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突围 (第1/3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突围 汁间不长。随着杂乱的马蹄声,侦察员们驱赶着几十四以出一十几辆马车回来了,吴炳贵欣喜的迎上去。抚摸着黝黑亮的炮口,嘴里啧啧有声:“真是好东西,真是好东西!” 原来五次反围剿开始后,蒋介石为了加强围剿军队的火力,将宋子文财政部税警总团所属迫击炮团调到前线参加战斗,正好配属给十四师八门炮,这次让贺丰占了个大便宜,这种炮是法造八一口径,装有瞄准具。较之蒋军普遍所用的八二迫击炮以垂球规尺瞄准者更为精良。 马炳业看着八门新炮也是垂涎三尺,对贺丰媚笑着请示:“司令员。一团是不是再成立个重迫击炮营?” “回去后我们成立个重炮营。不过是纵队直属!”贺丰一边上马,一边拉着长声答应下来,混不管马团长垂头丧气的样子,顾自回到指挥部。 一进屋,贺司令员看见赵世杰三个人并排坐在凳子上,两眼无神的看着地下,他不禁轻轻地摇摇头。高声说道:“怎么了?这就无精打采,丧失斗志了?” “司令虽你说得对,我们就是犯罪呀!”赵世杰抬起头,脸上都是悔恨的泪水,声调凄凉地说:“将近两千条人命,就因为一时的软弱,差点葬送在我手里!” 贺韦看到一个大男人难过成这个样子,心里也是非常不舒服,忙走过去递给他一条毛巾,用严厉的语气说道:“哭哭啼啼不像个男人,人生在世孰能无错,要勇于面对,勇于改正!” “司令员,我们请求组织给予严厉的处分!”李建民和王国辉突然站起来,一起走到贺丰面前,态度坚决的说:“请您批准我们下连队当一名战士,要在战场上洗刷自己身上的耻辱!” 贺丰温和的看着三个人,劝慰道:“处分是一定给的,至于下连队就不必了,我准备从两千多俘虏中挑出一千人左右,再从一团抽调两个连,混合编组成补充团,你们三人就暂时担任团领导,负责思想教育和刮练,大家说有没有决心完成这个任务?” “请司令员相信我们,坚决完成任务!”三个人擦干眼泪,神情坚定地回答。 贺丰在他们临走时提醒道:“这些俘虏兵原来都是穷苦人,只不过被国民党欺骗愚弄了,对他们的教育要耐心,要采取交朋友,谈心和民主讨论的方式,召开诉苦大会,先让老战士上台诉苦,找到共同点,通过我们的热情诚意去开导启他们。使他们了解红军,加入红军!” 三人走出指挥部立即行动起来,为了摸清这些俘虏兵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地进行引导教育,先从俘虏里找出一个排长和几个士兵,坐在小屋里谈心,王国辉笑着问俘虏:“你们都是哪里人呀?”正回答。王国辉示意他们坐下,继续问道:“这位兄弟,你脸色煞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报告长官,他有胃病。”几个人又齐刷刷地站起来立正回答。 王国辉一听,忙带着病号去找卫生员,赵世杰看到俘虏们坐在那里十分惧怕,吞吞吐吐,就和颜悦色的说道:“各个,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部队里官兵平等,没有人欺负人的现象。” 抽调组建补充团的两个连老兵也和俘虏们结对谈心,详细地解释红军的政策,并召开了诉苦大会,相同的悲惨遭遇很快就敲开了这些穷苦人的心扉,渐渐地他们的精神稳定了,一五一十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个清清楚楚,纷纷主动找谈心,吐露自己的想法认识,老战士们总是笑咪咪地听着,从来不厌烦,还抓住每一个机会一点一点地加以启开导。 最后动员俘虏参加红军时,这批俘虏大都报了名,经过挑选符合条件的有一千一百多人,加上两个连骨干组建成湘江纵队补充团,王国辉任团长,赵世杰任政委,李建民担任政治部主任。 鉴别出几十个罪大恶极的军官和兵油子,被贺司令员命令当众枪毙。剩下的俘虏经过教育后准备部队转移后释放,贺丰出人意料的决定给离开的俘虏每人放一块银元。不过得统计好姓名籍贯,为防止报假名,必须两人以上证明,并指着那几十具尸体告诫他们:“回去后不要再做坏事,如有现就地枪毙!” “长官,我们再被捉住当兵算不算做坏事?”一个俘虏哆嗦着问道。 贺丰看着众多俘虏担心的眼神,会心的笑着回答:“为了体谅大家的难处,可以再当兵,不过绝对不能伤害百姓,遇上红军可以开枪。但是枪要朝天放!” “长官,您就放心吧,红军对我们这么仁义,再和红军死掐就很不是东西了!”众俘虏纷纷表态。 丁福江等人都不理解,偷偷地问贺丰:“司令员,释放俘虏放路费。这些是红军的传统,可是统计姓名等有用吗?” “用处是有,就是大小的事,给他们一些恐惧感,我想大部分俘虏会有所收敛!”贺丰回答道,心里在想这是不是《小兵张嘎》中说的:“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以后拉清单!” 安排好俘虏善后事宜,贺丰在指挥部里开始焦急等待邓参谋长他们的消息,连续的派警卫员到电台处询问。 “司令员三团已经联系上了,他们已到达指定位置!”情报参谋满脸喜色的跑进来,向贺丰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贺丰这才放下心来,吩咐道:“通知参谋长,派出一个营向小布方向前出侦察,其他部队隐蔽待命,准备接应江西军区的突围部队” “是!”情报参谋答应着走出去。心里大为佩服:“司令员真够神奇的,竟然知道江西军区突围!” 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因为中央分局转告江西省委,只要坚持半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就可打回中央苏区,根据这种错误估计,导致江西省委没有作长期隐蔽精干、积蓄力量、深入动群众、进行长期斗争的打算和部署,只是集中地方红军游击队对深入中央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