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中短篇科幻作品_杂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杂草 (第2/5页)

 说完,扑在我的怀中,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我的头一下子蒙了。

    小红对我说,在培训班,每天上课都很紧张,要学习机器的流水线cao作,还要学习英语日常会话,学习美国的生活习惯。仅一个班,便有两百多人,四分之三是女生,都很年轻,有的是参加工作了的,有的还在学校读书,其中,大部分又都是农村来的。

    老师是外交部、外贸部来的专家。老师告诉大家,根据中美达成的一项协议,中国要派一批人去美国工厂做工。为什么美国工厂需要中国工人做工?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女人?具体做什么?老师没有讲,只是说,要到了那边,由美国人再分派。更多的情况,也就不清楚了。大家猜想的是,这次去,是要为国家挣取宝贵的外汇,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你还没有说为什么是你。为什么我不能去呢?我也是优秀工人啊。就因为我是男的?你们班上不是也有男人么?”我忿然说。

    这时,我想到的是,不管去哪个国家,哪怕是美国,如果我能跟小红一起去,那也好呀。我又一次想到了那个奇怪的体检。

    “这件事情,我也一直很纳闷。”小红说。“老师倒是提起过,说是因为‘基因’的缘故。为什么你没有通过,而我通过了,那是因为我们的‘基因’不同。”

    “‘基因’?”这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我困惑地摇了摇头。

    “嗯,没错,老师说的就是‘基因’。”

    “什么是‘基因’?”

    “我也没有弄明白。老师也是很神秘的样子。”

    “到底是什么呢?”

    “问了同学,据说跟血统有些关系。”

    “血统?是我的血统不好,才去不了?”

    “不是这个意思。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说得清楚。”

    小红忽然有些不耐烦起来。末了,又神经兮兮地嘱咐我,说这是国家机密,她告诉我的这些事情,我可千万不要再告诉别人。

    小红说到“国家机密”这几个字时,表情有些恍惚。我怅然地点点头。这时,我很想拥抱一下小红,却忽然没有了勇气。我感到,我和小红之间已隔了一道什么东西。几个星期的培训,使小红不再是原先的小红了。

    小红又走了。跟下来的几天里,我脑海里都是“基因”这个古怪的词汇。我问遍了胡同里的所有人,他们也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跟血统有关?要这么说起来,我的血统才好呢,至少不比小红差。我们家里,爸爸mama哥哥jiejie都是工人出身。我也是工人。但小红据说还有个远亲是右派呢。

    不久后,又听到了小道消息,说仅在北京城里,至少便有两万人在参加培训,全国加在一起,还不知有多少呢。大部分也都是女人。最奇怪的是,培训班上的,既有红五类,也有黑五类。不是说由“基因”决定的吗?红五类和黑五类,有着相同的“基因”

    吗?我着实也想不明白。

    最后,我在中学老师那里,才问到“基因”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老师告诉我,所谓的基因,便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基因与人类生活和生存关系最为密切。人类有二十四条不同的DNA分子链,共包含约三十亿对碱基即核苷酸,其中蕴含着人类所有的遗传密码乃至人的生、老、病、死之谜。

    我这才想起,对啊,生物课上,似乎也略微提到过啊,但我当时不用心,早忘记了。

    但是,这却让我更加弄不清楚小红被选中去美国的理由了。她的父母遗传给了她什么不一样的基因呢?还有那些同时被选中的人呢?这种基因,与美国有什么关系呢?

    讲到这里,老蓝顿住了,眼中含着泪。我的心头一片乱,像有许多蚂蚁在爬。我活到二十五岁,这事闻所未闻。正史和野史中,都没有记录过,共和国的短暂岁月里,竟然发生过这么一桩奇事。

    “你们所经历的,真是一个奇怪的年代。”我喝了一口酒,像看外星人似地,重新打量了一眼老蓝。“那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蓝说:“我刚开始也一直弄不明白。后来才慢慢打听到了一些情况,当然也是小道消息。那时,小红都快要走了。”

    老蓝说,你知道尼克松访华吧?那是一九七二年的事情。尼克松来到中国,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国与美国建交了。当时,这事轰动了世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有一件事情,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就是中国还与美国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

    当时,根据小道消息,这件事涉及到尼克松来中国的真实目的。表面上看,是要联合中国对付苏联。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更长远的目的。就在尼克松访华的前一年,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预测出,再经过二十多年,世界就要进入一个名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届时,美国国内由于劳动力缺乏,制造中心将全部转移到国外,美国市场将面临大量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的冲击,美国将出现巨大贸易逆差,地位将受到威胁,而正是在那个时候,中国却因为劳动力的廉价和丰富,将崛起成为经济大国,最终与美国形成全面竞争。布鲁金斯研究所建议,美国应该提早为此做好准备,其中一个措施是,把中国的劳动力引入美国,及早为我所用。

    但是,其时的中国还没有搞对外开放,劳动力的自由市场没有形成,人力资源都是死的。美国人于是便私下向中国领导人提出,为了两国的友好,能否通过某种秘而不宣的渠道,从中国输入一批廉价劳动力。他们将在美国从事制造业、加工业的工作,当然了,有一个前提,他们拿的工资,仅仅是美国人的十分之一,而且,他们所从事的领域,也是美国人早已经不想再干了的低级工作,否则,就变成抢饭碗啦,美国的劳工组织也不会答应的。

    这件事一提出来,便在中国高层引起很大的震动。要说起来,当时,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总体上,还是十分不畅的,也有着很大的忌讳。老百姓连收听外电,也要被认为是里通外国,当作间谍来惩处。所以,听到要把一批优秀的中国工人派到美国去,中央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尤其是江青、张春桥他们几个人,更是借机来说事。

    但这件事情,最终还是成了。据说,很是偶然,当时,有几位人口专家不知怎么听说了这个消息,便上书中央,建议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从根本上摧毁美帝。

    老蓝说,在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