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_卷五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八 (第4/6页)

,先攻拔狄丘、甓城、黎浆,又屠安成、马头、沙陵等 戍。明年,略地至汝、潁间,所在回应。魏寿阳守将长孙承业、 河间王元琛出城挑战,邃临淮叹曰:“今日不破河间,方爲谢 玄所笑。”乃爲四甄以待之。令直阁将军李祖怜僞遁以引承业, 承业等悉衆追之,四甄竞发,魏衆大败,斩首万馀级。承业奔 走,闭门不敢复出。

    在军疾笃,命衆军守备,送丧还合肥。寻卒,赠侍中、左 卫将军,进爵爲侯,諡曰烈。

    邃沈深有思略,爲政宽明,能得士心,居身方正,有威重。 将吏惮之,少敢犯法。及卒,淮、肥间莫不流涕,以爲邃不死, 当大辟土宇。子之礼嗣。

    之礼字子义,美容仪,能言玄理。爲西豫州刺史。母忧居 丧,唯食麦饭。邃庙在光宅寺西,堂宇弘敞,松柏郁茂。范云 庙在三桥,蓬蒿不翦。梁武帝南郊,道经二庙,顾而叹曰 : “范爲已死,裴爲更生。”大同初,都下旱蝗,四篱门外桐柏凋 尽,唯邃墓犬牙不入,当时异之。历位黄门侍郎。

    武帝设无遮会,舞象惊,排突陛卫,王公皆散,唯之礼与 散骑常侍臧盾不动。帝壮之,以之礼爲壮勇将军、北徐州刺史, 盾兼中领军将军。

    之礼卒于少府卿,諡曰壮。子政,承圣中位给事黄门侍郎。 魏克江陵,随例入长安。

    之高字如山,邃兄中散大夫髦之子也。颇读书,少负意气, 常随叔父邃征讨,所在立功,甚爲邃所器重,戎政咸以委焉。 寿阳之役,邃卒于军所,之高隶夏侯夔平寿阳,仍除梁郡 太守,封都城县男。时魏汝阴来附,敕之高应接,仍除潁州刺 史。父忧还都,起爲光远将军,令讨平阴陵盗,以爲谯州刺史。

    侯景之乱,之高爲西豫州刺史,率衆入援。南豫州刺史鄱 阳嗣王范命之高总督江右援军诸军事,顿张公洲。柳仲礼至横 江,之高遣船舸迎致仲礼,与韦粲等俱会青塘。及城陷,之高 还合肥,与鄱阳王范西上。元帝遣召之,以爲侍中、护军将军, 到江陵。

    时之高第六弟之悌在侯景中。或传之悌斩侯景,元帝使兼 中书舍人黄罗汉报之高,之高竟无言,直云:“贼自杀贼,非 之高所闻。”元帝深嗟其介直。承制除特进、金紫光禄大夫。 卒,諡曰恭。

    子畿,官至太子右卫率。魏克江陵,力战死之。

    之高第五弟之平字如原,少倜傥有志略,以军功封费县侯。 承圣中,累迁散骑常侍、太子詹事。陈文帝初,除光禄大夫、 慈训宫卫尉,并不就。乃筑山穿池,植以卉木,居处其中,有 终焉志。天康元年卒,諡曰僖子。子忌。

    忌字无畏,少聪敏,有识量,颇涉史传,爲当时所称。侯 景之乱,招集勇力,乃随陈武帝征讨。及陈武帝诛王僧辩,僧 辩弟僧智举兵据吴郡,陈武帝遣黄他攻之,不能克。命忌勒部 下精兵,自钱唐直趣吴郡,夜至城下,鼓噪薄之。僧智疑大军 至,轻舟奔杜龛,忌入据吴郡。陈武帝嘉之,表授吴郡太守。

    天嘉五年,累迁卫尉卿,封东兴县侯。及华皎称兵上流, 宣帝时爲录尚书辅政,尽命衆军出讨,委忌总知中外城防诸军 事。宣帝即位,改封乐安县侯。历位都官尚书。及吴明彻督衆 北伐,诏忌以本官监明彻军。淮南平,授豫州刺史。忌善于绥 抚,甚得人和。及明彻进军彭、汴,以忌爲都督,与明彻俱进。 吕梁军败,见囚于周,授上开府。隋开皇十四年,卒于长安, 年七十三。之高第十二弟之横。

    之横字如岳,少好宾游,重气侠,不事産业。之高以其纵 诞,乃爲狭被蔬食以激厉之。之横叹曰:“大丈夫富贵,必作 百幅被。”遂与僮属数百人于芍陂大营田墅,遂致殷积。梁简 文在东宫,闻而要之,以爲河东王常侍。迁直合将军。

    侯景之乱,隶鄱阳王范讨景,景济江,仍与范世子嗣入援 台城。城陷,退还合肥。侯景遣任约逼晋熙,范令之横下援。 未及至,范薨,之横乃还。时寻阳王大心在江州,范副梅思立 密要大心袭盆城,之横斩思立而拒大心。大心以州降侯景,之 横与兄之高归元帝,位廷尉卿、河东内史,随王僧辩拒侯景。 景退,迁东徐州刺史,封豫甯侯。又随僧辩破景,景东奔,僧 辩命之横与杜崱入守台城。及陆纳据湘州叛,又隶僧辩南讨, 斩纳将李贤明,平之。又破武陵王于峡口。还除吴兴太守,乃 作百幅被以成其志。

    魏克江陵,齐遣上党王高涣挟贞阳侯明攻东关。晋安王承 制,以之横爲徐州刺史,都督衆军,出守蕲城。之横营垒未周, 而齐军大至,兵尽矢穷,遂于阵没。赠司空,諡曰忠壮。子凤 宝嗣。

    论曰:韦、裴少年励cao,俱以学尚自立,晚节驱驰,各着 功于戎马。观睿制胜之道,谓爲魁梧之杰,然而形甚羸瘠,身 不跨鞍,板舆指麾,隐如敌国,其器分有在,隆名岂虚得乎。 邃自效边疆,盛绩克举,其志不遂,良可悲夫。二门子弟,各 着名节,与梁终始,克荷隆构。“将门有将”,斯言岂曰妄乎。

    部分译文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世代都是三辅地区的著名族姓。祖父韦玄,为躲避作官隐居长安南山。宋武帝入关,征召他为太尉掾,他不去就任。伯父韦祖征,在宋末作光禄勋。父亲韦祖归,任宁远长史。

    韦睿侍奉继母以孝闻名。伯父韦祖征屡次作郡太守,总是带上韦睿赴任,对待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当时韦睿的妻兄王忄登、姨弟杜恽在家乡都很有名望,祖征问韦睿说:“你自己认为比忄登、恽二人如何?”韦睿谦逊不敢回答。祖征说:“你的文章或许稍差点儿,学识应该说超过他们。然而要说为国效力,成就功业,那谁也比不上你。”表兄杜幼文任梁州刺史,邀请他一块去。梁州地方富饶,去那里作官的大多因为受贿栽跟头,韦睿虽然年轻,却以廉洁闻名。

    宋永光初年,袁靑作雍州刺史,见到他认为他不寻常,召他作主簿。袁靑到州任后,与邓琬起兵反宋明帝,韦睿请求外出到义成郡任职,因此免于和袁靑一起遭祸。屡次升迁为齐兴太守、本州别驾、长水校尉、右军将军。到了齐朝末年多生变乱,想回故乡,就请求作上庸太守。

    不久太尉陈显达、护军将军崔慧景起兵反齐东昏侯,屡次逼近建邺,人心惶恐。西部人士和韦睿商讨,韦睿说:“陈显达虽然是旧将,却不是成气候的人物,崔慧景很有经验,但懦弱不能作战。天下能成就大业的人,怕是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