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逐流_结局巅峰对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结局巅峰对决 (第5/6页)

做提前准备,寻思着便来到信王的房间。

    二人礼毕。信王乖巧至极,套以古东城的关系,在谷昭面前自认为弟,谦恭道:“不知大哥找小弟何事?

    谷昭道:“眼下,京城在望,谷某对前途十分迷茫,不知道信王有何见解?”

    信王道:“自然是进。魏阉即将授首,义军大业也将完成,此时岂可迷茫?”

    谷昭点头道:“可是,进京后又将如何?”

    “这…”信王低头不语。当前皇帝乃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兄,对自己还不错。信王年轻,此刻才考虑这个问题,也感到棘手。

    谷昭转问道:“我大明地大物博,应有尽有,人不可谓不多,兵器不可谓不精,然而为何走到今天这步田地?”

    信王道:“弟认为,皆是贪官误国。”

    谷昭诧道:“难道仅仅是贪官所为?”

    信王道:“谷大哥有所不知,这里的贪官乃是泛指,当年祖上洪武帝曾讲过,‘不仅仅贪钱,贪物者为贪官,贪声贪色者,贪权势者,贪奉谀者,贪享乐者,都是贪官!’因此,洪武帝凡遇廉能之官犯有过失,俱能宥免,其余之贪者,摇政害民,罪虽小也要重惩!是以,我大明开国之初,臣民上下一心,国泰民安。”

    谷昭本意是想说皇帝的责任。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大明的衰亡早在万历开始,亲小人,远君子也都是皇帝的所为。到头来归结为佞臣误国,把责任一推了之,这样的皇帝不是昏君是什么?今见信王丝毫没有理会谷昭的意思,谷昭心下陡增忧虑。想起陈衷纪临走时的言语,信王这么年轻,虽然已经出类拔萃,但思维显然仍有偏颇。能否在此风雨飘摇的时刻力挽狂澜?谷昭忧心至极。信王见他不作声,以为自己说的话不和谷昭心意。急道:“弟才疏学浅,还望大哥指教。”

    谷昭叹道:“治国之道不同,不是才学的问题。学富九车未必能治理好国家。”此话一出,信王何等聪明,焉能在装糊涂。

    急忙站起,朝谷昭深深一揖道:“谷大哥胸襟广阔,心底无私。弟好生敬仰。弟今日之语或许轻率,但弟向大哥保证,他日弟若能君临天下,定不辜负谷大哥,不辜负天下人,鞠躬尽瘁,尽快荡平四海,还天下太平。”

    信王向谷昭这一郑重保证,谷昭见他态度决绝,转忧为喜,心道,或许日后加以磨练成为一代明君未尝不可能?况且还有义军将领辅佐。遂下定决心,保信王继位,跟其他将领一商量,众人都无意见。

    大军兵临城下不久,天启帝不堪重负。下旨请义军将领进京面圣。

    众将开会商议。

    武犇道:“皇上终于肯见咱们了。”

    刘长今道:“当初咱们想见他,见不上,现在咱们还不见了呢。”

    邵德道:“我义军并非造反,天启帝仍是咱们的皇帝。圣旨来到,焉能不见。”

    余新道:“见就见,咱们的目的也该实现了。”

    众人发完见解。谷昭看向信王道:“王爷有何见解?”

    信王道:“小王正要去见皇兄,好将义军的意图告之。希望他能痛悔前非,重新做个明君。”

    刘长今道:“无葯可救了,还劝个鸟,依老刘看,咱们直接拥戴信王登基,逼皇帝退位。他若不退,就直接咔嚓…”说到这,方想起信王乃是其亲弟弟,紧快住口。

    余新骂道:“老刘,你那脑子就是孩童般幼稚,说了多少遍咱们不是造反。只是清君侧,除jianian宦,还天下清明。”

    谷昭道:“我同意信王的办法,京都乃我大明的心脏,妄动兵戈只会损害我汉人的元气。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再动兵戈。”

    许巍道:“谷统领说的是,眼下皇帝着了急,自顾不暇,岂能再护着魏阉?还是由信王去说服皇帝诛除魏阉及其党羽,还天下清明,我等便可卸甲归田。”

    王安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兵法的上上之策。虽然,皇上势力消耗殆尽,但京都一旦开战,皇上必会将京城内百姓临时充军,到时无辜恐再次遭戮。”

    众人俱赞同。

    信王见议案通过,无人反对,遂站起道:“小王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此次进京定会说服皇兄。实在不行…总之,定会给大家满意的答复。”

    武犇道:“信王爷切莫忘了禁军都指挥使崔呈秀此人,他可是魏阉的人,手里颇有些实力。”众人想起此人,这是魏阉唯一的臂助,不可不防。

    谷昭站起道:“此次,谷某将陪伴信王进京面圣,也为了保证信王的安全,武老弟及众将军在城外守候便是。”

    众人闻言,有谷昭和李长河陪伴,谅崔呈秀和魏阉二人也毫无办法。

    夜里,谷昭找到绿笛儿,面色凝重而疲惫。绿笛儿知道必有大事。谷昭道:“明日进京面圣,凶吉难料,笛妹我想…”

    绿笛儿知道他要说什么,打住道:“我们生死与共,你答应过再不离开。”

    谷昭道:“正因为此,我才想将你妥善安置一地,我若平安回来,便来找你。”

    绿笛儿气道:“这算什么生死与共,有难同当?”

    谷昭握住她的手,道:“笛妹,答应我,这是最后一次。以后,我们决不分开。”

    经过一番苦劝,绿笛儿终于答应谷昭,约定好地点相会。

    第二日,谷昭精选了十几名功夫上乘的手下,和李长河等人护送信王上路。一路信王腰牌开路,顺利到达了紫禁城。在太监引领下,到了皇帝书房泰和殿外。几百名锦衣卫,刀出鞘,箭上弦,如临大敌,守在泰和殿外。谷昭等人留守殿外,信王一人先行进入大殿。足足有一个时辰,信王方颓然从殿内走出。谷昭追问结果,信王摇头道:“皇兄似乎病得很重,我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不过他说,他想见你。”

    谷昭闻言,径直走进大殿。进了大殿正厅,只见大殿内立有十几名文武大臣,面色凝重,默不吭声。有几个他也认得。谷昭目光一扫过,那些大臣急忙向其鞠躬作揖,面带恭谨。在太监引领下,走过大殿,来到右侧的偏殿,只见里面光线昏暗,一个面容憔悴的年轻男子躺在床上,只露着头。谷昭凑近一瞧,正是当今皇帝。

    谷昭不忘人臣之礼,却也未行正式的大礼,只在病榻前深深一鞠。旁边太监骂道:“混帐,见了圣上,如何不行君臣之礼?”

    谷昭冷冷回头一瞪,那太监被这眼神瞪得心神一凛,立即噤若寒蝉,双手掩面。这时,床上天启帝开口道:“你就是谷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