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沙漠霹雳:美国败于伊拉克 (第6/10页)
没有装反应式和复合式装甲,因此难以抵当美军最先进的坦克的攻击。 M1M2+S的关键部位则装有反应式和贫铀装甲,防弹能力极强。因此,虽也有被伊军反坦克武器和炮火击中的,但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处于掩蔽状态的敌后续梯队,也被卫星、无人驾驶飞机和“科曼奇”直升机发现了。直升机在准确获取其位置后,以空地导弹一举予以摧毁。 当防御阵地被突破时,伊军有组织的抵抗便基本结束了。美军步兵战车内的步兵迅速下车,携带攻击和清剿必备的数字通信、定位、热成像目标捕捉、敌我识别装置等装备,在漆黑的夜暗中抓捕俘虏。 然而,有的部队却没有这么顺利。 向伊境内突袭的两支部队,遇到了大片的地雷阵。 这些地雷,其中有一些是新一代具有智能的地雷,利用先进的传感器进行探测,用火箭筒来发射。另外,伊军还安放了进口的反直升机地雷,利用抛射药将地雷抛向低空飞行的直升机,用动能弹丸将其摧毁。 美国第二海军陆战师第四营“B级”连的12辆坦克中,有四辆因为触雷而停下了。 工兵突击车虽然努力用液态炸药开辟通道,但整个部队的推进速度却减慢下来。 此时,伊军的远程炮火、地对地战术导弹和先进的T-80U坦克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又从天而降。 头顶还出现了伊拉克空军的苏-25强击机,发射了激光制导的“旋风”反坦克导弹。 尤其是,伊军士兵发射的俄制“米基斯”-M和“科涅特”-E反坦克导弹也呼啸着飞来了,击穿了美军坦克的反应式装甲。 … 烟、雾、尘土密布,连热成像瞄准具也未能迅速捕捉到目标。此时,传来了越来越近的俄制车辆的发动机声。 听起来像是更先进的T-90! “以为很快就可以到巴格达吃晚餐,看来错了。我们来的地方,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海湾了。”B级连连长鲍曼叹道。 终于使用了生化武器在空地战进行的同时,还爆发了袭城战。 以日均五枚的频度,伊拉克向沙特、以色列等国发射了地对地战术导弹。 这些导弹中,包括射程600公里的“候赛因”还有“阿巴斯”射程可达1000公里。 伊拉克使用的,已不是过时的老式“飞毛腿”而是新型的“飞毛腿D”采用数字景象匹配制导,命中精度达到了50米以内。 伊军还使用了从俄罗斯购买的SS-26,起飞重量达4600公斤。这种地对地导弹采用毫米波雷达主动末制导,携带机动弹头和战术诱饵,飞行弹道进行了特殊化处理,具有躲避“爱国者”导弹拦截的能力。 盟军方面用战区防御系统进行拦截。但仍然有不少伊拉克导弹突破了封堵,准确地击中了目标。 导弹袭击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迅速弥漫的恐慌。伊拉克准备实施生化攻击的传言也不胫而走了。中东国家许多城市的商店中,防毒面具很快脱销了。 21日中午,特拉维夫街头。市民们又听见了已经习惯的刺破空气的尖利声音。 有不少人甚至抬头张望,看导弹要落在哪里。 这回,却没有震耳欲聋的大爆破声,而仅是“噗”的一声闷响,在一幢居民大楼附近爆炸了。弹着点处出现了缓缓游移的云团。救护队奔过去的时候,发现地上有液滴。 不久,周围有人感到不适。他们瞳孔缩小,口吐白沫,呕吐,腹泻,四肢扭曲抽动。是典型的中毒症状。 在10几分钟内,便有人惊厥而死了。 很显然,这是一种神经错乱毒剂。 这一天,毒气弹击中了沙特和以色列的七座城市。其中,有芥子气,也有塔崩。 医院里挤满大批中毒和怀疑自己中毒的人,乱成一团。 同时,在与美军的地面战中,伊军也发射了毒气弹。由于美军有防护准备,杀伤率并不大,不到1%,但是,在染毒区中,作战效能却降低了。 穿上防化服的士兵,在炎热的沙漠中,很容易感到疲劳。盟军的一些部队,在24小时后,战斗力竟下降了50%。 这造成了精神上的压力。在美军士兵中,弥漫着恐惧感。 美国国内也开始出现了反战的声音。 紧跟着,更惊人的是,有报告说,在战场上发现了炭疽和rou毒杆菌。 伊拉克还使用了生物武器么? 看来,萨达姆真的不顾一切了。 阿拉伯国家的圣战中东时间200X年5月22日。以色列宣布,由于伊拉克的毒气导弹袭击,以色列决定对伊拉克宣战。 之前,美国一直要求以色列采取克制态度,但最终还是没能说服对方。 强大而凶悍的以色列空军对伊拉克各大城市进行了袭击。紧跟着,地面部队也出动了。 23日,约旦、叙利亚发表声明,为了支持“受到侵略”的伊拉克,它们即日起对以色列宣战。 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联军与伊拉克对抗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很快演变成了带有传统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仇恨色彩的第五次中东战争。 24日,伊朗宣布与伊拉克结为联盟,对霍尔木兹海峡实行封锁。过往的船只,遭到了伊朗用先进的地对地导弹和舰对舰导弹的袭击。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国家沿岸国家唯一的出海航道,多年来,世界石油所需的50%经这里运往各地。伊朗的参战,使西方国家慌了手脚。 伊朗使用的导弹,包括从东亚某大国进口的某型反舰导弹,用一部雷达可跟踪多个目标,并可从中选出四个目标同时进行攻击。该型导弹掠海飞行,射程达110多公里,可控制海峡整个地区。 盟军不得不投入兵力,进行对伊朗的防御和反击。双方的海空军都参战了。 局面更加复杂了。 受联合国派遣,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王仁辅充当了秘书长的特使,紧急飞往中东,进行斡旋。 中国与中东国家和美国,都保持着微妙的关系。联合国希望中国的这种身份,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中国也希望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自己的新努力。 可以说,这回出现在世界舆论面前的,不再是一个投弃权票的中国。 然而,美伊都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停战五点建议。 此时,战争在伊拉克境内已进行得十分残酷。美伊军人都出现了大批伤亡。美军已不拘泥于仅仅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廉价的普通炸弹也由B-52不分清红皂白地投了下去,这使平民的伤亡更加惨重。 白宫下了决心5月24日深夜,一次小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