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若犹红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3页)

了出来,后面跟着另一个手持摄影机的男子。

    又来了!

    都是慕尘惹的祸,我忿怒地想。警卫适时地出现,帮我赶走了这两名不速之客。

    我走进电梯,电梯直线上升,我的心却直往下降…秦阿姨生病,慕尘的紧追不舍,工作的繁重,好奇人士的騒扰…

    我真怕我会在这些可怕的压力下突然崩溃。

    “谢天谢地,你终于回来了。”田蜜看到我时,高兴地叫。很快地我就知道她为何如此雀跃,因为电话又开始响了。

    “说我不在。”

    她费尽唇舌才把那个自称是某大学音乐系的研究生打发掉。

    讲完了电话,她的双手用力一摊然后叉在腰上,瞪着眼睛看我。

    “去告诉总机,有任何人打电话进来,都说此人巳经离职。”

    “万一是重要电话呢?”

    “来接洽公事的人,必定会再找你。”

    这样过滤之后,真是清静不少。

    但是慕尘又来烦我。

    “我要跟你谈谈。”他在电话中喘气,像发生了什么大事。

    “秦阿姨怎么了?”我大惊。

    “她很好,我要谈的是你。”

    半个钟头后,他来到了公司。

    “为什么要我从后门进来?”他对我的安排颇不满意。

    “因为你太有名了,有名得令我不安。”我面无表情的回答。

    “你一直往后面看,看什么?”

    “看有没有人跟着你。”我确定没人跟踪后,把慕尘拉进了电梯。

    “你老这么杯弓蛇影?”他笑了。

    “只限于跟名人在一起。”我回敬一句。

    “咦?这是送货梯吗?”慕尘望了望四周“我们坐错电梯了?”他说着就要去按钮。

    “没有错。”我阻止他。

    “你不想在普通电梯跟你的乐迷见面吧!这电梯是本公司在不载货时,欢迎名人专用。”

    “你真会说笑。”他居然开心地笑起来,好像我真有那么可笑。

    我请他在顶楼用餐。

    “真没想到大城市里还有这种世外桃源。”他似乎对餐厅的露天花园很满意。

    “我姓梁,江枫的同事,幸会。”我们才一坐下,梁光宇就从隔壁桌子站了起来,陪着他的是公司的董事长和李常董,以及李常董的夫人。”

    “梁先生,幸会。”慕尘和他握手。

    “我是你的乐迷,前年一整年,我追踪你到世界各地,每一场演奏会我都到场。”梁光宇说。

    “你听了这么多赞美会高兴吗?”我问慕尘。

    “你想我不会吗?”慕尘笑了笑。

    我看着梁光宇,他做了个会心的微笑。

    “不过我最想问的是,为什么你只有前年追踪我的演奏?”慕尘说。

    “在回答你这个问题时,我得声明一点,最初热爱你音乐的是我的妻子,她一生cao劳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到我们有了能力,可以按照自己意思过日子时,我就带着她去听你的音乐。”

    “梁夫人也一道来了?”慕尘似乎对这一位年老的爱乐者发生兴趣。

    “她如果能来台湾,又在此地见到你,一定很高兴。”梁光宇深深吸了一口气“可惜她已经过世了。”

    “我很遗憾。”慕尘向他伸出手。

    “谢谢你。”梁光宇紧紧地和他相握,年老而充满智慧的脸上,有种我永远无法忘记的表情,那惟有相爱至深的人才会有的表情“谢谢你在她走向终点时,给了她快乐。”

    他并没有继续打搅我们,又回到座位上去。

    “你们公司很有趣。”慕尘浏览着菜单,幸好侍者不懂音乐,否则我又是一阵麻烦。

    “怎么说?”

    “那位梁老伯居然可以带着太太到国外跑一年,再安然无事地回来上班,是特别假?你也可以吗?明年我旅行演奏时,我们一起。”

    “他不是休特别假,问题是他很特别,你知道他是谁吗?”

    “不是你的同事?”

    “我可不敢高攀,你听过东地机构吧?他便是东地的主持人。”我把梁光宇的来头说给他听。

    “东地机构?是一个跨国企业?”

    “对。”

    “他来台湾做什么?”

    “他投资了一个高尔夫球场,事实上那块地是他买下的,钱也是他出的,但由于一些法令的限制,他必须有本地合伙人。敝公司就是他在台湾的合作对象。”

    “他特地为这件事来的?”菜上来了,他尝了一口。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我不知道你对别人的事这么感兴趣。”

    “在你的印象中,我很冷漠吗?”

    “我们还是陌生人。”

    “随你怎么说。”他无可奈何“那位梁先生让我有很特别的印象,我对特别的人都感到兴趣。”

    “他的钱很多,这便是不同。”

    “江枫,你还没有那么俗气吧!”他笑了起来,清朗得像个大男孩。

    “好吧!我听过一个传言,梁先生到台湾来最主要的目的不是高尔夫球场,而是来找他的孩子。”

    “孩子?”

    “那是他妻子临终的遗愿。”

    “找到了吗?”慕尘的眼神很温柔。

    “他们失散了太多年…你可听说过大海里捞针?”

    “怎么失散的?”

    “因为穷。”

    “穷?”

    “如果不穷也不会离乡背井到日本去打天下了。那个孩子是他们唯一的女儿,因为无法带到日本去,就留在此地托朋友照顾。”

    “后来呢?”

    “他们原本应聘到大阪工作,后来辗转到了东京,再通知朋友时,写回台湾的信却被退了回来。”

    “朋友也搬家了?”

    “很难说。他们猜测托养的朋友也没有孩子,在照顾孩子时发生了感情,舍不得把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