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中短篇科幻作品_沙漠霹雳:美国败于伊拉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沙漠霹雳:美国败于伊拉克 (第4/10页)

及萨达姆本人的战争罪行。

    根据这份文件,伊拉克及萨达姆本人所犯的具体罪行多达30多条,包括强扣人质、非人道虐待、利用战俘作“人体盾牌”等等,其中“非正义抵抗”一条排在诸多罪行的最前面。

    萨达姆被暂时关押在沙特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里。为了防止拥护萨达姆的伊拉克官员和军人的冒险劫狱营救,美军的看守防范措施极为严密。据透露,仅是每天的押管防卫费用就高达数十万美元。

    但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中却表示了怀疑。

    正在巴格达采访的节目主持人水均益表示:抓捕萨达姆没有那么容易。萨达姆不是一个容易就范的人。

    新华社中东总分社也发了一条国际内参:萨达姆可能还在伊拉克。美国人逮捕的,可能并不是真萨达姆。

    果然,萨达姆很快在巴格达电视台露面了。

    美国抓住的,是萨达姆的替身。萨达姆有意利用这起事件,以进一步激起全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萨达姆发表了电视讲话。

    萨达姆说,在真主的指引下,伊拉克人民决不向美国强盗屈服,准备战斗到底。

    美国人将为他们所做出的一切,付出巨大的代价。

    叙利亚、约旦、伊朗等阿拉伯国家,也发表了支持伊拉克、谴责美国的声明。

    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呼吁双方停战。

    漫山遍野的恐怖主义在空袭开始后一天,各地便爆发了恐怖主义事件。

    5月18日,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安检人员在检查五名阿拉伯青年时,发现行李中带有不明物质。打开来看,竟是经过巧妙伪装的塑胶炸弹。

    但是,在其他地方,运气便没有这么好了。

    同一天,一架联合航空公司的波音747正从关岛飞往底特律。忽然,在空中发生了大爆炸,飞机炸成了碎片。包括217名美国人在内的321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葬身太平洋。

    5月19日,一枚火箭弹击中了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造成三人死亡。同日,美国在印度的几家银行被抢。不明身份的人还袭击了美国在海外的公司、办事处等大批目标。

    针对美国人的袭击,逐渐发展到针对所有西方人。

    5月20日,在巴黎地铁里,一节车厢中忽然冒出了神秘气体。乘客顿时感到眼睛刺痛,呼吸急促,有的人恶心呕吐。这些人马上被送进了医院。

    在伦敦一家大型超市,也发生了毒气释放事件,有360人中毒。

    事后查明是沙林毒气。人在浓度为0。02-0。05毫克/升的染毒空气中暴露10分钟,便可以致死。沙林毒气因为投放容易,故被国际恐怖组织广泛使用。

    然而,伊拉克否认毒气事件与其有关。

    不到一周,世界各地的恐怖事件已达到了150起。

    香港媒体称“漫山遍野都是恐怖主义!”美国抓获了十余名罪犯嫌疑人,其中几名供认属于阿拉伯世界的恐怖组织,但否认是受到了伊拉克政府的派遣。

    美国总统发表了谴责声明,并表示,美国绝不会向恐怖主义活动低头,恐怖分子的每一次袭击,都将由盟军在战场上来回答。

    “黑客”导演的反击如果说对恐怖活动美国还有准备的话,那么,对于伊拉克悄然进行的另一场反击,美国则多少有些估计不足。

    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在马尔他一座滨海豪华宾馆的客房里,一个教师模样的约旦人正面窗而立。在他身后,两个20出头的小伙子坐在宽大舒适的按摩沙发上。他们看上去像北欧人,都戴着眼镜,像是儒雅的大学生。

    这里远离战争,但战争的气息在这间屋子里随处可闻。

    约旦人头也不回地说:“就这么定了吧,你们俩每人100万美元,从现在就开始工作。预付每人各50万,已存入瑞士银行。”两个年轻人相互看了看,点点头,然后悄然离开了这间客房,很快就消失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这时太阳刚刚升起,墙上的自动报时钟平静地敲了八下。

    他们离开了马耳他,随身带着两台IBM便携式电脑,来到欧洲某国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镇上,在一家旅馆里租了一个房间,住了下来。

    5月20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花旗银行总部。当该行高级业务经理沃尔多夫正准备离开办公室去吃午饭的时候,电话铃声骤然响起。营业厅的小姐急促地告诉他:计算机系统出了故障,来往帐目不能正常显示,该行与遍布全国的金融网络和控制中心失去了联络。

    沃尔多夫顿时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在地。当他来到营业大厅时,那里的电话已经响成了一片。全国各地的顾客都在争相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与此同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各个显示屏上忽然出现了一堆堆乱码,在人们的拥挤和经纪师们的叫喊声中,这个全世界最大的财富流通大厅陷入了地球末日似的混乱。

    一天之中,全美的银行帐目被大批涂改,总共有103亿美元的巨款被转移到了国外。

    除了金融系统,美国的贸易、医疗、交通管制系统也通通遭到了“黑客”的攻击。

    一时,列车出轨,飞机失事。

    美国正面临有史以来最猖獗的计算机犯罪,陷入了全盘混乱。这毫不亚于一场军事进攻。

    位于华盛顿五角大楼的美国国防部也成为了目标。电脑cao作人员惊恐地发现:有关第二次海湾战争部属、通讯和指挥的绝密文件已经被一个不明身份的“黑客”访问了。随后,大量的垃圾邮件堆满了国防部的电子信箱。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兼国防部长凯温斯基立刻中断了会议,接通中央情报局要求立刻查出“黑客”的身份和地址,并严令立即暂时关闭国防部的1。5万个计算机系统,以防止更为严重的失密事件发生。

    相比于国防部的慌乱,远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赫尔格特军事基地的军官们更是惊恐万分。几秒钟前,负责空中安全监视的布朗上校忽然听到计算机发出的一声尖锐的警示音。电脑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一枚导弹正在穿越大洋向美国本土飞来。

    本该自动启用的由计算机控制的反应系统却迟迟不能正常工作,依靠电脑专用网络联系的国防部和总统特别行动秘书也没有丝毫反馈。情急之下,赫尔格特基地的全体士兵各就各位,准备一旦这枚导弹越过规定的危险防护带,就启用反导系统紧急拦截。

    这一天,美国本土多个军事基地一共发生了32起误警。上千架次飞机升空执行拦截任务。但结果却是虚惊一场。

    在远离美国本土的海湾,美军驻海湾第一骑兵师师长亨廷顿大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