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俄罗斯之旅 (第3/3页)
不完全统计,目前俄罗斯全国共有酒鬼300多万人。当然,这只是医院和醒酒所提供的数据,而实际人数可能比这个数字高出好几倍。 俄罗斯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在原苏联时期,全国各地都设有醒酒所。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国家财政困难,俄罗斯很多醒酒所被迫停业。最近,在普京政府的努力下,醒酒所又恢复了原有的功能。醒酒所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醉酒的人和因醉酒而发生意外的人能够及时得到救治,而且警察还能从接收的醉酒人中查获犯罪嫌疑人,从而破获贩毒和走私军火等案件。 船员们入乡随俗,在俄罗斯做起了酒鬼,从而有机会住进醒酒所体验一番。 就在船离开俄罗斯的前一天晚上,水手阿力下地时喝得酩酊大醉,之后被醒酒所的工作人员送回船上。回来后,阿力抱住马桶上吐下泄,肚子疼痛难忍。阿力猜测是因为饮酒过量而引起肠胃不适,于是随便服些自备的胃药和止泻药,自以为大功告成。 三天后的一个晚上,船已开出土耳其海峡进入爱琴海,阿力的疼痛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隔壁的水手汪风晚上起床小便时发现阿力倒在马桶旁痛苦呻吟,遂向船长报告。船长闻讯赶到,随即又叫来了田艳和二副。根据阿力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且右下腹有固定局限性压痛的症状,田艳确诊阿力患有阑尾炎。 船上的医疗设施和药物配备极其简陋,要什么没什么,压根就剥夺了船员生病的权利。船员一旦生病,就只能硬撑着,或干脆坐以待毙。田艳只好因地制宜,指导阿力服用一些镇痛药,但效果甚微。与此同时,船长迅速将阿力的病情报告公司船员部。 胖脑袋经理不紧不慢地说:“船长,你不用急,急也没用。你让生病的水手再坚持坚持,等船抵达直布罗陀海峡加油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安排他下地看病。在这期间,我们会请医学专家给你们提供医疗指导…” 后面的话,船长实在听不下去了,索性挂了电话。船长心想: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啊。要知道,五天以后,船才能抵达直布罗陀。五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垂死挣扎的病号来说,五天也许就是五年、五十年,甚至是五百年。再说,船上没有药,就算有医学专家提供医疗指导,也终究于事无补。毕竟,巧夫难为无米之炊。 船员在船上生病,通常无法得到及时救治。尤其船在海上,远水救不了近火。况且,船员们所学到的那点医学常识根本派不上用场。鉴于船员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海事局早些年就曾强制规定:所有船员在考大副之前,必须接受《高级医护》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发给《高级医护》证书。据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不久的将来,凡是接受过《高级医护》培训的高级船员应具备拿刀切阑尾的本领。”不过,这样不切实际的话,说了等于没说。毕竟,切阑尾可不像切西瓜,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弄不好会闹出人命,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再说,如果船员们都具备外科医生的水平,倒不如在陆地上行医,何必还来跑船? 无奈之下,船长只好命令田艳守着阿力寸步不离,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和照顾。生死关头,义字当先。对此,陈青山夫妇毫无怨言。而对于其它船员来说,惟一能做的只是在心里为阿力祈祷,在精神上为阿力打气。精神是病人的支柱。一旦支柱倒下,身体也将随之垮掉。凭借药效甚微的镇痛药,凭借船员们的精神支持,凭借美女护士田艳的精心护理,阿力终于在与病魔不屈不挠的抗争中度过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五天后的傍晚,船一抵达直布罗陀加油锚地,事先联系好的救护艇便迫不及待地向大船靠拢。船员们先将阿力放在担架上,接着又将担架放进网兜里,然后再用克令吊将网兜吊上小艇。阿力的行李,随后也被吊到小艇上。船在锚地加油的时间不过短短三四个小时,阿力手术后尚需住院,不可能马上回船工作,只有等到痊愈以后回国公休。 且说死里逃生的阿力回到家后,抱住妻子大哭一场。不久,在亲朋好友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下,阿力筹划多年的灯饰店终于在县城开张了。当月便赢来了开门红。此后每月基本能保持赢利两千元以上。阿力本着“热情待客,薄利多销”的经营宗旨,终于赢得了远近顾客的信赖。眼看着新顾客变成老顾客,老顾客又拉来新顾客,生意越做越火,门面越撑越大,阿力喜不自胜。自从改行做生意以后,阿力就开始精打细算。闲暇之余,他时常敲打着小算盘,盘盘旧账:虽说自己在船上每月能收入四千元钱,可是回家休假期间没有工资。平均一算,月收入也不过两千元。在阿力看来,守着妻子和孩子做生意,就算再苦再累,也比跑船强上千百倍。阿力后悔当初没有早早迈出这一步。就在阿力的灯饰店开张的第三个月,阿力果断地与公司解除了合同,从此告别远洋。 按照公司当时的规定,船员因伤或因病离船造成岗位空缺,在船船员将享受一定的缺员津贴。本来,一级水手的月工资只有3000元,而缺员津贴正好是月工资的一半,也就是1500元。这笔缺员津贴究竟该如何分配?分配不均,矛盾就会接踵而至。以往船员们也曾因为分钱的事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大打出手。船员们就是这样:没有钱分的时候,倒也相安无事;一旦有钱分,大家都想分一杯羹,而且还想多分。 早在阿力离船的那一刻,船员们就开始将目光瞄准了这块天上掉下来的大陷饼…缺员津贴。付涛认为:船进出港口时,本来是由5个一水轮流cao舵,而现在只剩下4个一水,平均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工作量无疑加重了。按理说,这笔一水缺员津贴,理当由一水平分。就在付涛暗暗敲打如意算盘的时候,水手长前来敲门。水手长再三叮嘱付涛:“待会儿船离港时,叫我一声,我也要上去和你们一起轮班cao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对于从来不用cao舵的水手长主动请缨的不纯动机,彼此心知肚明。 后来,船长和政委经过商榷,决定从大局出发,努力将一碗水端平。这样一来,甲板部成员又可以在一起吃一顿大锅饭。不过,高风亮节的老船长和同样属于甲板部的驾驶员没有参与分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