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水手_第八章财远洋水手心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财远洋水手心窍 (第1/3页)

    第八章 财迷心窍

    在船上,付涛的职务是一级水手,仅比二级水手高一级。虽说水手的工资全船最低,但付涛向来省吃俭用,在十几年的航海生涯中攒了不少钱,其中一笔最大的固定资产是房子,离婚时被红杏分走了。付涛从命运的狼尖一下子跌进波谷,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变得一贫如洗。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钱万万不能。付涛可以没有女人没有家,但是不能没有钱。付涛决心不再乱花一分钱,花一分钱也必须具备足够的理由。

    不过,对于船员来说,需要花钱的地方并不多,无非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添置三两件衣服,在船靠港期间购买一些零食和日用品,顺便打打电话。

    为了追求物美价廉,精打细算的付涛,向来只在冬天买夏天的衣服,在夏天买冬天的衣服,而且都是趁着商家清仓大甩卖的时候出手。

    船员们长年生活在海上,往往有钱买不到东西。只要船一靠上码头,他们多半会上超市疯狂采购,买回的多为零食。如果你认为吃零食是女孩子的专利,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些男性船员,精力无处发泄的时候就通过吃零食来分散注意力,打发寂寞时光。

    如果说吃零食是满足物质需要,那么打电话则是满足精神需求。万里情缘一线牵。电话,在生活中正扮演了这一牵线搭桥的角色。作为一种消费新时尚,它已扎根于船员生活。

    对于船员来说,最普通最古老的通讯方式是写信。一封信寄出后,要付诸极其漫长而艰辛的等待。如今一拨电话号码,海天之外便有回音,你可以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地听到你所期望的声音,如此清晰可辨,仿佛伊人近在眼前。不能常相守,但会常相思。打电话,正是他们消除离愁的最佳选择。如今,电话已成了紧系船岸的纽带,它让船员与家属情相连、心相通。有了电话,他们相隔千里却能叙心曲、话离愁、送祝福、道思念…就这样,在无数个相思的岁月里,他们从脉动的电流中收获着温情,收获着喜悦,一次又一次,心动的感觉,妙不可言。

    船在拉普拉塔港卸货期间,供应商在船上安了一个公用电话,以便通过向船员兜售IP电话卡赚取利润。一张售价5美元的电话卡能拨打国际长途120分钟,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物美价廉物超所值。心动不如马上行动。船员们一哄而上,将所有的电话卡抢购一空。看着别人打电话时如痴如醉的神气样,付涛心里开始爬满了毛毛虫。于是,他也想购买一张电话卡。一张电话卡就足够他亲吻两个小时,那快感至少也能持续一两个月。可是,一张电话卡的价格竟高达5美元。5美元的数目虽然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太小,折合人民币就是40元钱。要是用这40元钱买卫生纸,能买一大堆哩。电话卡要不要买?他一时举棋不定。

    经过一整夜的激烈思想斗争,买电话卡的念头终于在天亮以前被付涛从脑海中彻底删除了。付涛因此省下了5美元,也因此拥有了一份难得的好心情。付涛想到了隔壁的陈青山,陈青山一下子就买了5张卡。这些电话卡的有效期一般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而船跑的是环球航线,可能一年半载也难得再来阿根廷。一次打不完,卡就作废了。作废就等于浪费。浪费是多么可耻的事情啊。再说,中国正在从社会主义向**过渡。所谓**,顾名思义,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付涛决定本着友好互助的精神,替陈青山消费。付涛心想:借打10分钟总该没问题吧!我们可是好朋友哩!这样想着,他就鼓起勇气敲开了陈青山的房门。

    一听说付涛是来借电话卡的,陈青山马上将脸拉得跟面条似的,嘴里还叽里咕噜的,露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不情愿归不情愿,但陈青山最终还是假装大方地抽出一张电话卡。陈青山没有马上将卡递到付涛手中,而是将卡放在手心里暖了一会,似乎担心rou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打电话的快感牵动着付涛身上的每一根神经末梢。付涛伸出一双铁钳般的大手,对准陈青山手中的电话卡猛扑过去。陈青山的手仿佛被处*女的大腿紧紧夹住了,只微微一颤,便疲软了下来。陈青山抽出疲软的手腕,嘟囔道:“电话卡这么便宜,你为什么不买?”付涛一时语塞,只是尴尬地笑笑。

    离开陈青山的房间,付涛又听见陈青山在身后千叮咛万叮嘱,叫他不要打得太久。付涛表面上唯唯诺诺,但还是忍不住在心里骂开了:亏我还把你当朋友哩,想不到你这王八羔子竟然这么小气!本来付涛担心陈青山的电话卡用不完,看在朋友的份上才愿意帮忙消费,谁知陈青山竟然不知好歹,结果让他窝了一肚子火。那股无名火在付涛的心头窜来窜去,窜得他心烦意乱,以致于和嫂子说话的口气都显得冰冷而僵硬。平日里能说会道的付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