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除魔师 (第1/3页)
第二章 除魔师 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得坐在的位子上大口大口地吸着烟。只希望尼古丁能让自己烦躁的情绪得到点平静。忽然,摆在案头的一张相片印入眼帘。 照片上是马应雄与一位满脸胡须大汉的合影。那大汉身材极是魁梧,比他还高出了半个头左右。看样子,年纪约莫在四十岁左右。虽然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张普通的合影,但照片上与他合影的这个人却绝不普通。 这人名叫山风,是马应雄在警局的一个前辈,也是前任的探长。五年前,说起山风这个名字,警局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只要是经他手的案子,没有一件是破不了的。无论是无头悬案还是陈年旧案,一经他手,用不了多久都能宣告破案。所以警局里的同事对于山风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由于山风的长相,任何人第一次见了他都会有种错觉,会错把他当成个恶汉。但一经接触时间久了,就会发觉非常友善,对人热情,尤其是对于周围的同事。所以他在警察局里的口碑非常之好。 马应雄刚到警局之初,虽是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而来,但毕竟是个新人,实际经验欠缺,不懂的地方还非常多。山风就把他当作自己弟弟般将自己的经验告诉他。对于其他的新人也是极其地照顾。 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为人上,山风都给了马应雄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因此他在马应雄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之高。他一直视他为自己的大哥,一直以他为目标。希望自己不断努力,有一天能迎头赶上这位大哥。 但就他来到警局在一年后,山风却毫无预兆地走了。家人、亲戚、朋友、同事,没和任何人道别,就那么走了。无声无息,简直就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人知道他为何会出走,他又去了哪里。 直到在他离去的三年后,一个同事无意间竟然在附近的佛门之地千龙寺发现了山风的踪迹。人们这才知道他入了空门,去做了和尚。放弃了大好的前途,转而出家去做个清心寡欲的和尚?听到这个消息,这真让同事们难以相信!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当马应雄收到这个消息后也非常震惊,又同时感到也非常地不理解。当下他就立马去了千龙寺,见到了已经消失四年之久的山风大哥。问他为何会突然出走,山风笑而不答。问他为何会出家当和尚,山风又是笑而不答。 马应雄想劝山风还俗。但是没用,山风在这件事上非常地执着。无奈之下,马应雄只要做罢。这些几年来,虽然他在警局的工作一直都很忙,但也会时常抽出空上千龙寺看山风。 想到这儿,他一拍大腿,直骂自己傻,为什么到现在才想起山风这个大哥呢?毕竟大哥是前任高级探长,请他帮忙作个分析,或许就能从中理出点头绪来。当下,他立马冲出办公室,驾车直奔千龙寺而去。从警局到千龙寺开车要花整整半天的时间,但求见心切的马应雄一路狂飚,竟然只用了平时的一半时间就到了寺下的千龙山。 抬头仰望,山上云雾缭绕,上山拜祭的人龙蜿蜒在山道上。只能隐约看见坐落于山顶上的千龙寺。一踏进千龙山,马应雄内心的那份焦虑和忧烦直情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一片祥和。 佛门圣地,当真与众不同。马应雄看着高高在上的千龙寺,不由喃喃道。 千龙寺已有着过百年的历史。与无法与天下第一寺少林寺相比,但相传千龙寺的第一任主持就是从少林寺而来。因此,千龙寺也算是少林寺的一个嫡系寺院。而一直以来,两寺往来交流也颇为频繁。 此时已是上山拜祭的时节,周遭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人,多少也是需要点信仰。看着周围川流不溪的人群,马应雄心想。一想到来这里所为何事,马应雄原本平静的内心就不由泛起波澜。 要是来这里只为了探望大哥那该有多好,心无旁物,一身轻松。大哥选择遁入空门,脱离俗世,这也不失为一个远离烦恼的一个好办法啊。马应雄心道。 思索间抬头一看,寺门竟已在百米开外,寺门上的金漆大字清晰可见。 “千龙寺“,这三个金漆大字徐徐生辉。个别老者来到门前,还虔诚地给拜上一拜。 千龙寺在周遍几个寺中是个大寺。内里大大小小,错落别致地林立着约莫百多间房舍。大雄宝殿,藏经阁,习武场,诵经堂等和少林寺并无二致。仅仅个别地方略有差异。周围几十年高龄的参天大树甚多。因此虽然现在太阳高照,但在这些大树的庇护下,倒也并不感到炎热。 “这位施主请留步,这里面是僧人们参禅的地方。”马应雄刚走到名为“三生门”的房舍前,被一位身后的僧人叫住。 “噢,这位师傅有礼了。”马应雄合什后续道:“这里是否有位悟明师傅?我是他的一位挚友。如果可以的话,还请麻烦通传一声,说是马应熊有事相见。” “不敢当,贫僧只是一个挑水僧。既是悟明长老的挚友,还请稍后,待贫僧通报后再来。”说完,这挑水僧就向三生门内走去。 剃度后,寺院方丈赐山风法名为悟明。自从他剃度便在三生门内诵经,研习佛法。 “马施主,里边请。”思索间,刚才去通报的挑水僧已经返回。 走进“三生门”内,马应雄便感觉到一股肃严之气。这和刚进寺时感到的平静截然不同。 当年他初次来千龙寺时,就觉得“三生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