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符号世界 (第4/9页)
:到了地下,就踏实了。” “怎么会这样想呢。” “小时候,最爱去村边的坟地玩耍。进城后第一次坐地铁,就觉得像是回到了亲切而久别的墓xue。” “没有想到危险吗?” “没有。是城里人的灾难,对农民来说大概算不上什么吧。” “你这样说,倒有些由死向生的意思了。” 到了中午,警察最早回来,他一无所获。过了一阵,女人和孩子也回来了,没有找到当家的男人。记者最晚回来,倒是一脸喜悦,把拍下的数码照片给大家看。记者走得较远,接近了一座环形山,山麓下有一处巨型湖泊,那里游动着许多貌似恐龙的生物,岸边生长着高耸入云的龙卷风形树木,森林中潜伏着一座影影绰绰的大城市,李小凯觉得,那十分像是纽约。 【十一、外星人】 半夜,李小凯忽然醒来。他听见外面有动静,凑近窗户,看到一队奇形怪状的生物,正在白森森的大地上游荡。这些家伙三条腿直立,肢干出奇的细长,像剥掉毛的火鸡,脑袋大得不成比例,面口袋一样搭拉在胸前,甩过来甩过去,眼睛的部位只是一堆万花筒似的玫瑰色晶体,与脓水般的月光混淆为一体。 不知为什么,李小凯的直觉是,他们也是搜救者,来自另一个世界。在他们居住的宇宙中,也有人失踪了。但也是地铁事件吗?他们会与人类组成联合搜救队吗?他不敢再看,怕被外星人发现。过了好半天,外面的声音才消失。 天亮时,四周的景色有了变化。兴高采烈的记者正趴在窗户边拍照。李小凯看出去,见地铁菌已长成茂密森林,挡住了灰色的阳光。那座像是纽约的城市,则用rou眼也能看清轮廓了,甚至能识出一座建筑便是帝国大厦。而机车/飞船变得簇新起来,一夜间,铁锈都消失了,破损的舱面也都补好了。 这时,大家才发现警察不见了。男人把女人和孩子留在室内,出外寻找,却连警察的一根毛也没有见着。李小凯倒松了一口气。他忽然回头,一眼看见机车/飞船亮锃锃的,像刚刚出厂,一派灵气动人的景象。其外壳上,刷上了三个漆色未干的鲜亮汉字:神舟号。而地面断裂的钢轨也都被无形之手焊接上了。 李小凯心中顿然生发了一种十分清新的猜想:地铁菌大概并不是普通的生物,它们实际上是由微型计算机cao控的纳米机器人。是它们完成了对机车/飞船的修复。不久,它就会点火飞向太空了吧?李小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记者。记者只是摆手。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意识到某种新的危险正在逼近。 【十二、回程】 他们顾不上警察了,决定重入地下,从来路逆向穿越所谓的虫洞,返回地球,返回他们居住的城市。而这种返回,因为携着了另一宇宙的新信息,则有希望使他们的人生从此不同起来。他们来到地铁站口,发现它几乎被地铁菌堵死,再来晚一会儿,便无法进入了。以前的搜救队,甚至乘客,也许就是这样耽误了关键的回程期吧。 五个人复下到站厅。那条白色小道仍在。孩子又撒欢起来,率领大人们前行。但走了不多久,道路便中断了。他们再也找不到以前的路径。但是,峭壁上再次出现了成百上千的洞xue,蜂窝一样,隐现在地铁菌的花团锦簇之中。 李小凯这时又觉得,他们可能进入了一个大脑。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睡眠后,它正在苏醒过来。人类为修建地铁而开挖的隧道,打穿了它的新皮质,而高速列车循其神经触突的行进,最终把它扰动了。因此,忽然呈现在眼前的洞xue,又连通着什么样的奇异世界呢?有一瞬,李小凯又感到,这也像是古代伊斯兰教团的地下居住系统。不知怎么的,这可以容纳几万人的原始公社,在现代地铁系统中复活了。 记者认为,应该选择一个洞口进去,新的路径必然在那里,说不定,会有惊人发现。但为着确定走哪一个,记者和女人发生了争执。最后,大家决定各走各的路。李小凯与记者的选择相同。农民犹豫了一会儿,跟上了女人和孩子。 李小凯和记者钻进的这个洞xue,灯火通明,壁上爬满藏文形状的地铁菌,地面则散布着破碎的碳素钢丝和铸铁管片。没有人类来过的迹象。很快,又一次出现了白色小道,蜿蜒的蛇一样,以暗示态诱惑着二人。 他们行了半天,却像耗掉了大半个人生。不觉间,便进入了一个较大的站台,但这回叫不出站名。有一排完好的广告牌,却略有变味,如未来派艺术,上面奇形怪状的商品和文字也是他们不认识的。其下有热力管和排水管一样的设施。仍没有见到失踪的机车和乘客。他们继续向前,看到了一个百米见方的甲凝环氧树脂浆液池,里面浸泡着彘一样的死尸。边上散布着崭新的光端机、控制机和通信电缆。绕过它们便又到达了一个站台,呈气泡状,是他们陌生的。 这里挤满了两三人高的地铁菌株,呈仙人掌一般的造型,千万朵叠压在一起,搭建成阴气重重的塔林,并不全然笔立,有时是缠裹回复,又像是枯萎的xxxx,青筋毕露,向上茂盛地伸出,争夺生存的空间。它们的身体上布满了晨星般的光翳,仿佛厌世的太阳转入了此间作婉转的暗燃。李小凯怀疑此处使用了由石英玻璃纤维或丙烯酸树脂塑料纤维丝一类产品组成的光传导系统。他却没有察觉到阴谋的存在。地铁菌本身,仅仅是变化中的副产品吧。 在塔林深处,在坚韧的花蕾开得最灿烂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三座不锈钢祭台,周边凌乱地挂着黄色绢带,像是厚积的秋叶。这是第一次发现人类的遗物。那些失踪的乘客,似乎到过这里。李小凯试图辨认王晶晶的物品,但是没有找到。 “大自然的奇观。”记者拍下塔林和绢带的照片,由衷赞叹。 “不,不是大自然。” “咦,那又是什么呢?” “是教堂的感觉啊。” “教堂?你常去教堂?” “不,从来不去。” 但王晶晶去的。第一次约会时,她便兴奋地告诉他,她曾去美国留学,有一段时间,精神受了极大刺激,退学回国后,治疗了一段时间,便开始去教堂了。李小凯听了后既惊诧又感动。但是,在大洋彼岸那个隐居着能预言虫洞的作家的异域,究竟是什么可怖之物造成她精神失常的呢? 李小凯的眼前,忽然呈现了投射在城市咖啡馆玻璃窗上那不知名少妇脸上的、歪斜而邪恶的教堂倒影,淤塞的心灵如古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