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明外史_第二十九回临水对残花低徊无限倚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回临水对残花低徊无限倚松 (第3/4页)

的思索,向来枯槁,做起诗来,总要伏案构思,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填去。

    哪里能够随随便便就做得出来?“李冬青笑道:”太客气了,只怕对牛弹琴,做好了诗,也不能告诉我们呢。“杨杏园道:”笑话!笑话!李女士不信,去问剑尘兄便知道。我是常说的,李女士的学问,我最佩服!“李冬青笑了一笑,摇一摇头说道:”我不过是个失了学的中学生,哪里谈得到学问二字呢?“三个人一路走着,杨杏园和李冬青只顾说客气话,好像倒是初见面的朋友,尽量的谦逊,一点也不嫌烦腻。走到大门口,那收票的长人,从旁边弯着腰走出来,也没有言语,对人伸出一只大手。杨杏园知道他是要收票,便拿出门票交给他。李冬青的票,在小麟手上,他也学样,走过去交给他。人离得远不觉得,走得近了,大小一比,小麟只比他的膝盖高上几寸,那长人俯着身子接了票去。小麟记起他童话上的一段故事,笑着问李冬青道:”jiejie,这个人好长,是不是大人国跑来的小孩子?“这句话,不打紧,说得李冬青禁不住用手绢捂着嘴笑了。李冬青先前和杨杏园说话,都是客气的笑,这回却是愉乐的笑,杨杏园看了,仿佛若有所感。大家走出门来,说了一句”再会“,便各自坐车回家。

    他这天到家,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愉快,自己也不知道从何而来。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沉沉地想游园的经过。自己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禁不住思潮涌落,想到李冬青问他要诗看的话,就把去年作的那八首本事诗拿出来,自己翻看一遍。只见头一首头一句“幸负鸥盟怅落霞”就觉不妥,心想“这种诗,哪里可以送给人家看?她今天不是说我作杏花诗吗?我何不就把梅花韵,和八首杏花诗。”自己这一想,诗思就不觉涌将起来,便把一只手撑着椅子因,托着头,想了一想,先有了大意。揭开墨盒,铺了一张干净纸,提笔就写。杨杏园向来就喜欢和诗,加上今天很愉快,不到两个钟头,八首诗就做起来了。他靠在椅子背上,两只手捧着稿子,念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不妥,便重新找了一张纸誊了,另外写了一张八行,折叠在一处,用一个信封套了,写了地点寄给李冬青。

    次晨信到李冬青家里的时候,她梳完了头,收拾干净了书桌,捧着一杯茶,坐在那里休息。桌上绿瓦盆子里,栽着的一盆素心兰,开了两剪,十分的香。白磁瓶子里,插了一束半开的红白杏花,是老妈子清早从菜市带回来的。她呷着茶看花,不觉出了神。忽然老妈子送上一封信来,却注着杨缄两个字。她低着眼皮想了一想,就猜是杨杏园送来的。将信拆开,先看那信:冬青女士文鉴:走羁旅下士,落落不能与人合,习与性成,萍踪所适,转不嫌其孤独。日者偶然兴至,涉足芳园。披风临水,落英满襟,地僻人稀,弥增感触。

    怅们之际,得领清芬,神志为快,殆古人所谓得其人于高山流水之间者乎?蒙一再索诗,殊惭无足陈者,然而文字之交,正在攻错,则又不容其有所藏拙。掩袂归来,百感交集。挑灯捡张船山梅花诗,步韵杏花八律,状物自知不工,写我之所感而已。

    惟大雅正之。

    李冬青看见,默默的想了一会,不觉叹了一声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淬。”

    信处另有一张纸,便是诗。那诗道:看杏花步清人张船山八首梅花诗原韵呈正李冬青君。

    一笑春风灿彩霞,相逢有酒不妨赊,断桥流水愁相向,野竹垂杨各自斜。

    细雨帘前寒客梦,晚妆楼上感年华。

    无言一样怜飘泊,底事呼为得意花?

    欲红仍白可怜生!秀骨奶奶梦也清。

    春色半墙如有意,夕阳一树最多情。

    飘零无奈到寒食,及第应惭是小名。

    村外争传消息好,提壶正唱劝杯声。

    春深也应恨来迟,此恨迟迟蛱蝶知。

    李冬青看到这里,不觉脸上一红。心想起是起得好,押迟字知字韵,也不牵强,只是太露些,又望下看:古道停鞭惊邂逅,小楼听雨最相思。

    李冬青明知道这是很熟的两个杏花典,拿来活用了。但是玩味诗中的语气,很像此中有人,呼之欲出。用手扶着腮,想了一想。又转一个念头想道:“本来呢,杏花诗押思字不容易下笔,要我做,也怕只有这句可用了。”又念道:卜居愿种三千树,劝醉终须一两枝。

    略染胭脂原不俗,淡装浓抹总相宜。

    李冬青想道:“三首诗,以这首的韵不好和,也就算这首和的好。”想到这里,又从“春深也应恨来迟”起,念了几遍。她把“古道停鞭惊邂逅,小楼听雨最相思”

    十四个字,细细推敲了一番,又往下念:花前流水绕孤村,野店人来倒酒樽。

    佛亦多情留古刹,春原无碍到柴门。

    三分憨态溶愁绪,一半娇羞褪粉痕。

    栽向日边终太艳,讵应雨露有私恩?

    江南犹忆旧因缘,明日清明又几年。

    脂粉清匀如好女,云霞簇拥想灵仙。

    晚风庭院花初落,夕照栏杆蝶可怜,终让诗人能爱尔,曲江一宴到今传。

    侧帽寻来倦客踪,牧童遥指几重重。

    江南红雨三春老,楼上青旗一笑逢。

    托运剧怜邻瘦竹,移栽好是对春松。

    李冬青念到这里,又不觉脸上一阵发热。心想这几首诗,杨杏园他本是学张船山,引杏花切他的名字自比又带比人。以前几首,恍惚迷离,看不出究竟来,这首押松字韵,不是有些意思吗?船山的诗我不很记得,原诗里,好像没有这个松字。

    不然,那也太巧了。想到这里,就把家里清朝几部诗集,都翻看了一看。找出张船山的梅花诗,果然他押二冬韵的一首,有“对客岂无能舞鹤,赏心应是凋后松”这样两句,她一肚子的疑团,到这里又取消了。再望下看:明妆刚在寒梨后,绝异桃花别样浓。

    二月东风锦作团,小红相对学吹弹。

    含娇欲滴睛犹润,带雨和烟画总难。

    念到这里,忽然院子外头,有人问道:“密斯李在家吗?”李冬青连忙将信和诗卷着一团,放到桌子抽屉里去。李冬青一看原来是她的老同学梅双修女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