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二十九 (第4/4页)
谓举尔所知, 许允已有前事;既是所知而用,无烦参掌署名。臣撙少而仕宦, 未尝有不了事之目。”因捧牒直出,便命驾而去,仍欲抗表自 解。帝寻悔,取事爲画。 帝尝设大臣饼,撙在坐。帝频呼姓名,撙竟不答,食饼如 故。帝觉其负气,乃改唤蔡尚书,撙始放箸执笏曰:“尔。” 帝曰:“卿向何聋,今何聪?”对曰:“臣预爲右戚,且职在 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帝有惭色。 性甚凝厉,善自居适。女爲昭明太子妃,自詹事以下咸来 造谒,往往称疾相闻,间遣之。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 无复馀言。 后爲中书令,卒于吴郡太守,諡曰康子。司空袁昂尝谓诸 宾曰:“自蔡侯卒,不复更见此人。”其爲名辈所知如此。 子彦深,宣城内史。彦深弟彦高,给事黄门侍郎。彦高子 凝。 凝字子居,美容止。及长,博涉经传,有文词,尤工草隶。 陈太建元年,累迁太子中舍人。以名公子选尚信义公主,拜驸 马都尉、中书侍郎,迁晋陵太守。及将之郡,更令左右修中书 廨宇,谓宾友曰:“庶来者无劳。” 寻授吏部侍郎。凝年位未高,而才地爲时所重,常端坐西 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交接,趣时者多讥焉。宣帝尝谓凝曰: “我欲用义兴主婿钱肃爲黄门侍郎,卿意如何?”凝正色曰: “帝乡旧戚,恩由圣旨,则无所复问 。若格以佥议,黄散之 职,故须人门兼美。”帝默然而止。肃闻而不平,义兴公主日 谮之,寻免官,迁交趾。顷之追还。 后主嗣位,爲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尝置酒,欢甚,将移宴 弘范宫,衆人咸从,唯凝与袁宪不行。后主曰:“何爲?”凝 曰:“长乐尊严,非酒后所过,臣不敢奉诏。”衆人失色。后 主曰:“卿醉矣。”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征曰: “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 不得志。乃喟然叹曰:“天道有废兴,夫子云‘乐天知命’, 斯理庶几可达。”因着小室赋以见志。陈亡入隋,道病卒,年 四十七。子君知,颇知名。 论曰:蔡廓体业弘正,风格峻举。兴宗出内所践,不陨家 声。位在具臣,而情怀伊、霍,仁者有勇,验在斯乎。然自廓 及凝,年移四代,高风素气,无乏于时,其所以取贵,不徒然 矣。至于矜倨之失,盖其风俗所通,格以正道,故亦名教之深 尤也。 部分译文 蔡廓字子度,济阳考城人,是晋朝的司徒蔡谟的曾孙。祖父蔡系,是抚军长史。父亲蔡謆,是司徒左西属。 蔡廓博览群书,言行都依照礼节,最初离家任职著作佐郎。后来做宋武帝的太尉参军、中书黄门郎,以鲠直简素为武帝所赏识。又调任太尉从事中郎,还没上任,遇到了母亲的丧事。他性情极为孝顺,三年不梳头洗发,几乎难以承当丧事带来的悲哀。 宋台建立,他担任侍中,建议“审讯囚犯不应该让子孙提供证词,明白地说出父亲祖父的罪过。损坏教化,伤害情感,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从今以后,只让家属与囚犯相见,不要让他们审讯时进行指控,便足以说明已经伏罪,不需要责令家人提供证词。”朝廷讨论并听从了他的意见。 世子左卫率谢灵运杀了人,御史中丞王准之因为对他不加纠弹而被免官。武帝因为蔡廓刚直,把他补为御史中丞。他纠弹了许多人,百官震恐整肃。当时中书令傅亮职位隆重,学问冠于当时,朝廷的仪礼典章,都是由傅亮决定的。傅亮常常是先向蔡廓咨询然后实行,傅亮的意见如果有不同,蔡廓终于不肯屈从。调任司徒左长史,出京担任豫章太守。 他被征调为吏部尚书。蔡廓通过北地的傅隆问傅亮:“选用人才的事如果都能兑现,没有可说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不能就任这一职务。”傅亮把这话告诉给录尚书徐羡之,徐羡之说:“黄门郎以下都交给蔡廓委任,我们不再考虑,由此以上,当然应该共同研究。”蔡廓说:“我不能为徐干木在纸尾上署名。”于是没有上任。干木,是徐羡之的小字。选官用的黄纸,录尚书与吏部尚书联名签署,所以蔡廓说是在纸尾上署名。徐羡之也因为蔡廓刚直,不想让他处在权要地位,调为祠部尚书。 宋文帝入京继承了皇位,尚书令傅亮率领百官迎接,蔡廓也一同前往。到了寻阳,遇上了疾病不能前进,傅亮将要继续赶路,到他那里告别。蔡廓对他说:“营阳王在吴地,应该丰厚地加以供奉。一旦发生不幸,你们诸位有杀主的名声,想在世上立足,还有可能吗?”当时傅亮已经和徐羡之商量害死少帝,于是便驰马传信停止行动,信到的时候已经赶不上了。徐羡之大怒说:“与人共同谋划,为什么才转过背去就把恶名推给别人?” 等文帝即位,谢晦将到荆州去,与蔡廓告别,屏退其他人问他说:“我能够免祸么?”蔡廓说:“您受先帝的顾命,以国家为责任,废昏君立明君,在道义上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杀死别人的两个哥哥,而让他面北听从命令,拥有震慑君主的威势,占据长江上游的要地,根据古代推论今天,自身免祸是很困难的。” 蔡廓年龄和职位都很轻,却被当时的社会所推重,每当到了年节,都束好衣带到他门上去看望。他侍奉兄长蔡轨如同父亲,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是询问以后再行动,俸禄和赏赐,一律都交给蔡轨,有时需要花费,全都是到主管人那里去要。他跟随武帝在彭城,妻子郗氏写信向他要夏服。蔡廓写信回答说:“知道你需要夏服,估计给事中自然会给你提供,不可以另外寻求。”当时是蔡轨做给事中。元嘉二年(425),蔡廓去世。武帝常常说:“羊徽、蔡廓,可以与三公平等看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