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在黄土高坡_第一章服务公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服务公司 (第2/3页)

一天,交几元钱,这不学校就能挣钱了。

    另外咱们中学在这片还算不错有咱们学校,户口又不在咱们这片的,也要送咱们些东西,咱们服务公司收了,再给老师发。另外咱们也可以搞点小工业,小商业什么的。”王主任滔滔不绝地说。

    五一节快到了,有不少协作单位给山口中学送来鸡鸭鱼rou。所谓协作单位就是他的单位每年有几个子弟要进山口中学读,而这些子弟又不都是按户口所在地划分都能分配到山口中学学的。

    所以这些单位便和山口中学协作,明里说是支持山口中学教学,每一年都给山口中学支援个十万八万的资金,另外逢年过节,给送些鸡鸭鱼rou,这资金不能打进中学的正式帐里。

    如果打进正式帐里,便要用于教学,如果打到服务公司,学校便可自由支配,给老师每人买块表,每人做身西服,组织老师假期北戴河旅游,钱都可以从服务公司出。

    而过年过节这些单位送的鸡鸭鱼rou,则由服务公司分给全校教职工。王大力所在的校服务公司这两天可忙了,又接收医院送来的一百多瓶香油,又接收工厂送来的半车带鱼,还接收医院送来的一百多箱饮料。

    这些都是协作单位送给学校的礼物,送到学校,王大力就要往下卸车,每单位送东西,差不多都送一百五十多份,学校教职工只有一百四十多人,送一百五十份,是掐着数来的,一百五十多份,按说东西不多,,卸下车,比起在钢铁厂,从炉台往下扔铁锭轻松多了。

    可是服务公司说是三个半人,能干体力活的老王主任和老会计都指望不。赖有福是个司机,如果不是他开车拉来的,还给你卸卸车,如果是他开车给你拉来的,他便会摆出司机臭架子,点支烟,边抽边在旁边看你卸车,只是偶尔搭把手。

    王大力没辙,只得自己卸车,好在外单位往学校送货的司机,倒是常帮忙卸的。一到卸完车,发东西,老师排队,拿酒不用王大力独自干了,老主任和老会计和司机赖有福,便抢着向老师分发这些东西,好像发的不是协作单位送来的礼物,是他们自个花钱买的送给大家的。

    王大力发现每次发完东西,都会剩几份。“怎么没发完啊?”王大力问。

    “有事,没来领。”王主任说。

    有一次分发黄花鱼,差不多一斤一条,一人发两条。赖有福把记名本交给王大力说:“你记名,我们发!“

    一人两条,赶中午,老师都下课了,很快就发完了。可是还剩二三十条。“怎么又剩下了?”王大力问。

    “有老师有事没领。”赖有福说。

    “我这本可是老师们都领了。”王大力说。

    “都领了,就都领了,把这鱼拿服务公司去。”王主任发话,王大力和赖有福把这二三十条鱼拿到服务公司。

    “这鱼怎么处理?”王大力听到老会计甄繁问王主任。

    “给校长记,副校长们每人再给两条,校领导吗,怪累的,给他们!”王主任说。

    “我送去!”赖有福拿鱼要走。

    “我和你一块去!”甄繁也跟出屋。

    转眼到了六月,山西忻县电大同学来了封信,让王大力回去交论文和论文答辩。王大力请了假,便赶回忻县交了论文,作了答辩,学习算毕业了,只等拿毕业证。首届忻县电大文科班,只毕业了二十个人,王大力算一个,其余都半路淘汰。王大力很感荣幸,毕业证要过一段时间才发,王大力无法在忻县等,因为还要回北京班,便回了北京。

    “大力,李主任给咱校二十箱燕京啤酒,咱拉去。”回来第二天,赖有福说。

    “哪个李主任?”

    “就是咱学校北边那个医院的李主任。”王大力知道,那个李主任是医院的后勤主任,三十来岁,负责医院的后勤工作,他的女儿按规定本不该在山口中学学,是他和学校谈成了个协议,学校老师和学生有病可以到他那个医院看病,医院医生的子弟可以到山口中学学,学校老师到他那医院看病,按医院职工待遇,可以拿好药,优先住院,预约挂号。

    医院医务人员的子女,可是山口中学,无论户口在不在山口中学辖区的,只要是这个医院的职工子弟,哪怕户口不是北京的,照样可以到山口中学学。

    “你开车,咱们拉去!”王大力说。

    “车坏了,送去修了,咱弄辆平板三轮车拉去!”赖有福说。

    二人便从学校后勤找了辆三轮,到医院去拉啤酒。到了医院,见了李主任,装啤酒,码了半天,二十箱也全码不,算了,咱们再拉一趟。

    两人往学校拉,路不长,二里来路,去时是轻车,下坡路,回来时,是重车,坡路,十箱啤酒也三百来斤,再加啤酒又在箱中晃荡,又怕箱子掉下撒了。王大力在前面蹬,赖有福在后面推,费了好大劲才来到学校。卸到服务公司楼道门口,王大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