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_第10mdash;mdash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mdash;mdash (第3/4页)

    "我一边看着,他在一边又感叹道:"简直难以相信,简直太神奇了,这个阿炳!我敢说,要不了几天,我们就可以把对方所有电台全部找完!"说真的,我看到的跟陈科长完全是一种感觉,阿炳不但听出了8箱录音带里窝有79个报务员,而且对每个报务员的"手迹"特征都一一作了"注册",比如——1号:"3/7一起时喜欢连发。

    "2号:"5/4相连时经常会发错码,要更正。

    "3号:"发1时'滴'音尤为短促。

    "4号:"手法最为熟稔、流利。

    "15号:"再见时有个冷僻动作,喜欢把'GB'发成'GP'。

    "等等,等等。

    总之,1-79号无一幸免,都被阿炳抓住了出格的"辫子"或者"尾巴"。

    我们无法考证阿炳抓住的"辫子"或"尾巴"是真是假,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就是:12部电台出现79位报务员,这个数字是可信的。

    因为一般一部电台昼夜开通,起码需要6个报务员,6×12(部)=72。

    然后加上有人休假临时顶替的,在一定时间内出现79个报务员,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而阿炳是不了解这些常识的,这也就排除了他瞎猜的可能。

    完了,我对阿炳说:"现在我们去吃早饭,等吃过早饭,阿炳,我们就去机房,去把这些报务员找出来!"我说的是"去找报务员",目的就是要让他明白,这次找台和以前有所不同,以前主要是"辨音质",而现在主要是"识手迹"。

    然而,辨音质也好,识手迹也罢,殊途同归,找到的都是敌台。

    16大家知道,上次找台阿炳成功采用"快进"手法,使人大为震惊,这次快进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听"手迹"和听"音质"完全是两回事,后者加快速度并不改变音质本身,前者速度一快,以至完整的电码都不见了,还谈何"手迹"?所以,这次必须慢慢转。

    这一慢阿炳又觉得不过瘾,提出要再添一套设备,两套一起听。

    两套还不行。

    三套也不够!就这样,设备和cao作手一套套添加,直至增加到六套时,他才觉得"差不多"。

    此时的阿炳,已被六套机器和cao作手团团围住,机器转出的电波声和噪声杂音,此起彼伏,彼起此伏,前后左右地包抄着他,回绕着他。

    而他依然纹丝不动地稳坐在沙发上,默默吸着烟,聆听八方,泰然自若。

    9点1刻时,他突然"呼"地站起来,转过身,对他背后的一位cao作手说:"你找到了!你们听,这人老是把'0'字的'哒'音发得特别重,这是33号报务员。

    不会错的,就是他(她)。

    "对方正在发报。

    把电报抄下来,虽然只抢抄了个尾巴,但对破译人员来说这已足够破译并做出判断:这确实是对方高层的一部电台!然而要没有破译人员的证明,谁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电台,因为这部电台发出的电波声太破烂、太老式了,任何人听它的声音都会没什么犹豫地肯定,这绝对是几十年前甚至是上个世纪的设备在忙乎。

    这种设备早已被淘汰,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哪怕是最贫穷的国家,也不会使用这种老掉牙的通讯设备。

    什么人或组织可能用?一些个人无线电爱好者,或者相应的协会,或者一些穷国家的私人社团,比如海上打捞队、远洋公司、渔业公司、森林守护队、野外动物园、旅游公司,等等。

    第12节:麻痹侦察人员

    正因如此,侦听员听到这些电波声一般根本不予理睬就放过去了,而现在居然成了对方高层联络设备,这显然是诡计,目的就是要麻痹侦察人员,让你永远与它"擦肩而过"。

    这就跟有人故意把你想偷的东西专门放在你身边一样,你找上寻下,挖地三尺地找,就想不到在自己身边看看。

    一个道理,大家玩的都是魔鬼的那套,以疯狂、大胆和怪诞著称。

    然而,神人阿炳比魔鬼还道高一丈!魔鬼的这套诡计一旦被破,等于机关被打开,剩下的都是指日可待的。

    3天后,对方高层15部电台(比原来增加了三部)全部"浮出水面"。

    10天后,对方军事系统107部秘密电台、共1861套频率,全部被我方侦获并死死监控。

    17阿炳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701乃至国家安危的燃眉之急,他在短短一个月里所做的,比701全体侦听员捆在一起所做的一切还要多得多,还要好得多。

    所以,他理应得到701所有人的敬仰和爱戴,也理应得到属于701人的所有荣誉和勋章。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因为701工作的秘密性,荣誉等身的阿炳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神奇又光辉的事迹将被人们兴奋又不知疲倦地颂扬。

    然而,由于701特定的工作性质使然,知道他的除了我们这些人外,恐怕只有陆家堰的村民们了。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对阿炳,真正有关系的始终只有两样东西:一是他母亲的"柴火问题",他一直念念不忘的;二是他耳朵的"权威问题",任何人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