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六月六丹凤青霜断肠时 (第4/7页)
不俟对方答话,陡蹬双足,消失在夜幕中。 墓中人一跳,直上遥空,双手一分,腰身微折,白影一晃,转瞬无踪。 茂林中,就剩下一老一少,少年满脸惊疑的说: “我看清了后来之人,正是邀请神女峰鬼婆及墓中无常之人,也就是履次替我解围的蒙面客。 “看情形,功力较披发人差得太多,可是轻功似略胜一筹,据我猜,必然是龙虎风云十二雄中的搜魂灵猿侯致远。 “据伯父说,此人系猿交配而生,轻功强属于天赋本能,体形也似,只是披发人为谁? 我弄不清。” “孩子!我比你更感离奇,一切,六月六落魄崖之会再说,到时或许能把此事真相弄清。” “老前辈!我相信中原七大门户可以连手了,但胜负之数…” “输定了!孩子!” “谁输定了?” “中原武林输定了!” “老前辈!你是说五绝帮势盛?” “要单凭五旗令主,尚可与他们一较长短,胜负之数未可知,披发人武功盖世,哎!孩子,我不忍说下去了!” “这么一说,中原武林迟早绝灭,邪魔当道,岂不是天直无恁。” “以后事在你!” “前辈何意,再添…” “孩子!别妄自菲薄,你具备惊人天赋,只是性太刚强,是一大弱处,救平妖孽,非你莫属!孩子!我们要快走,约一个人。” 崆峒山麓,残破的观院后面,疾如鹰隼般扑下来一条人影,面对广成洞,独自闪光,白发飘飘,炊火筒砸地有声。 火星四迸,牙齿咬得吱吱作响,神态异常狰狞。 洞里突发人声,犹带童音。 “瞎婆子!别装模作样,我知你已是五绝帮天鹏令主,天堂大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找寻,你大概活腻了! “告诉你瞎婆子,我们并不怕你,炊火筒也唬不了人,你那筒内毛虫,见不得广成祖师千古灵砂。 “我们不愿见你,让你觅地思过,希望在桐柏山落魄崖前,去邪归正,武林中仍有你一席地,不然的话,哼哼…”“小狗何人!龟缩洞里说大话,余再添小贼是否在洞?怎不出来受死!我老婆子冤有头债有主,现在寻私仇,别人不计较,让你等多活几天,六月六日再送尔等归西!” “好凶的瞎婆子,告诉你不妨,我添哥就在洞外…” 老瞎婆回头张望,洞里一阵哄笑,听来不止一个人,这童子继续说: “瞎了眼的老婆子,我还没说完啦!我添哥哥在洞外很远的地方,可能千里,也可能近在咫尺。 “我么,黄山门下,五行剑黑侠廖云,小爷主生来胆大包天,任什么也不在乎,要不是我文琴姊姊阻止,早就剁了你,那还等六月六日,滚你的吧!主人不在,无人招呼你这恶客!” “万死的小鬼!再不出来,滚汤泼雪一窝子死!” “瞎婆子!此地是广成子祖师修真之所,层层禁制,谅你也知,不敢进来,空说大话,你以为能唬住小爷!” 几句话说中了鬼婆心病,不禁怒火中烧,陡生恶意,一按炊火筒卡簧,叮的,现出一个小圆洞。 洞中冒出一只银蛇头来,火眼血舌,异常可怖! 遥空传人语,急促而带愤恨声:“使不得!你真想入地狱!” 瞎婆子立即按卡簧收了银蛇,身前也同时降下一个人来,正是那传递神尼佛旨的蒙面怪人。 蒙面人落将下来,冷然地说:“蛇谷主人来此何意?” “旋风太保余再添杀了我侄子查震,咱们既然有约在先,你们不能为师门守诺言!” “你入五绝帮,接受天鹏令主名位,与中原武林为仇,这也是约定的?” “那是我私人的事,任你舌灿金莲,也别想说服我!” “私事,哼!这私事有违初衷,你何不三思?” “神尼有两道谕旨,另一道是要我保护她的弟子田媚,我如此决定也仍然依意旨行事。” “那是师门叛徒,你真假不辨,全恁意气行事,后果如何?你当深思!” “田媚还说你是师门弃徒呢,并且我也没听说神尼收过男弟子,别再与我老婆子扰舌了!” 蒙面人愤然地说:“看来你已入歧途,我妄自千里投书,但在你未着手为恶前,仍然希望你回头。” “查氏血食已绝,我老婆子什么也顾不得,要我放弃报仇,即使神尼复生,也阻止不了,我警告你,今遭让你-步,再和我婆子扰舌,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蒙面人绝望的一声叹息:“那就没说的了,不过广成洞中确无余再添,几个孩子全是黄山来的。” “全是我五绝帮对头!” “我是为你好,你也知广成仙洞不可轻入,你那八翅银蛇虽然剧毒,又安能进入洞中,没有几天了!落魄崖之会,双方生死存亡关键所在,留着届时再一起解决也不迟,不过,我还希望你三思。” “好!我老婆子也不急在一时,落魄崖之会,你也是在数难逃!” 老婆子炊火筒一砸地,嗖地,向西南扑去。 蒙面人看了广成洞一眼,抖身而起,落向山阴背后。 江湖上传述一件怪事,嵩山少林寺于月杪午时,突来两不速之客,每人背上,插着一支红色旗令。 他们大模大样的进入寺中之后,正巧掌教方丈不在,经堂长老悟禅大师接待来人,询问何事。 两个人说得轻松,要一试罗汉党十八家铜身罗汉威力,经堂大师当时一呆,原因是方丈不在。 虽说外人也可入罗汉堂一试身手,但自创十八罗汉迄今,仅发生过两次,且来试之人,全没怀善意,因而少林寺遭受两道折辱。 经堂长老当以方丈不在为由,拒绝此事。 这两个奇形怪状之客,却一笑而罢,立时退出。 傍晚时分,有人望门投信,当由执事僧转呈经堂长老,悟禅大师拆阅之下,不由惊疑参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