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悬崖上的官场官场迷情情 (第1/3页)
第127章 悬崖上的爱 应当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案子在形成结果以后,往上逆推,感觉过程很清晰很自然,但是在当时,情况绝非如此。在此之前,事实和真相完全隐没,苏静美几个人眼前一团迷雾,能够看见的全是对我极端不利的证据,而且每一件看上去都是铁定无疑、不可否认…但是包括几位警队精英在内的拯救者们对此全体选择无视。他们放弃所有理性和客观,以我那份形同梦呓无法得证的陈述为依据,独立审视这个案件,我想即使换个位置,也能感觉他们在做一件非常可笑缺乏意义的事情:没有证人没有证物没有证言,没有抽丝剥茧的分析,没有逻辑严明的推断,更遑论获得外界一点点的支持,他们不敢让人知道…事实上,他们什么也没有。 但是,他们拥有坚持,拥有决心,拥有热爱。 苏静美有的,是对爱情对爱人无条件的付出;而我的朋友们,拥有的是对人性对品德无条件的信任,这就是支持他们拯救的理由。 调查从一开始就面对绝境,直到录影资料这个线索的出现…其实赵小武说出的东西根本不能算是线索,什么也说明不了,但是他们行动起来,找到新国公司那台曾经出现在案发现场的笔记本。 根据我陈述给苏静美的案情细节判断,电脑里面应该留存着蓝萱的影像资料,但是没有发现,里面一片空白,而且无人承认动过这台机器。于是苏静美得出结论,这份证据已经被人为毁灭,她甚至据此推断:带队勘查现场的刑侦副局长赵小武,在第一时间将这份实证汇报给市委书记陆援朝,他们都有看过这份证据,然后毁灭,然后和楚正一起,制造骇人听闻的冤案,达到谋杀我的目的。 这样的推论真正骇人听闻,毫无道理,尽管直抵真相核心,却因为无法得证,除了让自己背上一个诬陷罪名之外,不具任何法理意义。 但是这个推论明确了他们的调查方向:那就是现实中的证据,已经无需找寻,都有可能被人提前毁灭。而事实也很好地提供了证明:拯救小组想方设法,继续搜寻杜长风全部留存资料,结果一无所获…在他们之前很久,刚刚案发后,赵副局长就以专案组成员的法定身份捷足先登,带走大量物证,他们不清楚具体有些什么、甚至哪些证据已被销毁被曲解,根本无从得知。 调查至此,再入绝境。 苏静美推敲案情,再度作出大胆假设,她认为我提到过杜长风的DV爱好,提到杜长风曾经在网络发布录像,她认为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找寻网上是否存有杜长风的同步录像资料,这也是唯一能够探索的可能。 首先,这个判断存在物理基础。新国公司设于市委新办公楼地下层的爆炸物储存仓库原本设有监控系统,通过网络联接新国公司中心监控室…虽然这个系统当时由办公室主任杜长风负责,形同虚设,从未被启用,但是网络是存在的。 也具备主观可能性:苏静美分析,杜长风绑架我和楚正,希望在镜头前留存权力和财富者们的丑态,他不会让这份珍贵的资料跟我们一起在爆炸中消亡。杜长风本来目的在于揭露,引爆炸葯、跟领导们同归于尽之前,他应该会给人们一个直击丑恶的机会,那么最好的平台,肯定是网络…就象他曾经通过发布性爱录像来揭露我一样。 拯救小组赞同苏静美的意见…与其说赞同,还不如说华山一条路,已经没有别的方向选择,他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里,期待奇迹能够出现。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就是苏静美以及拯救小组作出的全部分析,都是基于我的陈述…基本等同于空中楼阁,听着有道理,但是实际上毫无根据,全是假设。 于是他们以这样的假设为指导思想,开始在网上疯狂搜寻想象中的录影资料…事实上,没有任何有关这份资料存在痕迹的发现。 而且时间很紧迫。确定这个方向的时候,我的案件已经上到法庭。但是苏静美不能来,她正跟拯救小组扎在网上,夜以继日地搜寻查找。她委托钟律师想办法拖延二审时间,唯一的借口就是申请精神鉴定…但是被我拒绝了。 时间只剩下十天,他们需要争分夺秒。 对于只有区区四人的拯救小组来说,这次搜寻,确实是无法完成的任务,跟大海捞针差不多…甚至,难度还要高一点。 不知道内容,不知道名字,不知道来源,不知道去向,不知道文件特征,不知道档案属性,甚至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东西存在…这就是他们要在浩若烟海的网络世界里搜寻的物品。 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很多,包括杜长风的网络习性、登陆动作、常用网址…一切一切,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