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第1/3页)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徐倩最近没什么烦恼,过得很滋润。自从怀孕后,鹏程什么也不让她做,每天车接车送。女人就是这样,越宠越娇气。这天晚上,徐倩又在使唤她的丈夫了:“老男人啊,我嘴巴里没味道,你去给我弄只烧鸡来,要道口烧鸡。” “没问题,楼下小物美超市开到十一点,我昨天看见好像有烧鸡,或者是德州扒鸡什么的。”鹏程放下游戏机就往外走。 “记住,要道口烧鸡,不要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也不要!” “没问题,我办事,你放心!”鹏程一面回答着,一面走出房门,然后小声加了一句:“我撕了标签,你知道是什么鸡?”不到一刻钟,鹏程就回来了,他把不知什么鸡放进盘子,在微波炉里热了一下端上来,殷勤地说:“娘娘,请用膳!” “这是什么呀?”徐倩皱着眉“黑乎乎的,还这么油。” “娘娘,这是鸡啊,道口烧鸡,明朝正德年间的老汤,所以颜色比较暗,鸡哪有不油的?不油的那是鹌鹑。” “快撤下去!太恶心了!我不想吃咸的了,我想吃糖耳朵,你快去买!” “什么?糖耳朵?那玩艺儿现在还有谁吃?这么晚了,我上哪儿找去?” “我不管,我就要吃!”徐倩撒起娇来,她想了想,又说:“天桥三十五路总站那儿有一个铺子,糖耳朵做得特地道,才一毛二一个,我上小学时每天吃,你快开车去找找!” “您上小学时?上个世纪的事情啊!还三十五路总站?早就拆啦!这么晚了,求您饶了我吧!”鹏程实在是无可奈何,又不敢得罪小妻子。 正在为难之间,救星到了,电话响起来,鹏程一个健步接起来:“喂,噢,袁芳啊,不晚,不晚,她没睡呢。”说罢,把无绳电话送到徐倩手里。徐倩接过话筒,顿时来了精神:“怎么样?丑媳妇见过公婆了?有没有四冷拼四热炒?他们怎么个态度?” “吃得一般,我都没敢放开了吃。他爸还行,挺客气一老头儿,就是他妈,怪怪的,好像老是在旁边盯着我的腰。” “盯着你的腰?你穿露脐衫啦?” “没有,哪儿敢呐!穿的是当年我姐留给我的布拉吉,走上街跟老冒儿似的!” “那就奇了怪了,先不管这个!那件事你怎么说的?” “我就按你教的那么说的,他们好像不太在乎这个,没多问。” “这就对了!纠缠这个有什么意思?现在的大学生,一进校就同居,一学期换一个,到毕业已经睡了八个了,对不对?说出去还是未婚!”徐倩眉飞色舞侃得正欢,一斜眼看见鹏程还站在边上,便捂住话筒问:“傻楞着干吗?女孩子说话你也想搭碴儿啊?” “不是,”鹏程委屈地解释:“那个什么,糖耳朵,怎么办?” “得了,得了,去给我来碗rou丝面,要手擀的,去吧,快!”鹏程走了,徐倩松开话筒,继续说到:“芳儿,刚才说到哪儿啦?对了,你弄清楚没有,他们家是私房,老辈儿里面没什么扯不清的吧?”这两年来,天气越来越反常,才刚到七月份,就已经热得让人受不了。 这天下午,雅琴陷在老板椅里,正奄奄欲睡,电话响了,是前台打来的,说是有一个女学生来访,自称认识雅琴,名叫沈芸。雅琴赶忙吩咐:“带她进来,她是从这儿出去的,你来得晚,所以不认识。” 沈芸很快就被领了进来,她穿了一身白色的海军连衣裙,白色的搭袢小皮鞋,没有袜子,难怪被人当成了来求职的大学生。雅琴起身迎上去:“小沈,我一直在等你。” 沈芸站在那里,怯生生地说:“我离开那家公关公司以后,又去三亚当了一阵子导游,现在三亚的旅游已经臭了街了,我实在没地方可去了,雅琴姐,您还要我吗?” 雅琴把门关好,接了一杯凉水,递给沈芸:“当然要,我缺一个可靠的秘书,你做过秘书吗?” 沈芸摇摇头:“没有,可我知道怎么做。” 雅琴坐回到老板桌后,看着沈芸:“说说看。” “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 “好,就这么定了。”雅琴起身拉住姑娘“跟我来。”她们走过楼道,推开销售部的房门。 里面人声鼎沸,一群已婚妇女围着徐倩,正热烈地讨论是男是女的问题,袁芳也混在其中。看到雅琴,大家都很尴尬,一下子静了下来。 袁芳心细,认出了雅琴背后的沈芸,情不自禁叫了起来:“小芸儿,是你?”真的,是沈会计!妇女们围了上来,问寒问暖。 “沈会计,你一点都没长大,南方潮湿啊,滋润。” “小沈,听说你赚了大钱,是来发红包的吧?”沈芸大大方方地对大家说:“我没赚到大钱,我不喜欢那边的气候,也不喜欢那边的人,所以就回来了。” “回来好,回来好,那边算什么?整个一暴发户,还吃果子狸!” “就是,回来好,你听那广东话就跟狗叫似的。”雅琴咳了一声,大家才静下来。雅琴吩咐袁芳:“小芳,领着你的小芸儿去人力资源部。我还有事,先走了。” “好的。”袁芳过去牵了沈芸的手。 “别忘了她过去的工龄!”雅琴走到门口,又回头加了一句。 “知道了,您快走吧!您不走,我们说话不方便!”徐倩催促着,显然,她很兴奋。 这一阵子,吴彬忙得焦头烂额。已经进入八月份了,新生马上就要入学,可毕业班还有一半多的同学没有找到工作。一九九九年,大专院校扩招,然后一年比一年招得多,说是什么和国际接轨,教育产业化。 在中国,凡是和国际接轨学来的,通常都是坏东西。二零零三年开始,盲目扩招的恶果显现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旧年的一批还没消化完,新年的一批又扑了上来。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有这么不值钱过。吴教授看着大家垂头丧气,心里火烧火燎。他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希望解决一个算一个。这天刚上班,他又来sao扰雅琴了。 “雅琴,您好歹再收几个吧,擦桌子扫地都行,学生们还赖在宿舍里,新生马上就到了。” “小吴,我这儿也不是福利院啊,我都收了你五个学生了,实在安排不了。你应该劝学生们放下架子,现在不是招村官吗?” “亲jiejie啊,大老板啊,我给您作揖了。好些学生本来就是农村出来的,借钱缴的学费,欠了一屁股债。您收几个吧,明年您再辞退他们也行,也算有了工作经验,总比现在这样强!”雅琴叹了一口气,说:“好吧,谁让我也有事求你呢?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