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_第五章玫瑰仔蓝桥煲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玫瑰仔蓝桥煲中 (第2/3页)

)以上历史类学术期刊,发表以汤禾米先生为第一署名作者的论文共计十篇,每发表一篇,由汤禾米先生支付钟声咨询公司活动费用五千元,共计五万元,若需钟声咨询公司代找作者完成论文稿件,每篇另需附加费用三千元;

    三、晋升中期准备

    第一阶段:由汤禾米先生报名参加年度职称英语考试,由钟声咨询公司协助cao纵考试成绩过关,汤禾米先生支付钟声咨询公司活动费用一万元,若需代考,则需另加费用五千元;

    第二阶段:由汤禾米先生报名参加年度职称计算机考试,由钟声咨询公司协助cao纵考试成绩过关,汤禾米先生支付钟声咨询公司活动费用五千元,若需代考,则需另加费用三千元;

    四、晋升后期准备

    由钟声公司代为活动淡湾大学主管职称工作的各级行政领导、各级历史学专业评委,确保晋升工作的顺利完成,此项费用需由汤禾米先生一次性支付五万元,若需钟声咨询公司代为拟定全套评审材料,则另加费用两千元。

    五、说明:以上各项费用共计十六万五千余元,附加费用另算。可由汤禾米先生自行选定cao作项目,若全套进行,执行费用为上述价格的八折,即十三万二千元,若选项进行,各项执行费用为上述价格的九折。

    …

    柴绯刚看完,商央的电话就来了,说是洪钟声委托他问问汤禾米的意见,如果觉得贵了,价格方面还可以再商量,毕竟是同一所学校的员工,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你的情况,我跟洪哥说了,汤老师的事儿,你纯属报恩之举,洪哥听说你为人这么仗义,挺愿意交你这个朋友的,再加上我跟洪哥这么多年的交情,我认准的人,他不会打半个问号。”商央炫耀道。

    柴绯明白了,洪钟声那句暧昧的我这一切,可都是看在柴小姐的面儿上,仅仅是一句江湖术语罢了,根本不是因为被她的美色所迷惑。柴绯心想,商央就更傻了,摆明了帮洪钟声拉生意,且不说要一份好处费,洪钟声反而狡猾地卖了他多大一个人情儿似的,蠢到了家。但也许他真还能有什么收益,否则干嘛一蹦老高。当然了,商央的收益,要么是财,要么是色。这就猜不着了。

    “还有,洪哥说了,发两篇论文在全国权威核心期刊上,按照学校的政策,每一篇就有一万块钱的奖励,因此汤老师实际支付的费用其实已经打了五折,很划算了,他要收别人哪,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商央继续得意道。

    “他经常帮人做这种事?”柴绯纳闷道。

    “怎么,你还不知道,那是洪哥的发家之道。”商央一语戳穿。

    “这么说,他的公司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柴绯恍然大悟。

    “他都开好些年了,他那公司,我可是看着发展壮大起来的,”商央道“最开头,他替人做枪手,后来搞了几个论文网站,规模一点一点扩大,发展到提供一条龙服务,职称、论文、考试,各种项目通吃,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有几百篇论文的交易量,现在他麾下的枪手有两百多个了。”

    “谁帮他当枪手呀?”柴绯奇道。

    “各类人都有,按论文需求种类调配,有帮着代考英语四、六级的大学生,有写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的,也有写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名校教授。”商央了如指掌。

    “论文是很难写的,”柴绯感叹“这可是件苦差事,单单一个观点的提炼就得多少功夫啊。”

    “这你就不懂了,”商央笑“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那种生意,真有那么大的地下市场?”柴绯疑惑。

    “我告诉你两句话,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商央老练地说“前一句话是指当教师的一朝坐上官位,有了职权,就可以利用公款出书,出了书,评职称就有了资本,还可以参加各式各样的评奖,奖项到手,便可以做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津贴,成为‘有贡献的杰出专家’;至于后一句话,是由于当今提拔领导干部看中文凭,当官儿的千方百计挤进大学,读硕士,读博士,这读书不打紧,关键是他们整天纸醉金迷,哪有功夫著书立说?只好考试找替身,论文靠枪手捉刀,等于是花一笔钱,买了张货真价实的真文凭——这些人,可就是洪哥的财神爷。”

    “真成学术*了。”柴绯叹息。

    “没法子呀,这不都是评价体系不当造成的吗?”商央笑道“你想想,论文数量跟职称绑在一块儿,职称又和工资、住房补贴什么的捆一堆儿,怎么可能不派生出利益学、关系学?比如汤大哥吧,这岁数了,一讲师,要多窝囊有多窝囊。”

    “那倒不见得,”柴绯直觉地护着汤禾米“他呀,一直就不在乎这个。”

    “他这人,是有点儿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商央顺着她“不过呢,我觉着真该建议他去买两本书来看看,一本《评职称之百战奇谋》,一本《评职称之百战宝典》,对他目前的状态,绝对有用。”

    “真有这种书?”柴绯不信。

    “怎么没有?就是洪哥他们公司编出来的,销路好得不得了,”商央笑起来“柴绯啊,大学可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圣洁,你知道吗,我老爸有几个朋友,都是参与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审核评议的,一到评审关键时刻,参评的大学就转弯抹角找关系来了,什么说情送礼的,天价请评委‘讲学’的,什么猛料都下了。有些学校还专门派代表住在北京搞‘公关’,动辄就花上百万。还有,大学里的科研立项也是这样,得拼了命地活动,你听过一句顺口溜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