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中短篇科幻作品_灿烂文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灿烂文化 (第1/6页)

    灿烂文化

    上

    一

    先到达的人站在布满沙尘和石块的陆地上,欣赏着飞船在暗红色大气中徐徐降落的优美姿态。衬托着飞船的背景,是横跨大半个天际的一颗红巨星,这使飞船成为了它光焰洋面上缓缓剥离的细小斑点。这真是美不胜收的一幅图画。

    代号叫空中哨兵的队员指着飞船说:“它们看起来就像史前绝灭的蝴蝶。”

    叫鞭挞者的老者则认为像落叶。

    但空中哨兵想起了什么似地叫道:“慢着慢着。我又觉得像‘磁片’。”

    “瓷片?”

    这种比喻是精致的,他们的心智仿佛注入了一匙清水。

    空中哨兵说,是啊“磁片”这家伙是来同这个星球上的磁极配合的。

    鞭挞者才醒悟,在他们约定使用的古代语汇中“瓷”与“磁”这两个同音字有着怎样的不同意义。但是,磁场仅仅是有磁力线的,怎么能形成一只只的“磁片”呢?但这个新创的词,具有一种崭新的意境,使人觉得也挺像那么回事。

    可不是么,在同一个标准时刻内,在宇宙各处,浑身闪光、纷纷扬扬的飞船正沿着磁力线,水珠般从一个点迸发向另一点,缩短着通过空间所需要的漫长时间。连这降落,也利用了虽看不见但无所不在的磁的力量啊。

    这正像孩子们在湖面上打水漂一样。

    但此刻他们是孤独的。

    在离开太阳系一千二百光年外,连通讯也没有多少意义了。尽管利用了磁道飙射,到达目的地仍然用去了七年。与地球的联络,一去一回大概也得是这个时间的一倍。这是超统一理论所建立的不可逾越的标尺。

    这样,总共有三艘飞船前后降落在行星的荒原地带。在着陆之前,队员们在同步轨道上释放了三颗卫星,作为观测和通讯用。不少人是第一次参与外星探险,不由高声欢呼。长途跋涉,可以说没出什么事,大家如释重负。余下的时间,是要建设暂时性的营地了。

    二

    灿烂文化,你在哪里呢?

    这并不是一句简单的问话,而是积聚了几个世纪的思索。它包含的所有信息,要建一座超级图书馆才能容纳。它被用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形式,向这个星球作了发送。

    这项工作早在地球上便开始作了。

    在飞船前来的途中,这样的问题或问候,也一刻没有停止播发〉?贾彰挥谢音。

    这个孤独的信息,碰击在星球表面,并不像陨星那样留下痕迹,因此显得有点自作多情。

    正如传说中所言,灿烂文化已消失得连一片碎瓷也找不到了。

    但这群人的到来,给宁静了漫长岁月的行星带来了又一阵sao动。可是,沉睡的灿烂文化会被惊醒么?

    空中哨兵今年三十六岁,是一名古玩收藏爱好者。甫到目的地的激动消解了长途旅行的困乏。他与同伴们聊着天。

    “为什么叫大荒星呢?”

    “据说第一个踏上这颗星球的宇航员叫大荒实。”

    “古人的名字多有意思呀。”

    “不。正确的说法是,刚着陆的第一批人,看到这里是一片不毛之地,便给星球起了这个名字。没想到后来发展出了那么灿烂的文化。这真是奇迹呀。”他们的领队说。领队也有一个代号:海盗。

    机械人正在忙着搭设营地和施放探测器。降落点是一处平缓的沙石地带。远方可见低平的山峰和陡升的崖壁。空中哨兵看不到远古文明的遗孑。这时,暗红色的光焰如潮消退。红巨星开始沉入地平线,昼夜交替之时,因为温差的急速变化,产生了短暂的风暴。

    匆匆搭建的营地被风暴摧毁了,还死了两个人。他们只得退回飞船,以它为营地。半夜,气温下降了九十度。一大一小两个月亮交错投下强烈的光芒,把飞船的形影刻在沙石上,显得他们完全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的确是大荒之星啊,空中哨兵心忖。那么,史前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会埋藏在哪里呢?听说,以前来过多批寻宝者,但都有来无返。

    次日,开始了实地探查。他们兴奋异常,犹如回到了自己的乐土。

    三

    空中哨兵与海盗同驾一辆碟形飞车,越过赤道,然后沿北纬三十度线巡航。另三批人马也奔向了确定的目的地,包括南纬五十度线、峻原和比目海。这些地带,都是传说中灿烂文化兴盛一时的中心。

    大荒星是这个太阳系中从外往内数第五颗行星,质量是地球的百分之十二点七,半径五千九百公里,自转周期几乎与地球的相等,绕恒星公转周期为四百零五日。大荒星有两颗卫星。

    这是一颗类地行星。已经发现大荒星有偶极磁场,赤道处磁场强度为一点二高斯。行星的大气已很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白天地面温度极高,但昼夜温差也大。可以说,行星完全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但是,在恒星的壮年期,这里的环境条件还是不错的,颇似地球。然而,史前人类选择往这里移民,却是在这里的太阳已向红巨星过渡的时刻。这一点匪夷所思。他们只是用技术,改造了苛刻的环境。

    许多人都猜想,在这个余生所剩无几的太阳系中,一定还有别的什么东西,更加吸引了史前人类。这是考察队试图寻找的答案。

    空中哨兵第一次贴近观察心仪已久的大荒星景色,产生了种种感受。他长年沉醉于这颗远离地球的行星,像嗜鸦片者。少年时代,他看见过文物,听说来自此星。他花了十余年时间收集有关大荒星的一切文字、声音和影像资料。

    但是,坐在屋里欣赏和回味这古老的余韵,与冒生命危险到实地考察,是两回事。他选择了来此,出于一种献身的冲动。

    “地貌比照片中的难看一些。”他说。

    “可是,据说照片都是假的。没有飞船能把大荒星的图像传回地球。那些所谓的文物,全是伪造的。”海盗说。

    “不,据我多年的研究,文物中的确有赝品,但仍有百分之零点五没法用常理来解释。”

    “那也都是假的。是为了使信奉大荒星的人们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有人特意制作的。”

    “但灿烂文化的确存在。”

    “这倒没错。传说和史诗还是真的嘛。否则,我们来这儿干嘛呢U饫镉置挥娘们。”

    两个男人都笑起来。海盗是一名焚尸工,对地外文明史和寻宝活动有着天生的爱好。其他队员也都有类似的兴趣。这群人苟且凑在一起时,便组成了一个协会。协会以组织的名义,策划了这次“郊游”飞船是向地球政府的下属机构租用的。目前着陆的这二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