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铁汉总念故剑情 (第3/6页)
去,一帆风顺,贱妾我无论身在何地,必日日默祷上苍,保-公子平安,三年之后,贱妾无论是否学成,无论是身在何处,必然回归此园,静候公子平安归来!…” 罗天赐见她这般说法,心中大为感动,忍不住伸臂抱住张茜倩的纤腰,轻轻的将她拉在自己的怀中,频呼道:“茜妹放心,罗天赐既承蒙你顷心委身,置死绝不敢忘,此去中原,三年后必遵所嘱,遄返此园,到那时,meimei你若已学成绝艺,咱们俩不正好并肩联辔,再入中原吗?” 张茜倩绻伏在罗天赐的怀中,芳心里喜多于羞,苦却也多于乐! 她悄悄的合上眼睛,让泪水自由自在的奔流而出,芳心之中,同时被目前即将来临的别离,与日后重逢的快乐搅和著,矛盾的,一时不知到底应该为目前悲伤呢?抑或为日后的希望而快乐? 罗天赐第一次经过这般软香温玉抱满怀的场面,他的本能,受著异性的接触与磨擦所产生的奇妙刺激,而有点心摇目眩。 而他的感情,同时也被这少女的纯情陶醉了! 在他的意识上,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他觉得自己,不仅已完全长大成人,而且亦有了足够的力量,去保护另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依赖信托! 因此,罗天赐忘却了四周的一切,忘却了处身何地。 他像是饮了过量的美酒,魂灵儿飘飘然的,尽情地陶醉在的心灵交溶,缠绵无限的拥抱之中天幕渐渐的拉下,光亮渐渐的减少! 渐渐地,缓缓地,东方升起了皓洁的圆月与闪闪的星辰! 黑暗笼罩了大地,笼罩了他们! 也幸亏这样,否则,当他们从温柔的陶醉里醒来,当他们发现,小山壁间,开著的许多方窗里,有那么多的眼睛,窥视著他们在舟中拥抱之时,将是多么的难为情啊? 罗天赐跨上银牛,施施然离开了肃州! 他的心里,已无过去来时的平静,虽然在外表上,他仍是了然一身,但在内心里,他却时时忆起张茜倩垂泪送别,呢喃叮咛的一举一动! 因此,他的心,浸yin在陇愁里,免得这滋味是苦涩中又含著丝丝的甜蜜,几次使得他,冲动得想再转回去。 但“男儿之志”是“志在四方”的啊“他怎能这般缱恋妻子呢?何况,下山之际,两位恩师寄于的厚望,尚等他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与壮志,也等著他自己,去实现呢! 罗天赐如此的鞭策著自己,为了排遣掉对于茜倩的思念,他强迫著自己去回忆,与恩师作别时,戚右戚左的淳淳叮嘱! 当时,罗天赐记得,戚右戚左将他送出青松谷外,除给了他许多金银之外,尚给了他一个密封的锦囊和一张简图! 戚右不让他拆看,只命他小心妥存,道:“天赐,你此去中原,初履江湖,一切千万要自己当心,不要自满,也不可自傲,遇事小心谨慎,三思而行,必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差错,但有一点,为师颇不放心…” 罗天赐当时追问,有何足令戚右不安之事,戚右摸摸他的脸,笑道:“为师不安心者,乃是你长得太以英俊…” 罗天赐只当戚右取笑,羞红著脸,嚷著要戚左评理,那知戚左这一次竟与戚右站在一条线上,竟而也正颜对罗天赐说:“老大这话不错,太美和太丑,犹之于过与不及。为师我两个,太丑太怪,致使凡尘俗人不能见谅。至于天赐生得太美,则不但会引起男人的嫉忌,同时也可能引起女人的追逐!” 戚右接口道:“老二之言,也正是为师所要说的,为师不放心的,就是怕天赐你敌不住美色的诱惑,沾惹上满身倩债。俗语云:“天下女人皆祸水”夫子曰:“唯小人与女子是难养”皆是至理名言。天赐你千万谨记于心,以免被情债牵累,弄成身败名裂的惨局!” 罗天赐当时唯唯以应,却并未十分在意。 但如今回想起来,才下山不及月余,便已发生了苏巧燕,张茜倩之事,不由觉得这问题确实十分严重! 想到这两个人,罗天赐不禁暗恨苏巧燕不仅无耻,同时也狠毒得怕人! “她不应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用那种无耻的手段的,”罗天赐这么想:“她根本没有权利仇恨茜倩。” 想到张茜倩,罗天赐不由感先到一阵荡气回肠的温柔气息! “她实在太柔弱,太可爱了!她那么温柔,又那么体贴,虽然她的身体,非常软弱,却坚持要侍候我的一切,尽她作妻子的本份!” 罗天赐禁不住这么想,忍不住喃喃的重覆“茜倩”这个名字! 直到他跨下的银牛“-”的一叫,才将他惊醒! 罗天赐抬头望望四周。 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黄沙,不但是人迹,便是马迹,也看不见。唯一的,能令他感觉到的,是天上炙热的太阳,与耳旁急掠而过的风声! 他忍不住拍了小银一掌,责备他不该打断自己的冥想。小银受掌,回头瞧瞧主人,以为他责它脚程不快。 “-”的又是一声长鸣,鸣声中四蹄加力,更比前快了一倍,疾如飞矢一般,向前驰去! 罗天赐哑然失笑,暗责自己的失态! 同时,他又想:“我怎的这般迷恋茜倩。但她随阴婆婆学艺会快活吗?…” 想了一半,他自己打断了这种念头,重新回忆师父的训示! 当时戚右嘱咐完了这事,又忽然提起锦囊之事,说:“中原地广人稠,人物聚萃,你自幼常处边塞,初去自不免目迷五色,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我特意为你绘成一幅简图,图中除注明中原各派的驻地,可供参考外,还可以作为你行路的依据。你此去在路上无事不必多作停滞,可直赴江南苏杭一带,到了那里,再打开我的锦囊,其中自然有所指示!” 少年人免不了好奇与性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