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水手_第三十三章告别远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告别远洋 (第2/3页)

义愤填膺,引起了付涛和艾鸣的共鸣。艾鸣也亮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据最新统计结果表明,在中国,生活在陆地上的男性平均寿命是73岁;而按照船员正常死亡的情况统计,即不包括各种海难所引起的非正常死亡,船员的平均寿命只有51。7岁。如果我们能活过52岁,就等于赚了0。3岁。”

    付涛也深有感触地说:“的确如此!你看我们的二厨,今年才40出头,就落得一身病,什么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气管炎、胃炎、肠炎…至少有十几种病。恐怕活不过今年年底。还有死去的老船长和政委,也都浑身是病。就连我这样身体强壮的人,也有胃病、肺病、心脏病和风湿病。船员啊,一旦过了40岁,基本算是半截入土了。”

    “上次在美国,有个工人指着二厨问我那个人多大年纪,我说你猜猜,工人就说看他满头银发,至少也有80岁。我说那是我们船上的厨师,才40出头。”艾鸣笑笑,接着又分析说“船员们东奔西走,南来北往,漂泊不定,气候无常,一冷一热,往往未老先衰。”

    黄一鸣说:“虽然我上船时间不长,但是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每次船靠国内港口,我们总是大批量地采购伙食。接着,将伙食放进冰库冷冻,往往一冻就是一年半载,结果弄得rou没有rou味,鱼也没有鱼味,营养成份早已流失掉了。尤其是蔬菜,保鲜时间又短。加上外国的蔬菜价格太高,船员们哪里舍得买!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造成维生素大量缺乏,最容易诱发白血病。我们公司都已经发现十几例白血病,都是发生在船员身上。吃的暂且不说,女人更是别想了。唉!船员们苦了一辈子,为的啥?上面没吃好,下面也没喂饱。”

    艾鸣说:“所以说嘛,要想过上幸福生活,就得趁早改行,鼓足勇气,大胆迈出去,永不回头。否则,一旦过了35岁,一切免谈。原因是人一旦过了35岁,进取心基本上已丧失殆尽。这是一代代老前辈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其实,他们年轻时也都曾和我们一样,有过改行的冲动和经历。他们穷尽大半生光阴,到头来功亏一篑,于是只好老老实实跑船。年轻时,他们想依偎在妻子儿女身旁,但是又要为房子、妻子、儿子和票子而奔波;人过中年,又嫌妻子人老珠黄,守在一起反倒没劲;加上随着职务越干越高,收入也相对越来越丰,自然舍不得放弃。人的目光一旦向‘钱’看,前途就会一片黑暗。于是,大多数人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虚度光阴,一直捱到退休。退休之后,因为不适应陆地上的生活环境,不出一年半载就一命呜呼了。但愿我们不要成为他们身后的影子!”

    黄一鸣说:“还有很多理由我不想再说,再说也只能得到令人更加痛苦的结论:跑船是世上最最最…可怜的职业。”

    原来,在黄一鸣心中,跑船这个职业一无是处。

    艾鸣告诫黄一鸣:“以后进了公司,要‘出污泥而不染’,时刻牢记自己是船员出身,要为船员办实事,别忘本!”

    黄一鸣当即举起一只手,对天起誓:“天下皆浊,惟我独清。我保证近朱则赤,近墨不黑!”

    付涛笑道:“现在讲得好听,只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旦跳进大海,你能保证你身上没有一丁点咸腥味吗?”

    比起黄一鸣“有本事有关系”艾鸣算是“有本事无关系”这就注定他们要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与黄一鸣不同的是,艾鸣既不仰仗先辈的财富,也不依赖别人的施舍,而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就在黄一鸣平步青云之时,艾鸣已下定决心激流勇退。艾鸣告别远洋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其一、公司提升缓慢,简直到了埋没人才的地步,船员们很难有发展空间;其二、船员在船上工作的时间太长,短则一年,长达两年,甚至更长。公司将船员当牛作马的态度实难容忍;其三、物价猛涨,而工资不涨,付出与收获严重失衡。

    曾几何时,艾鸣脚踏着凌云壮志,胸怀盖世豪情,走出校园,迈向大海。艾鸣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与大海的搏击是无限的。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搏击中去!”然而,就在艾鸣踌躇满志的时候,公司开始盲目扩招院校毕业生,囤积居奇,并且对外公开宣称“我司人才素质高,就连水手都是大学生”云云。最近,又听说公司打算将属下船员作为商品推向市场进行交易。对于公司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船员们深恶痛绝。1998以前,不到30岁的年轻船长比比皆是,而现在30多岁的人多半在做三副,只有少数人能够很幸运地做到二副。

    渐渐的,艾鸣发现这是一种无谓的追求,自然也就不愿再作无谓的牺牲。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油然而生:告别远洋。艾鸣作出这个重大决定时,刚刚迈入而立之年。

    对于男人来说,三十而立…立的是事业,是家庭,更是一份平和的心态。

    这时候,对于艾鸣来说,事业稳定,家庭幸福,算是淘足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他眼里,妻子是金,孩子是金,自己也是金…虽然在物质方面不算太富裕,但在精神上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其实,物质多寡并不重要,精神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人生路上,风风雨雨的磨砺,使他变得坚强和勇敢;悲欢离合的况味,让他懂得了珍惜和感激;家庭和生活的重担,最终迫使他学会了奉献和牺牲…一个全新而完美的他,就这样在千锤百炼中化石成金。

    这些年来,艾鸣相继拥有了妻子、儿子、房子,但是没有太多的票子。尽管如此,艾鸣依然感觉很满足。一段不寻常的航海生涯,使他饱尝了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这对于囊中羞涩的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呢?

    然而,在事业小有建树的关键时刻,艾鸣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激流勇退。这种看似偏激的作法,其实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毕竟,人的一生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平平淡淡。别忘了,平平淡淡才是真啊!艾鸣常说他是一个“恋家”的人,可是造化弄人,偏偏让他背井离乡,成为一个“念家”的人。

    其实,艾鸣也有自己的追求。目前,他正在创作一部描写船员生活的长篇小说。不久将脱稿。为了收集更多的创作素材,艾鸣不得不延长他的航海生涯。只等小说出版后,志在必得的艾鸣必将和远洋说“bye-bye”

    眼看着艾鸣“大姑娘瞧嫁妆,也是个有日子的人了”付涛艳羡不已。对于将来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