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魔求道_第十四章美人迟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美人迟暮 (第5/10页)

成。姥姥年轻的时候,本是惯用长剑,自四十五岁以后,因人未老,容已衰,一头如云的柔软青丝,已苍苍如雪,一气之下,就弃剑使拐。

    姥姥目下年岁虽高,火性倒未见褪减一分,登时站直微显得有点驼的身子,将手中那根儿臂粗的龙头拐杖向椅上一靠,侧转身向朱纯飞说道:“麻烦朱道爷将尊剑借我老婆子一用。”

    正合狂道的心意,他正担心姥姥的拐杖是重兵刃,要是动上手,三弟在兵刃上就吃了亏,闻言忙将背上长剑解下,双手捧定,呈给姥姥。

    姥姥随手接过来,道了声谢,信手一抽,但见一道光华打闪,长剑不但已经出了鞘,还随带着右手一抖,登时颤起五朵梅花。

    姥姥露了这一手,在座的人,齐皆暗赞姥姥功力确是不同凡响,便是连以剑术见长的两个武当名家,也自感到自己的回环飘风剑法弗如远甚。

    她握剑一试,甚为称手,一张浓纹堆波的老脸上,泛上一个凄然寂寞的清笑,先深注了刘银龙一眼,然后转头一扫三人,眼神停住在妙清的脸上,说道:“道爷,走吧!南门外有一座小山丘,地势比较平坦宽畅点,正好展得开手脚,老身先在那儿恭候。”话落,淡淡的一笑。

    她这一笑,含了几十年的辛酸。

    别看她恁般高龄,有点老态龙钟,话一落,人已闪身一晃,真是快如电闪,宛如一缕轻烟飞逝,眨眼已失人影。

    四人全是名震武林的好手,纵身齐跃,有如星丸飞掷,随着姥姥纵跃而去。

    出南城不远,路左有座小山丘,疏落的排植了几株白杨,二十丈外,柳剑雄已看清姥姥正鹄候在小丘顶上。

    柳剑雄低声告诉师伯,四人登时朝小丘顶上纵去。

    星光下,栖霞姥姥如霜鬓丝在夜风中飘拂,右手横剑,英姿飒飒,不像一位已近耄耋的老媪,神情奕奕,英气不减当年。

    四人跃落她对面,又叙过礼,只见她轻一扬手,口中叫了声:“偏劳刘相公,请接着!”那个古铜剑鞘已缓缓的向刘银龙平伸射到。

    这一手,妙到毫巅,分明来势疾劲,偏又那么平缓,最妙的是来到刘银龙身边时,恰已势竭,如不伸手接着,势必要跌落地上,他小心的一抄接在手中,不由讶然。

    “两道”看得十分心折,暗惊姥姥名下不虚。

    栖霞姥姥向柳剑雄一笑,说道:“小哥儿,老身要讨教了。”话落,振腕一抖,但见剑尖微颤,星光下,朵朵梅花耀眼。

    柳剑雄侧身先朝师伯躬身一揖,妙清极端关怀的叮嘱道:“小心领教老前辈的高招。”

    妙清话落,他微一点头应诺,侧头向大哥及三师叔回顾了--眼。

    三人全是一脸冰冷的神情,他倒不以为意的向他们笑了笑,缓步走到姥姥身前五尺处,翻腕向背上一探“呛啷”一声龙吟,青虹闪处,星光映照下,也拘手划起五朵青梅,竟然与姥姥一般无二。

    讶然失惊的“啊”了一声,疾的大声叱喝道:“慢着!”她并不是为那五朵青梅惊诧住,敢情是为了这把稀世神剑而讶异。姥姥又干和凄然的说道:“哥儿手中的剑可是名叫‘青虹’?”

    这一声叱喝不但将柳剑雄吓愣住,旁立的三人更是脸上神色惊疑不定。

    柳剑雄一听姥姥是问他宝剑的名字,登时心中一宽,忙抱剑恭答道:“正是青虹剑,老前辈识得?”

    姥姥不答他的话,追问了一声:“这把剑是不是天山神君戚玄龄的?”

    柳剑雄忙答道:“正是戚老前辈之物。”

    栖霞姥姥神情紧张的诧问道:“怎会在哥儿手上?”

    柳剑雄端容答道:“是我二哥送给晚辈的。”

    姥姥追问道:“谁又是你二哥?他与戚玄龄有何渊源?”

    狂道朱纯飞抢着答道:“他是戚老前辈的三弟子,名叫易峰。”

    他怕三弟揭露玉凤的身份,是以抢着回答。

    姥姥神情一松“哦”了一声,仰脸凝视夜空,眨眼之间,两泡热泪盈睫,摇摇欲坠,睹剑思人,一阵感伤,跌人五六十年前的回忆之中。

    那时候,这柄剑,日夜伴着天山神君,亦常伴着栖霞姥姥,他俩结伴游侠河朔,情如兄妹,是以每天她都将这把剑抚上几次。

    原来栖霞姥姥本姓韩,六七十年前,武林之中,只要提到冷香谷主韩玉英,谁不是心颤神驰,皆因那时她正值花信年华,艳似一朵海棠,风华盖世,神态若仙,偏又生就了一副冷僻性格,冷得像玄冰寒霜,武功又出奇的高,视天下男人如敝屣,是以武林中的人是既爱她,又怕她。

    当时,有不少丰仪不凡的武林好手,均试着想一亲芳泽,自作多情的去招惹她。

    花儿多刺,那些人,全都闹得灰头土脸,不是断了胳膊,便是缺了大腿。现在雄霸南疆的独臂老怪,当年就因为自作多情而断了一只左臂。

    慢慢的,全都知道这朵花儿有刺,再也没有人敢对她稍存妄想了。

    上天太也作弄人,冥冥众生中,她独属意戚玄龄,神君年轻时,气宇轩昂,不同流俗,挺拔英俊的风度,确使韩玉英心醉。

    两人本可成一对璧人,其奈戚玄龄那时武功不高,嗜武成癖,简直是入了迷,养成了他一副孤高的傲性,除了想练好武功外,身外的一切,视若无睹。

    韩玉英自开封一见到他后,心摇神驰,屈意迁就,真是所谓一见钟情。

    落花有意,怎奈流水虽有情而无心,两人有如兄妹的结伴游侠了将近二十年,韩玉英从一个娇艳如花的少女,被痴情孽债磨折得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媪,但她仍不灰心,仍是耐着心苦磨。

    戚玄龄食古不化,就是不就范,一点都不动心。

    韩玉英到了四十五岁上,心情落寞,想着那狠心人,自己情爱弥笃的苦守他一生,他却心如止水毫不动情,由不得心性大变,终于断然离开戚玄龄,迁到栖霞山,自称为栖霞姥姥,埋迹深山。

    四五年后,毕竟顺不下那口气,一气之下,就找上天山,两人狠狠的打了一场。

    最后,戚玄龄终于被她点倒,她本待要毁了他,怎奈爱恨交织,复杂心情之下,仍是爱多于恨,虽说爱之越深,恨之越切,但要她狠心下绝情,将自己痴恋了几十年的人毁灭掉,却是办不到。

    她一看狠心人仍是风度翩翩,想是神君修为得法,乍看之下,宛如一位中年儒雅文士。反观自己,白发苍苍,自怜衰迈,不由叹了口气,饶了他,但她怕他以后另娶,因此两手将剑一折,咬牙的告诫神君,只要他今后敢动另娶之念,誓必要如此剑。

    戚玄龄为她挚情感动,当场发誓终生不娶。

    上天真叫作弄人,二十年后,戚玄龄晚节仍不能独守,无意的惹上情孽,铸了一场大错,终于他有了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