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2 (第2/6页)
我们在二楼找了个角落对面而坐,一人喝着一杯冰镇的奶昔。吕月月请客。 我问她:“你还在皇族夜总会干吗?” 她说:“还在,不过最近我想辞了。” 我问:“为什么,想换个工作吗?” 她出语踌躇:“我就是想跟你商量这事的,我有可能,怎么说呢,有可能要去香港了。” 对于别人,去香港也许不算是件非常事,但对于吕月月来说,确实有点令人吃惊而且耐人寻味。我问: “你最近是不是认识了一位香港人?” “怎么说呢,前两天从香港来了个人,不知怎么找到皇族夜总会,说要约我出去谈谈,我开始还以为是个拈花惹草的色鬼呢。没想他拿出一张照片来,我一看,原来竟是潘小伟的照片,我吓坏了,简直不知所措。那个人自称是个律师,是受潘小伟母亲的委托来找我的,并且他很清楚地知道我有一个儿子。” 说到此处,我似乎明白了吕月月突然约我见面的事由,这真使我意想不到并且感到兴奋,因为这个不速而来的香港客人,无疑是这个小提琴的故事的一个意外的进展和精彩的续集,我带着极大的兴趣问道: “那人想带你去香港吗?” “是的,他说他会很快替我和我的儿子办好单程去香港的一切手续。” “那么你打算去吗?” 吕月月迟疑地看我,试探着说:“我是想…想让你帮我出出主意。” “你告诉你母亲了吗?” “没有,她肯定反对。” “那个香港律师怎么说的,是潘小伟的母亲要你去?” “是的,潘家想要我的儿子,潘氏兄弟全死了,可以说,我儿子是唯一可以继承潘家姓氏的血缘后代。” “那他们对你呢,他们对你怎么看。” “他们让我和我儿子一同去香港定居,他们承认我是这孩子的母亲。” 吕月月的脸上不知不觉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这个发自香港的突如其来的召唤,显然已使她非常心动。我想我无论如何应该泼一瓢冷水了。 “月月,如果你当初跟着潘小伟去了香港或其他什么陌生的地方,我还觉得你多少有个亲人有个保障,可现在你要一个人去,人生地疏,举目无亲,你就不怕上当受骗吗?” “现在我的儿子就是我的保障。”吕月月蛮有把握地说。“潘小伟的母亲就是他的亲奶奶,我想那老太太肯定会容纳我们母子的,不然她干吗这么千方百计地找我?” 我冷笑着:“她也许还不知道,你对她两个儿子的死,负有责任。” “她不会知道。我问那个律师来着,他说老夫人只知道她的小儿子在北京曾经认识一个姑娘,曾经想把那姑娘带回家去‘拉埋天窗’,后来他死了,给那姑娘留下身孕。” “也许我不该劝你月月,虽然你现在在北京的这份工作,确实也不是长久之计,可这事太突然了,而且我总觉得你去投奔潘家实在不可思议…” 吕月月低下头去:“海岩,你知道我多希望我儿子和我mama都能过上好日子,可我这样一个人在北京,得挣扎多少年才能有自己的房子,有正式的户口,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啊?我不想嫁人了,不想嫁个大款把我养着,可光凭我自己,哪一天才是我的出头之日?” 我无言以对,确实,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问题,都有不同的处境和对未来的期望。我只好点点头,说: “我理解,如果你已经决定了,我祝你好运。” 她笑了一笑,笑得很苦:“谢谢你,海岩,这事除了你,我没有任何人可以商量。” 我报之以谢意:“难得你这么信任我。” 她说:“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信任你,毫无保留地把一切都讲给你了,所以我觉得现在我有资格求你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你说吧。” “你能发誓在我和我儿子的在生之日,绝不对任何人公开我给你讲的那段故事吗?” “当然,我们不是早有约定吗?” “你能再发个誓吗?你知道如果潘家的人知道了这些事,我就完了,我就活不下去了。可以说,你捏着我的命呢。” 我这才彻底搞清了她今天约我出来的真正目的,我连忙表态: “我发誓,只要你还在,你儿子还在,我绝不发表这个故事。” “以你的人格发誓。” 吕月月紧盯不放,我隐隐有些反感了,但我依然承诺:“我以人格发誓。” 吕月月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地说谢谢你了,海岩。 那天在“麦当劳”分手后,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说不清是该为她感到庆幸还是不幸,或者,仅仅是一种担忧。她难道不知道潘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家吗? 也许真是钱能通神,潘家的银弹似乎与他们的子弹同等有效。在我们这次见面之后不到一个月,大约是五月底的一天,我又接到了吕月月的电话,她告诉我他们母子去香港的一切手续均已办妥,甚至也已订好了启程的机票。她问我到时候能不能去机场送送她,我答应了。 在机场我见到了她的儿子,一岁多还抱在母亲怀里的吕念伟,很可爱很腼腆的脸蛋,像个女孩,很乖。可以肯定他的奶奶准会一见就爱。 吕月月手里只带了一件很简单的行李,她告诉我已把一切东西或扔或送处理掉了,辞色之间毫不掩饰破釜沉舟一去不返的决心。 她笑着对我说,自从她跟着潘小伟悠过石景山游乐园的那条“贼船”之后就注定下不来了。她说她过去那么喜欢北京,这个城市曾经有她的梦想和寄托,但现在她已厌倦了这里的一切。 我还见到了那位貌不惊人的香港律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