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4页)
环全部“摸”了下来。 不想去追。 此时,远方突然传来一声大嚎,看来是那个人形妖怪发现自己的铜环都丢了。忍不住发怒大喊。 五个人哈哈几声大笑,之后决定不再往附近走,反正时间越到最后一定会有很多人无法找到那么多的铜环,届时就会有人来抢,到时候守株待兔就可以了。 五个人总共需要两百个铜环,现在加上那个自己送上来地二十四个铜环后已经有九十六个,只要再一百零四个就够了。 “我看我们生个火吧。如果有人要来送东西也好指引个正确方向。” 潘会堂突发奇想的说了,其它人也不反对,时间过去越晚,出现的敌人就越强,只要小心不要丢了东西,再等个几拨人次应该就足够了。 而另一头的争夺比起魏凌君他们想象的要狠,时间越是过去,搜集不足的人出手越是凶狠,往往一出手都是血溅三尺。 还有好些能力不足的人干脆在森林里头设下重重陷阱。让反应不及的人陷入陷阱里头,他们轻易取下受伤的人手上的铜环。这方法实在不错。躲在暗处地人已经有几个取得足量的铜环,剩下的任务就是保存铜环不要丢掉。等时间一到出来报到即可。 不过也可以想象很多人会在前头等着,到时候直接用抢地还是可以达到目标,甚至不用花时间去搜集,只要等着那些已经疲惫的人自投罗网就够了。 又是几个小时过去,远方哀号争斗嘶吼声越来越密集,魏凌君可以感觉到附近有人盯着,但是没人靠近,会来这里的人都是魔猎者精英,要不就是妖怪,不到需要的时候忍耐力都十分足够。 五个人坐了下来,也不着急去搜集铜环,就这么聊起古往今来的武林事。这话题一开就倒好,魏凌君本是个前清初期的人物,曾经独自行走江湖长达五年之久,又被人千里追杀,因此对武林轶事的熟稔程度在五人之中倒是没有意外占了第一,而其它四人也分别说了自己地经历,五人不像是在比赛,反倒像是渡假露营。 胡八剑哈哈一笑,对魏凌君说道:“我自小学剑,至今已五十四年,手上的剑没有一天断过练习,但仍是无法敌过你的天剑,我对这天剑绝学实在佩服!佩服啊!”胡八剑是湖州人,父亲是个农人,但他的大伯年轻时便入了青城派学武,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学武只能求个安身之所。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中国的局势受到波及动荡不安,胡八剑的父亲在他出生没多久就发生意外而死,寡母孤儿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要生活不容易啊,后来他母亲便把他送到青城派旗下的一处产业,那是一座酒楼,打理地人正是胡八剑的大伯胡全堂。 胡八剑地母亲也在几年后病逝,自此胡八剑就跟着胡全堂过活,当时胡八剑没有正式入青城,因此胡全堂不敢传授他青城绝学,只教给他一些普通地剑招、拳招,但没料到胡八剑对于剑的领悟力极高,加上他十分好武,无论胡全堂教他什么剑招,他总是不倦怠地苦心练习,每每出乎胡全堂的意料之外。 胡八剑的毅力让胡全堂起了让他加入青城派的念头,于是在胡八剑九岁那年带领着他来到青城派地道观。面见当时掌门真一道人。 真一道人考较过胡八剑之后觉得这孩子有十足的潜力,于是破例收了他为最后一个关门弟子。 真一道人有七个关门弟子,其中以胡八剑的资质最好,虽然他年纪最轻,功力最浅,但却获得其它师兄的喜爱,常常把自己得意的功夫毫无保留的传授,加上胡八剑自己好武好剑,因此在二十五岁那年,他的武功反倒成了七个师兄弟里头最好的。 时代动荡不安。学武谋生实在不易,几个师兄都为了要支撑青城一派伤透了脑筋,只有胡八剑一人根本不管这些“俗事”他只管用心练剑,武功之强除了师父之外无人可及。 因此,真一道人过世之前便把掌门位置传给了他,其它师兄也没人反对,毕竟这个位置可不好坐。 之后中国动荡,胡八剑跟着朋友来到美国,干脆就把青城派道观移到美国洛杉矶。也和武当掌门潘会堂以及寂堂住持成了朋友。 潘会堂的遭遇又是不同,他是个道地道地的华裔美国人,自小在美国长大。会成为武当掌门,是因为他地父亲曾经资金救援过一位武当长老,那长老为了报恩就传授给潘会堂一套武当养生心法。 但没料到潘会堂当时年纪虽轻,却可以老老实实的练习这普通至极的武当养生心法,二十几年过去,虽然没有其它人指导,他的内功居然有了十足的长进。 三十岁那一年。他又遇见那个武当长老,已经超过八十岁的武当长老对于潘会堂的毅力也十分诧异,因此就把他收为弟子,开始专心的教导他练习武当绝学。 潘会堂的父亲相当有钱,因此潘会堂根本不需要赚钱餬口,每天只要专心练武即可,到了他四十岁的时候,他一身武当内功已经十分浑厚。 在长老师父地教导下,潘会堂的内功不仅纯正。而且悠游绵长,几套拳法、掌法、剑法、身法都学得相当不错。 在五十岁时武当当代掌门过世。他的长老师父以第一长老之名支持他主掌武当。 当时有几个护堂和长老反对,但经过一连串地考较之后。他们都同意潘会堂的武当武技已经相当浑厚娴熟,加上他的背景足够雄厚,因此就这么当上了武当掌门人。 魏凌君听的津津有味,没想到他们的经历如此奇特,也没料到这些门派居然可以开到美国、收徒弟收到美国去,这算是很厉害了吧! 而寂空和寂堂两个和尚的情况就比较简单,他们两个都是孤儿,自小在中国长大,原本只是在洞庭湖边帮忙搬运渔获的小工。 但在十五岁那年被国民政府征兵直接上了战场,两个什么都不懂地小孩幸运的在军中认识了一个伙头兵,光头的伙头兵对他们两个十分好,不仅常把好东西留给他们吃,还教他们练习奇怪的呼吸吐纳之术,事后才知道那是金钟罩和易筋经两大神功,而伙头兵也告诉他们这是少林的武功,但没有透漏这两大神功是哪来的,两个人也因为身体越来越好而在几次的战斗中活了下来。 国民党战败,伙头兵带着他们两个偷渡到了香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