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焚琴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4/4页)

仿佛银河天流,无始无终。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注三)

    歌未尽,有琴声如诉,飒然浮空,缠绵而起,再转羽烈刚昂。一琴之烈,震动山峦,明月失华。琴声如同御风飞扬,升腾直入苍穹,高而复高,烈而复烈。cao者无言,听者无语。忽然,叶三停下身形,按上那双弹琴的手,轻轻道:“刚极易折!你怎么也来了?”月下弹琴的浓儿凄然道:“我们还是逃不过,我们会不会和阿冷一样?”泪珠挂在她清秀的脸蛋上,晶莹剔透,青色的娥眉下,是她闪着泪光的瞳子,亮得逼人。风来,掠过她的颊边,她的长鬓缠绵的黏在颈边细腻的肌肤上。叶三淡淡笑了,指尖夹起她的长鬓缓缓理过,又捏着她素绢的衣领帮她正了正。

    “浓丫头,不要怕。不会有事的。”叶三轻声安慰道“只要有我和你在一起,一切都会好的!”

    在他目光注视下,浓儿点了点头,叶三微笑。拉过琴来,手指慢慢按在弦上。“你真的不知道是谁杀了阿冷?”

    叶三不语。

    “难道就让阿冷这样白白死了?”

    叶三依然无言。

    “你不要走!”忽然间,浓儿挽住他的臂膀,潸然泪下“阿叶,我怕,我要你陪着我!”叶三甩开她的手,手指骤翻,琴间起雷霆之意,风雨大作。叮咚声里仿佛十万雨珠洒落江河,云下涛声渐起,三尺飞狼。琴声转低,隐然江河入海,大狼涛天,水击山崖,波涛声里,海天浩荡,鱼龙隐现。云天压海,琴声短短几个反复已入绝境,叶三终于挑弦入破。雷声复现,击碎狼涛,摧开波面。而后一碎天地碎,一摧江海摧,叶三十指挥处,琴声复化为万千水珠,逆风而起,倒击苍穹!

    长空裂!

    最后一个余音未了,琴首焦山琴尾龙龈一起崩碎,琴声哑然。

    叶三长袖拂在琴上,长琴化土,散入渺渺尘埃。

    望着远去的叶三,浓儿忽然幽幽的问道:“难道我们在这里的日子就这么结束了?”叶三没有回头,背影一点点的模糊在夜间的薄雾里。背后,浓儿浅唱低吟,叠叠反复的哼唱,只是无词。

    一阙《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身死其耐公何(注四)

    金陵夜色,雨意萧萧。

    南京兵部尚书府,兵部参赞机务尚轩正听着外面滴水檐上的水声,翻阅着一份密函。叶三,名焚琴。七年前迁入杭州,不知其籍,于风篁岭致地产,名焚琴山庄。富裕而无田无业,好饮茶,西湖落日楼常客。家中无仆从。有男子一名,姓冷,自名煮鹤,四年前号称出家,不知其何处剃度,法号何苦,居焚琴庄煮鹤苑,好茶,日晨与叶焚琴饮于落日楼。女子一名,秋姓,名意浓,年二十余,闭门少出,难知详情。前日落日楼惨案,何苦为人所杀,至落日楼饮而气绝,叶三购楼,焚而葬之,不知所踪。女子意浓亦失踪迹,焚琴庄已为空阁。杭州府中无其户籍,不知何故。

    尚轩摇头冷笑,南京兵部的探子他一向信得过,都是他自己一手提拔。这一次,他却对这份密报失望之极。不知究竟的人看了这份密报,还是不知叶焚琴此人到底是个什么人物,毫无头绪。而在尚轩,一切都清清楚楚,他根本就不需要探子的消息,对于叶三,还有谁比他更熟悉呢?他问自己。

    身旁的师爷低声道:“大人,那位自称叶三的来客已经在堂前等了七个时辰了!”“怕什么?”尚轩笑道“以他的修为,等上七十个时辰又算得了什么?”他挥手让师爷退下,唤来丫鬟道:“不管他,夜深,睡了。”

    堂上,叶焚琴白衣掌剑,端坐在那里,听着屋外的雨声,无言无怨,如一尊石像一般。尚轩的鼾声从帐内传来,丫鬟们才小心的退出内室。丫鬟方才离开,尚轩掀开锦帐,拔出壁上的尚方宝剑,凝视半晌,挥手划开大床背后的帐子。床后竟有一窗,窗外,漫天的雨。尚轩一躬腰,狸猫一样窜出了窗口。几个起落,他已经到了大堂外。雨中,尚轩无言矗立,雨水打湿了他的一身,一股股细流划过他的额头,浓眉和眼角,也模糊了他的眼睛,尚轩却始终没有伸手去擦。

    整整一个时辰,他就这样遥遥看着静悄悄的大堂,一动不动。

    隔着墙壁,叶三和尚轩遥遥相对,各自无言。

    堂里就坐着叶焚琴,他不知道自己来看他吧?想到这里,尚轩的脸上忽然有了一缕笑容,笑得冰冷却柔和。

    “叶焚琴?小三子,你终于还是回来了么?”

    -------------

    注一,皇甫松《忆江南》,我最喜欢“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一句,结尾“人语驿边桥”堪称点睛之笔。朦胧幽远,以为确实在白居易那一阙之上。皇甫松号檀栾子。

    注二,辛弃疾《贺新郎》一首,他在《贺新郎》的词牌上素有功力“谁共我,醉明月”“长夜笛,莫吹裂”还有这首“看试手,补天裂”等等,壮语连连。我非常喜欢“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和“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两句。至于“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一句,感慨万千。出语平凡而动人心魄,确实好词。

    注三,柳三变《玉蝴蝶》一首,说不上特别喜欢,不过还是绝妙好词。以“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可见写景真境界。“故人何在,烟水茫茫”和“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怀念故人也确实婉妙无双了。

    注四,小时候读的古诗一首,作者忘记了。只是有个故事,说一人在渡口边看见男子远行,将渡未渡,其妻遥遥跑来,呼喊说河上危险“公归来,公归来”男子不听,遂渡,至河中沉船身死。等女子跑到河边,已经是空荡荡的河面上官人去也。女子哀歌一曲,就是这首诗,平实的词句里,似乎可以看见女子泪下如雨的场面。旁观的人回到家里,说给自己妻子听,妻子恻然,其妻精于箜篌,于是按丈夫的叙说谱成箜篌曲,弹唱起哀思,听者无不泪下,好象曲子已经遗失,只有词还留下。读起来确实令人唏嘘,断肠好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