任御史中丞、秘书监。自齐永元年间以来,皇宫藏书馆的四部图书篇目混乱,卷帙繁杂,任窻亲自动手校勘,从此篇目才被整理勘定。 外调为新安太守,在郡为官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柱上根拐杖,徒步走街串巷。有人来告状,就大路上随地裁决,为政清静简约,官吏百姓都感到方便。任窻死在任上,家里只有桃花米二十石,没有钱财安葬。留下遗言,不许家人把新安的任何一件东西带回京都。用杂木做棺材,平时的旧衣服做装殓。郡内全境悲痛,百姓们一起在城南给他立了祠堂,每年按时祭祀他。武帝听到他的死讯时,正在吃西苑产的绿沈瓜,立时把瓜扔到盘里,悲痛难禁。屈指算了算说:“任窻年轻时常怕活不到五十,如今是四十九,可算是知道自己的气数啊。”当天就为他举哀,哭得很悲痛。追赠他为太常,谥为“敬子” 任窻喜欢结交,勉励栽培士林中朋友,对不攀附他的就不加赞誉,被他扬名的多得到提升,因此官吏和贵家子弟多爱和他拉关系,座上客人常有那么几十个。当地人仰慕他,称他为任君,意思是他好比汉代的三君。作太守尤其以清廉闻名,百姓有八十岁以上的,就派户曹掾去询问他们衣食起居。曾打算张罗和尚做斋会,就征收枫香二石,刚收上来三斗,便下令停止,并且以后再不这样做,他说:“贵贱贫富都靠自己,我不打算把什么留给后人。”新安郡内有蜜岭产杨梅,以前都要派人去给太守采摘,任窻因为要冒危险,死人多,当时就命令停采,官吏百姓都认为这是百余年没有过的德政。任窻撰有《家诫》,言辞殷切而很有条理。陈郡殷芸和建安太守到溉在悼念文章中写道:“哲人谢世,楷模长逝,借鉴安在?指途觅谁?”他是如此被士林友人所推重。 任窻不置产业,以至于没有一所自己的房舍。当时有人讥笑他爱乞讨借贷,但东西一到手,马上就分送给亲朋故友,常自叹说:“知我者是叔则,不知我者也是叔则。”他以文才知名于世,当世人有“任笔沈诗”的说法。任窻听到后很不满意。晚年变得爱写诗,想盖过沈约,但因用典过多,文辞不能流畅。可从此京都中的文人却都仰慕仿效,诗风便发展得穿凿附会,因此人们对他便有“才尽”的议论了。任窻博学,没有什么书不曾读过,家境虽然贫寒,却藏书多至万余卷,大多是少见的异本。去世以后,武帝让学士贺纵和沈约核查他的书目,官家没有的就去取他家的补上。所撰写的文章有几十万字,盛行于当世。东海王僧孺曾评价他,认为他“超过董仲舒、扬雄。任窻以他人之乐为乐,他人之忧为忧,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不计自己清贫,而无吝啬之心,其行为可以激励风俗,其品德可以淳厚人伦,能使贪夫不妄取,懦夫有所为”对他如此看重。 任窻有儿子东里、西华、南容、北叟,都没有专长和职事,败落了他们家的声誉。弟兄几个到处漂流,不能自救,任窻生平旧友没有一个肯收留救济他们。西华冬天还穿着粗劣单薄的衣衫,在路上碰见平原刘孝标,孝标可怜他不觉泪下,对他说:“我要为你想办法。”于是写了《广绝交论》来讽刺任窻往日的朋友。到溉看到他的文章,气得把几案推翻在地,终身记恨刘孝标。 任窻共撰有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