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征程五千里 (第3/3页)
述起红军转移的外因和内因,以及军团转移的地点,讲的是思路清晰,头头是道,完全超过了央视名嘴:“还是兵分两路,一个师大摇大摆的做出攻击武汉的态势,迫使敌人把附近有限的兵力调到武汉地区守卫,军团主力从洪湖一带渡过长江,进入荆州地区,向荆门前进,这些地方是原来湘鄂西老苏区,群众基础较好,可以在此略做休整;诱敌之师把敌人调动后就近过江,追赶主力。” 重生以来,贺丰的记忆力变的非常好,在讲述以后的计划时,完全不看桌上的地图,而能把湖北一带的地形,说得不清二楚,这些地方他已经仔细研究过,他的脑子里就装着地图。 “军团长,我们虽然兵力不少,可是深入敌人的统治腹地,是不是太冒险了?”邓文国异常担心,含蓄的表示反对。 贺丰故作深沉的样子,慢悠悠地说道:“国民党政府外强中干,他的核心地区不是老虎洞,而是兔子窝!” 这倒不是贺丰瞎猜,他前世从网上浏览得知,为了彻底消灭红军,中原大战尚未结束,蒋介石便挥师南向,发动了对南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大有不消灭红军决不罢休之势,差不多动用了他能机动的所有兵力,宋希濂在《第五次“围剿”中的朋口战役》写道:“连南京一带那样重要城市的防务,只是依靠宪兵,警察和地方团队来维持!” “这次我们就做大闹天宫的孙大圣,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去玩玩金箍棒!”贺丰意气风发的挥着手,声调激昂的说道。 贺丰的讲话从调查研究出发,既吸收了大家的正确意见,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几个月来军团长每料必中,每战必胜,在指战员中渐渐形成对他的盲目崇拜,最后他的天马行空式的计划,竟然博得了与会同志的一致赞同。 “军团长,我同意这个行动计划,但是诱敌的任务有我来完成!”邓文国表现出了以前没有的强硬态度,直到贺丰答应为止。 “能够独立做主的感觉真好呀!”散会后,重生人士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指挥部里,又陷入自恋的YY中。 战略方针制定好后,部队的任务得到明确,军团上下开始忙碌的活动起来,三天后一切准备工作完毕,指战员们不约而同地预感到了就要有大行动了,可是究竟向哪里行动,各级干部都守口如瓶并不透露,在这些日子里,他们每天骑着马带着警卫人员,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检查突围前的准备工作,要求不准出现一点遗漏。 一个晴朗的下午,邓参谋长带领二十一师两个团突然出击,迅速穿过敌人还没有合围的封锁线空挡,大大方方的向通山县城前进,混不管是否暴露目标;到了晚上在夜色掩护下,八军团主力朝着通城临湘方向急进,两支队伍象离弦的箭,朝着相反的方向飞驰而去。 军团主力穿过了界文岭,通过了蛤蟆嘴,走的全是荒山野岭,没有遇到大的抵抗,第二天夜晚风雨交加,先头部队来到石林山,这里是湘军和当地保安团防区的结合部,经过激战,大队人马抢渡过了桃溪江,过江后继续西进,第五天夜晚在湾合乡渡口渡过长江,进入湘鄂西老苏区洪湖一带,休整三天后继续前进直击荆门。 八军团的这一着,完全出乎敌人的预料,湖北绥靖公署绥靖公署长官急忙发报给汤恩伯,叫他的九师从湖北宜都连夜赶过去堵截,并下令慌慌张张赶往武汉的三个纵队火速转变方向往洪湖追击,等这些部队渡过长江时候,红八军团已经休整一个多星期了,部队在老苏区分兵多路歼灭当地的铲共团,义勇队,镇压了一大批罪大恶极的土豪恶霸,群众们一听是贺军团长为首,四处奔走相告,最后以讹传讹成:贺胡子的老红军又回来了! 八军团在等待邓参谋长会合的日子里,大张旗致地宣传反蒋抗日,动员人民群众参加红军,除筹集到大批物资外,仅洪湖一地,七天之内就扩大了一千多名新兵。 四月十三日,突破敌人围追堵截的二十一师残部两千来人和主力会合,危机的形势让大家顾不得悲伤,抹干眼泪开始行动,八军团在击溃汤恩伯的第九师以后,突然从荆门转变方向进入河南地界的信阳一带,在豫西北转战一个月后,西进南阳,击败了当地匆匆集合起的几千当地保安团,在六月中旬进入陕西省商洛山区休整。 从二月中旬接应中央苏区红军突围后,在一百二十多天里,八军团经过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五省,转战五千里,歼敌一万多人,胜利前进至预定的目的地,虽然一路上招兵买马,但是由于长途跋涉,连续与敌人战斗,人员损失很大,经过清点人数,全军团不到一万五千人。 “八军团虽然牺牲不少的同志,一路上留下养伤的干部战士就像一棵棵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贺丰在部队胜利到达西北的大会上流着泪大声吼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各位大大,第一部到此算是完结,明天更第二部第一章:西北第一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