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狼烟四起 (第4/4页)
头指向大副。有一次航行期间,大副坐在船长椅上,被何船长当场抓获。本来,这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说说也就过去了。毕竟,大副贵为甲板部部门长,职务只比船长低一级。但鸡肠小肚的何船长偏要将此事大肆宣扬,惟恐天下不乱。何船长先是私下找大副谈话,接着又在甲板部成员会议上点名批评,然后又在全船大会上公开批斗。最要命的是,何船长狠狠批斗大副的同时,还再三告诫二副和三副千要不要重蹈覆辙。这样说了不算,又特地将二副和三副叫到他房间,婆婆mama地训导一番,这让二副十分反感。 上次抵达旧金山港之前,港口船长用高频呼叫过来,指示船长在距离防波堤6海里处抛锚。本来,这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专业英语,可何船长就是听不懂。其实,听不懂也没关系,可以不耻下问。当时,艾鸣就在驾驶台值班。谁知何船长竟然不懂装懂,用中国式的英语吭哧吭哧地乱说一气。港口船长大发雷霆,骂道:“你是我见过的英语水平最差的中国人!”何船长的英语水平确实很差,差到足以丢尽中国人的颜面。见对方羞辱中国人,艾鸣当即拿起高频电话,义正词严地说道:“亲爱的美国先生,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母语,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母语,请您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也许我们的英语水平比不上您,可您的汉语水平也一定比不上我们!请您尊重中国人,好吗?”港口船长见艾鸣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且语气咄咄逼人,自认不是对手,只好甘拜下风。中国人的颜面,最终被艾鸣挽救了回来。正所谓:长江后狼推前狼,一代更比一代强。在那次唇枪舌剑的激战中,艾鸣出尽风头,何船长威风扫地。为这事,妒贤嫉能的何船长一直耿耿于怀。 第二天下午,何船长特地跑上驾驶台,企图抓住艾鸣的小缏子大做文章,以解心头之恨。何船长正襟危坐,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臭架子,说话的语气狂傲无比:“二副先生,请出示你所主管的航海图书资料,接受上级领导莅临检查!” 艾鸣拿出图书清单,扔在桌子上,不冷不热地说:“自己看吧!所有的图书都在架子上。我还要值班呢!安全第一。” 何船长抽搐着面部的肌rou,怒目相向:“二副先生,请出示非洲的航路指南!” 艾鸣一摆手,极不耐烦地说:“没有。” 何船长自以为抓住了艾鸣的小把柄,于是借题发挥:“你这个二副是怎么做的?难道你是第一天跑船吗?图书没有,可以提前申请嘛!你这是严重失职,你知道吗…” 按照公司的规定,船走到哪里,才会配备哪里的航路指南。当时船在美国沿海,只需配备美国的航路指南。何船长班门弄斧,注定要举起斧头砍自己的脚。艾鸣见何船长不懂装懂,无理取闹,大为光火,当即吼道:“你是第一天跑船吗?连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配做船长?我看勉强只能做个小水手。哼,像你这样的人渣,留你‘何用’?” 艾鸣不愧是文人,文人骂人,字字带刺,句句见血,就连何船长的名字也能被他当作箭靶子把玩一番。见艾鸣骂人有术,站在一旁的付涛窃笑不止。何船长再次碰壁,碰得鼻青脸肿,自感无地自容,于是狗急跳墙,使出杀手锏:“你不服从领导,我要炒你鱿鱼!” 艾鸣高兴地说道:“好哇,电话就在你身边,你有种就打电话到公司,将我炒掉!我正不想干哩!” 何船长果真拿起话筒,对着电话那头的胖脑袋经理声泪俱下,最后故意提高嗓门公开叫嚣:“在这条船上,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话说到这个份上,胖脑袋也不得不掂量掂量。毕竟,在公司急需用人之际,何船长曾自告奋勇,上了别人都不愿意上的“海上天使号”现在正是胖脑袋偿还人情债的最佳时机。于是,胖脑袋当即向何船长许诺:“好,我依了你,马上将二副换掉。” 没等何船长放下电话,艾鸣早已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行李。就这样,何船长如愿炒了艾鸣的鱿鱼。艾鸣无官一身轻,整日悠哉游哉,自得其乐。眼看艾鸣离船在即,付涛艳羡不已。但是,一想到艾鸣将会因为炒鱿鱼而被公司扣掉两个月的血汗钱,付涛又开始犹豫起来。他在心里暗自思忖:如何才能如数领到属于自己的薪水,而后堂而皇之地一走了之? 在陆上企业,一到月底工人就能如数领到薪水;而在付涛所属的远洋公司,船员们不干到休假那一天绝不可能拿到一分一厘。平日里,船员们也只能靠节约伙食费来积攒零花钱。公司共有好几千名船员,每名船员的年收入少则四五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一年下来克扣的工资数目相当惊人。公司一方面通过扣押船员工资来控制船员出逃,另一方面利用这笔资金用于建造新船,投资航运市场。 这天晚上,付涛作了一个梦。梦中,夏荷一再要求付涛趁早休假回家。从梦中醒来后,付涛的大脑完全被休假的念头控制住了。付涛找到何船长,要求和艾鸣一道休假。何船长听后,表面上说好好好,但心中不悦。实际上,何船长并没有将付涛申请休假之事报告公司。后来,付涛见到何船长,再三追问休假之事,何船长吞吞吐吐,只说公司不批,并且劝他安心工作。付涛当即气愤地骂道:“公司这帮狗日的,真没人情味!这样的人渣,留他‘何用’?”最后一句是艾鸣骂何船长的话,被善于剽窃的付涛信手拈来,倒也用得恰如其分。付涛正在气头上,倒也不在乎何船长作何反应。 待船靠泊波特兰后,胸怀鸿鹄之志的艾鸣匆匆离开“海上天使号”从此告别远洋。此时,他创作的28万字长篇小说《欲海浮沉》已经脱稿。临行前,艾鸣紧握着付涛的双手,不无遗憾地说:“看来,我们只有下辈子再见面了!”付涛信手拣起这句话,放进嘴里咀嚼好半天,但始终没有咀嚼出个所以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