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五 (第3/8页)
,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 士。任昉与洽兄沼、溉并善,尝访洽于田舍,叹曰:“此子日 下无双。”遂申拜亲之礼。 梁武帝尝问待诏丘迟曰:“到洽何如沆溉?”迟曰:“正 情过于沆,文章不减溉 ;加以清言,殆将难及。”即召爲太 子舍人。御幸华光殿,诏洽及沆、萧琛、任昉侍宴,赋二十韵 诗,以洽辞爲工,赐绢二十疋。上谓昉曰:“诸到可谓才子。” 昉曰:“臣常窃议,宋得其武,梁得其文。”迁司徒主簿, 直待诏省,敕使抄甲部书爲十二卷。迁尚书殿中郎。后爲太子 中舍人,与庶子陆倕对掌东宫管记。俄爲侍读,侍读省仍置学 士二人,洽充其选。迁国子博士,奉敕撰太学碑。累迁尚书吏 部郎,请托不行。徙左丞,准绳不避贵戚。时帝欲亲戎,军国 礼容多自洽出。 寻迁御史中丞,号爲劲直。少与刘孝绰善,下车便以名教 隐秽,首弹之。孝绰托与诸弟书,实欲闻之湘东王。公事左降, 犹居职。旧制中丞不得入尚书下舍,洽兄溉爲左户尚书,洽引 服亲不应有碍,刺省详决。左丞萧子云议许入溉省,亦以其兄 弟素笃不相别也。出爲寻阳太守。卒,赠侍中,諡理子。洽美 容质,善言吐,弱年听伏曼容讲,未尝傍膝,伏深叹之。文集 行于世。子仲举。 仲举字德言,无他艺业,而立身耿正。仕梁爲长城令,政 号廉平。陈文帝居乡里,尝诣仲举,时天阴雨,仲举独坐斋内, 闻城外有萧鼓声,俄而文帝至,仲举异之,乃深自结。帝又尝 因饮夜宿仲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事益恭。 及侯景平,文帝爲吴兴太守,以仲举爲郡丞,与潁川庾持俱爲 文帝宾客。文帝嗣位,授侍中,参掌选事。天嘉元年,守都官 尚书,封宝安县侯。三年,迁尚书左仆射、丹阳尹,参掌如故。 改封建昌县侯。 仲举既无学术,朝章非其所长,选举引用,皆出自袁枢。 性疏简,不干时务,与朝士无所亲狎,但聚财酣饮而已。文帝 积年寝疾,不亲万机,尚书中书事,皆使仲举断决。天康元年, 迁侍中、尚书仆射。文帝疾甚,入侍医药。及帝崩,宣帝受遗 诏爲尚书令入辅,仲举与左丞王暹、中书舍人刘师知、殷不佞, 以朝望有归,乃遣不佞宣旨遣宣帝还东府,事发,师知下狱赐 死,暹、不佞并付推,乃以仲举爲贞毅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初,仲举子郁尚文帝妹信义长公主,官至中书侍郎,出爲 宣城太守,文帝配以士马。是年,迁南康内史,以国哀未之任。 仲举既废居私宅,与郁皆不自安。时韩子高在都,人马素盛, 郁每乘小舆蒙妇人衣与子高谋。子高军主告其事,宣帝收子高、 仲举及郁,并于狱赐死。郁诸男女以帝甥获免。 垣护之字彦宗,略阳桓道人也。族姓豪强,石季龙时,自 略阳徙邺。祖敞仕苻氏,爲长乐国郎中令。伯父遵、父苗仕慕 容超,并见委任。遵爲尚书,苗爲京兆太守。宋武帝围广固, 遵、苗踰城归降,并以爲太尉行参军。元嘉中,遵爲员外散骑 常侍,苗屯骑校尉,仍家下邳。 护之少倜傥,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元嘉初爲 殿中将军,随到彦之北侵魏。彦之将回师,护之书谏,彦之不 纳,散败而归。文帝闻而善之。累迁锺离太守,随王玄谟入河。 玄谟攻滑台,护之百舸爲前锋,进据石济。及魏救将至,驰书 劝玄谟急攻之,不见从。玄谟败退,不暇报护之,而魏军悉牵 玄谟水军大艚,连以铁锁三重,断河以绝护之还路。河水迅急, 护之中流而下,每至铁锁,以长柯斧断之,魏人不能禁。唯失 一舸,余舸并全。留戍麋沟城。还爲江夏王义恭骠骑户曹参军, 戍淮阴,领济北太守。 三十年,文帝崩,还屯历下。孝武入讨,率所领驰赴,帝 以爲冀州刺史。及南郡王义宣反,兖州刺史徐遗宝,护之妻弟 也,与护之书,劝使同逆。护之驰使以闻,率军随沈庆之等击 鲁爽。义宣率大衆至梁山,与王玄谟相持,柳元景率护之及护 之弟询之、柳叔仁、郑琨等出镇新亭,玄谟求救,上遣元景等 进据南州。护之水军先发,大破贼将庞法起,元景乃以精兵配 护之追讨,会朱修之已平江陵,至寻阳而还。迁徐州刺史,封 益阳县侯。后拜青、冀二州刺史,镇历城。 大明三年,征爲右卫将军还,于道闻竟陵王诞据广陵反, 护之即率部曲受车骑大将军沈庆之节度。事平,转临淮太守, 徙豫州刺史。护之所莅,多聚敛贿货,七年,坐下狱免官。明 年,起爲太中大夫,未拜,以愤卒。諡壮侯。 崇祖字敬远,一字僧宝,护之弟子也。父询之,骁敢有气 力。元凶弑逆,副辅国将军张柬。时张超之手行大逆,亦领军 隶柬,询之规杀之,虑柬不同,柬宿有此志,又未测询之同否, 互相观察。会超之来论事,柬色动,询之觉之,即共定谋,遣 召超之。超之疑之不至,改宿他所,询之不知,径往斫之,杀 其仆于床,因与柬南奔。时孝武已即位,以爲积射将军。梁山 之役,力战中流矢卒,赠冀州刺史。 崇祖年十四,有干略,伯父护之谓门宗曰:“此儿必大吾 门。”后随徐州刺史薛安都入魏。寻又率门宗据朐山归宋,求 淮北立功,明帝以爲北琅邪、兰陵二郡太守,封下邳子。 及齐高帝镇淮阴,崇祖时戍朐山,既受都督,祗奉甚至, 帝以其武勇,善待之,崇祖谓其妹夫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 “,遂密布诚节。高帝威名已着,宋明帝尤所忌疾,征爲黄门 郎,规害高帝,崇祖建策以免,由是甚见亲,参豫密谋。元徽 末,高帝惧祸,令崇祖入魏。崇祖即以家口托皇甫肃,勒数百 人将入魏界,更听后旨,会苍梧废,召崇祖还都。及齐高帝新 践阼,恐魏致讨,以送刘昶爲辞。以爲军冲必在寿春,非崇祖 莫可爲捍,徙爲豫州刺史、监豫、司二州诸军事,封望蔡侯。 建元二年,魏遣刘昶攻寿春,崇祖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 堰北起小城,使数千人守之。谓长史封延伯曰:“虏必悉力攻 小城,若破此堰,放水一激,急逾三峡,自然沈溺,岂非小劳 而大利邪?”及魏军由西道集堰南,分军东路,rou薄攻小城, 崇祖着白纱帽,肩舆上城,手自转式,日晡时,决小史埭,水 势奔下,魏攻城之衆,溺死千数,大衆退走。初,崇祖于淮阴 见高帝,便自比韩、白,唯上独许之。及破魏军啓至,上谓朝 臣曰:“崇祖恒自拟韩、白,今真其人也。”进爲都督。崇祖 闻陈显达、李安人皆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