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结恩树敌原无意 (第2/11页)
喜事冲动,像罗天赐这般的品貌武功,持才傲物,更是人之常情。 但罗天赐,非仅无此恶性,更且豁然大度,连对这会被指为偷牛贼的戚戚翁,亦一般礼貌相待,毫无鄙容,岂非难得之至! 故此,戚戚翁见状,心头暗赞,同时表面上,竟也一反常态,温言相向道:“小娃娃休要如此,我戚戚翁不惯俗礼,最厌虚伪,你有何事,尽管直说好了!” 罗天赐莞尔一笑,知他会错了自己的意思,以为自己是有为而来,亦不点破,朗声道:“在下迷于黄沙,敬烦老前辈,指点明路!” 戚戚翁微觉愕然,道:“小娃娃待往何处?” 罗天赐简答:“甘州!” 戚戚翁往前一指,道:“笔直前去便达甘州。” 罗天赐道谢之后,又问道:“老前辈欲往何处?…” 戚戚翁又是一指,亦道:“甘州!” 罗天赐道:“黄沙日烈,步行颇燥,敬请与晚辈同行如何?” 戚戚翁面无欢容,黯然摇了摇头,目视他处,悲声道:“老头儿一生孤苦,行无伴,居无处,已成习惯…” 罗天赐闻言,正觉失望,戚戚翁忽然眨了罗天赐一眼,霍地又点头,改口说:“不过小娃儿你还不错,老头儿也不愿辜负了你的好心,好,咱们就一块儿走吧!” 罗天赐喜形于色,忙请戚戚翁上骑,好在银牛背上,十分宽敞,二人乘坐足足有余! 那银牛驼了两人,仍然是毫不吃力,健蹄迈开,风驰电掣,戚戚翁坐在前面,只觉得劲风扑面,两旁景物,倒退如流,偏偏跨下平平稳稳,毫无簸波的感觉,不由暗赞,这银牛果然是天生异种,人见罕睹的宝贝! 甘州今名张掖,地当甘肃走廊的蜂腰中心,为西北交通的咽喉。 那时虽未开发,但自古至今,由于其重要的地位,商贾往来,必经于此,放而正方杂处,颇为繁华。 华灯初上时节,街门客栈饭店,灯火辉煌! 饭堂里高朋满座,汉、蒙回各族杂处,有的在高谈阔论,有的在猜拳行令,大碗酒! 店小二忙得脚底朝天,汗如雨下,不时将搭在肩上的抹桌子布,据著前额上的汗水,端汤送菜,忙得不亦乐乎! 蓦的,这厅中霍扬起一声长叹,叹声虽不高吭,却顿时刺破了喧哗之声,清晰的传入每一个酒客的耳朵里! 喧哗之声,不由刹时均顿,一厅中,每个人却被这宛似古墓幽灵的叹息之声,吓了一跳! 就在这喧声一顿,众人惊诧相题之倾,大展一角上,霍又扬起一阵悲唱陨词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二百杯。 店小二,小娃儿,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镗钟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嘻谑。 主人何为言小钱?径须沽酒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与尔同消万古愁。” 这正是一代诗仙李白的“将进酒”诗,但歌者却将“岑夫子”“丹丘生”改成了“店小二”与“小娃儿” 同时后面也加多了一句“与尔同消万古愁” 这歌声,声如沉雷,直震得满厅,灯火摇摇,欲灭还明。其调悲苍之极,闻者有几人竟被感动得双泪交流,默默的举碗而作牛饮! 其他多数人虽未如此,却不由均皆停杯不饮,面含惊疑的注视著那位仰头的歌者! 那歌者白发苍苍,满面皱纹,层层叠叠,衣衫破旧,肤色黑黄,仰首闭目,泪痕斑斑,似是不胜悲戚! 歌者对面,同桌而坐的,是一个英俊满洒的少年书生,满脸怜惜之客,用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注意著歌者的一举一动! 众酒客纷纷暗自惊异猜疑,不知这一老一少,是何来路?怎的那老人,会在这大厅广众之下,慷慨悲歌? 那少年书生,待那老人歌罢,立即接口道:“老前辈何事忧愁?在下不才,可得闻乎?” 那老人闻言,方似霍然惊觉,身在何处。 忙即举袖抹去脸上泪痕,长叹一声,正待开口! 却听厅中前座上“咚”的一声大响,站起来一个彪形大汉,戟指著老人,喝骂道:“老甲鱼在这大厅广众里,鬼哭神乎,卖弄功力,敢是轻视我塞上无人吗7” 那老人勃然变色,怒道:“大小子出言不逊,老夫戚戚翁,一生率性而行,还未见过像你这般的人呢…” 那人一听“戚戚翁”三字,神色一怔,旋即“哈哈”大笑,抢先接口道:“想不到尊驾果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哈哈…”他这一阵狂笑,声震饭堂,坐在附近的酒客,均被震得耳鼓刺痛,面目变色,纷纷掩耳而逃。 罗天赐见状,大为不平,一声断喝:“住口。” 其声不吭,却直震得那发笑的大汉,心颤顶战,大吃一惊,笑声霍然停住,嘴巴却还来不及闭拢! 与那大汉同桌的尚有四人,他等与戚戚翁,虽不曾觉得罗天赐这一声喝,有何异处但瞥见发笑的大汉,这般形状,均皆大吃一惊! 须知这几人都是行家,均知道以内力道发出震耳洪声,并非难事,但像罗天赐这般,震荡之力,仅让一人闻得,却非有数十年苦练,习得上乘玄门内功,精通内家传音之法,不克臻此! 罗天赐却不管别人如何想法,他潇洒的站起身来,朗声对愕住张嘴的大汉,道:“兄台适才责备老人家,不该在此卖弄功力,但阁下何又明知故犯,惊世骇俗呢?” 逃走的酒客,可没有走远,此际闻得笑声已停,纷纷又转了回来,拥在门口墙边,向里面窥看,等看武打的好戏开锣。 店小二都藏得远远的,贴着墙角站著,店家却挺著个又鼓又圆的大肚皮,站在近处,脸上似笑非笑的,搓著双手,欲言又止,不知他想劝止?还是怎的? 店中的食客,没逃到外面的,此刻也都停了筷,让到两边去了,一个个不但毫无惧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