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九 (第4/6页)
临川王后军记室,待诏文德省。出爲南海太 守。南海俗杀牛,曾无限忌,僧孺至便禁断。又外国舶物、高 凉生口岁数至,皆外国贾人以通货易。旧时州郡就市,回而即 卖,其利数倍,历政以爲常。僧孺叹曰:“昔人爲蜀部长史, 终身无蜀物,吾欲遗子孙者,不在越装。”并无所取。视事二 岁,声绩有闻。诏征将还,郡中道俗六百人诣阙请留,不许。 至,拜中书侍郎,领着作,复直文德省。撰起居注、中表簿, 迁尚书左丞,俄兼御史中丞。僧孺幼贫,其母鬻纱布以自业, 尝携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坠沟中。及是拜日,引驺 清道,悲感不自胜。顷之即真。 时武帝制春景明志诗五百字,敕沈约以下辞人同作,帝以 僧孺爲工。历少府卿,尚书吏部郎,参大选,请谒不行。出爲 仁威南康王长史、兰陵太守,行府、州、国事。初,帝问僧孺 妾媵之数,对曰:“臣室无倾视。”及在南徐州,友人以妾寓 之,行还,妾遂怀孕。爲王典签汤道湣所纠,逮诣南司,坐免 官,久之不调。友人庐江何炯犹爲王府记室,僧孺乃与炯书以 见其意。后爲安成王参军事,镇右中记室参军。 僧孺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侍郎全元起欲注素问, 访以砭石。僧孺答曰:“古人当以石爲针,必不用铁。说文有 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高氏之山多针石。’ 郭璞云:‘可以爲砭针。’春秋:‘美疢不如恶石。’服子慎注云: ‘石,砭石也。’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尔。” 转北中郎谘议参军,入直西省,知撰谱事。先是,尚书令 沈约以爲“晋咸和初,苏峻作乱,文籍无遗。后起咸和二年以 至于宋,所书并皆详实,并在下省左户曹前厢,谓之晋籍,有 东西二库。此籍既并精详,实可宝惜,位宦高卑,皆可依案。 宋元嘉二十七年,始以七条徵发,既立此科,人jianian互起,僞状 巧籍,岁月滋广。以至于齐,患其不实,于是东堂校籍,置郎 令史以掌之。竞行jianian货,以新换故,昨日卑细,今日便成士流。 凡此jianian巧,并出愚下,不辨年号,不识官阶。或注隆安在元兴 之后,或以义熙在甯康之前。此时无此府,此时无此国。元兴 唯有三年,而猥称四、五,诏书甲子,不与长历相应。校籍诸 郎亦所不觉,不才令史固自忘言。臣谓宋、齐二代,士庶不分, 杂役减阙,职由于此。窃以晋籍所馀,宜加宝爱 ”武帝以是 留意谱籍,州郡多离其罪,因诏僧孺改定百家谱。始晋太元中, 员外散骑侍郎平阳贾弼笃好簿状,乃广集衆家,大搜群族,所 撰十八州一百一十六郡,合七百一十二卷。凡诸大品,略无遗 阙,藏在秘阁,副在左户。及弼子太宰参军匪之、匪之子长水 校尉深世传其业。太保王弘、领军将军刘湛并好其书。弘日对 千客,不犯一人之讳。湛爲选曹,始撰百家以助铨序,而伤于 寡略。齐卫将军王俭复加去取,得繁省之衷。僧孺之撰,通范 阳张等九族以代雁门解等九姓。其东南诸族别爲一部,不在百 家之数焉。普通二年卒。 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馀卷,率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 书埒。少笃志精力,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 所未见者,时重其富博。集十八州谱七百一十卷;百家谱集抄 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文集三十卷,两台弹事不入集,别 爲五卷;及东宫新记并行于世。 虞羲字士光,会稽余姚人,盛有才藻,卒于晋安王侍郎。 丘国宾,吴兴人,以才志不遇,着书以讥扬雄。萧文琰,兰陵 人。丘令楷,吴兴人。江洪,济阳人。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 刻烛爲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爲率。文琰曰:“顿烧一寸 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 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刘孝孙,彭城人,博学通敏,而 仕多不遂,常叹曰:“古人或开一说而致卿相,立谈间而降白 璧,书籍妄耳。”徐夤,高平人,有学行。父荣祖位秘书监, 尝有罪系狱,旦日原之,而发皓白。齐武问其故,曰:“臣思 愆于内,而发变于外。”当时称之。 论曰:二汉求士,率先经术,近代取人,多由文史。观江、 任之所以效用,盖亦会其时焉。而淹实先觉,加之以沈静;昉 乃旧恩,持之以内行。其所以名位自毕,各其宜乎。僧孺硕学, 而中年遭踬,非爲不遇,斯乃穷通之数也。 部分译文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父亲江康之,作过南沙县令,很有才气。江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常仰慕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不屑于从事经学训诂,而倾心于诗赋文章。早年被高平檀超赏识,常请他坐上席,厚加礼遇。 初次作官为南徐州从事,又转任奉朝请。宋朝建平王刘景素爱结纳士人,江淹在南兖州跟随景素。广陵县令郭彦文被治罪,供词牵连到江淹,说他曾经受贿,江淹被下狱。他在狱中给刘景素上书申辩。景素见到书信,当天就把他放了出来。不久被举为南徐州秀才,在朝廷对策时列为上等,又改任建平王府主簿。 景素作荆州刺史,江淹跟随他到任所。宋少帝即位,不行德政,景素占据专断长江上游,很多人都劝他就此起事。江淹却每每劝止,景素不听他的劝告。等景素镇守京口,江淹作镇军参军,兼任南东海郡丞。景素与他的心腹谋划叛乱,江淹知道祸事要到,于是向景素赠诗十五首婉言劝戒。赶上东海太宗陆澄因父母丧守孝离职,江淹认为自己是郡丞理应代理太守,而景素任命了柳世隆,江淹一再要求这职位,景素大怒,上报吏部,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 等齐高帝萧道成辅政,听说他有才华,召他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不久荆州刺史沈攸之作乱,齐高帝问江淹说:“天下这样乱纷纷的,先生认为会怎么样呢?”江淹回答说:“从前项羽强而刘邦弱,袁绍众而曹cao寡,然而项羽最终受杀身之辱,袁绍结果成败亡之徒,这就是所谓‘在仁德不在权位’,明公有什么可疑虑的呢?”高帝说:“请试着给我分析一下。”江淹说:“明公英雄威重又有奇谋,是胜兆之一;宽容仁爱,是胜兆之二;贤臣肯为你尽力,是胜兆之三;众望所归,是胜兆之四;奉天子而伐叛逆,是胜兆之五。对方野心大而才具小,是败象之一;有威严无恩德,是败象之二;士卒人心涣散,是败象之三;官宦不归心,是败象之四;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