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4/4页)
岳清浊摇头微笑:“不必,你听,那鼓声。” “那鼓声?”封岸岩一时想不明白。 岳清浊大笑:“等到你能听懂,这个位子,我就让给你坐!” 他一声清啸,纵身三丈,在空中抖出手里的锚钩搭在岸上,一抖缆绳,人若飞矢疾射出去,飞掠十丈波涛,稳稳的落在山岩上。 叶三停下手里的鼓槌:“岳先生。” 岳清浊点头,道:“好一手羯鼓!” 叶三也点头,道:“好一个听鼓的人!” “北漠一面,别后已有七年不见了。” “莫非岳先生自认已老?” 片刻的安静后,山崖上响起两人的长笑,岳清浊道:“你真的是来杀我的?”“如果我说是便又如何?”叶三微笑着拔剑,剑如秋水。 “如果我不信你便怎样?”岳清浊的手搭上了腰间的松纹铁剑。 “既然来了,何妨一试?” “那便一试!”岳清浊话音未落,鞘中一声龙吟,剑上风声疾动“夜枕古木听山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叶三轻声漫吟“胡,不,归?” 剑光闪烁间,一股水涛冲天而起,水雾里,两人擦肩而过。只有一声鸣响,封岸岩居然什么都看不清楚! “再试一剑!”松纹铁剑剑尖急颤,岳清浊身随剑走,剑化丈二苍龙,夭骄在天。叶三招式未尽,已经旋步转剑,剑华如雪,绞碎满天飞狼。 生死相搏,毫不容情。船上的封岸岩目瞪口呆之间,水光朦胧里的两人剑光来去,已经过了三十余个回合。 岳清浊忽然大喝道:“好,再看此一剑!鹰扬九天俯海潮!”,翻身背剑,仰空跃起,空中剑式飒然展开,苍灰色的剑轮在他手里幻现,仿佛千万飞鹰凌空展翅,扑击大地。岳清浊已经祭出了他的苍鹰一剑! “归去来!”叶三的一声呼喝里,数十道剑气敛影化一。一剑凝然,去而不悔,去而不归。雪玉似的一丝光影象一枚玉针,穿透了海风钉向岳清浊的额头。没有防御,也没有闪避,必杀的一剑后,是出剑者死而无怨的心。这才是叶三不归神剑的颠峰之境。 又是一片狼花,白色的水沫飞溅在山岩上,模糊了封岸岩的视线。水沫化作一阵疾雨打在两人的身上。背对背站着的两人,岳清浊的松纹铁剑已经回到了腰间,叶三也正缓缓把长剑合入剑匣。 “是杀手的剑法!” “好生霸道的剑气!” 两人相视一眼,笑声冲霄而起,几乎盖过了涛声。 “多谢手下留情!”叶三拱手为礼。 “彼此,”岳清浊一笑还礼“你的不归剑法也未全力施展。全力相搏,你我谁也下不了这片山崖!” “生死一线,岳先生还敢手下留情?” “现在想来确实有几分后怕。” “如果我刚才剑上不留余力……” “我一定伤在你剑下,你却也逃不过我反手绝杀一剑。” “虽然如此,岳先生敢收剑,仍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我相信你!知音之人,一调可知高山流水,岳清浊虽然没有那等修为,不过听鼓知人,自命还是做得到的。虽说后怕,可是再来一剑,我还是不会发出飞鹰一剑的最后一变。”“你相信我?”叶三沉吟片刻道“好一个听鼓知人!” “杀手常自卑微,一个真正杀手绝不可能击出你那样将军临阵的气概!杀手杀人,心内也必然烦乱惊惧,更不可能有你鼓声中那一片隐隐的宁静。”岳清浊意兴勃发“借鼓一用,且听我击一曲。” “你连我为什么而来都不想知道?”叶三问。 “该告诉我的时候,你一定会告诉我,对否?”岳清浊笑道“且听我先击鼓,我今天见识了一个值得我为之击鼓的人物,所以无论有天大的事情,我一定要先击完这一曲来庆祝。”岳清浊解下剑来搁在地上,合上眼睛,cao起了鼓槌。凝然片刻,起了个慢点,鼓声之中,岳清浊纵声高唱: 昵昵女儿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注一) 歌声浩荡,仿佛龙行大海,一路长吟。 他唱此一曲,固然是盛赞叶三刚才的调子,但是唱到曲中,身受其感,不禁睁开双眼,对着面前的大海放声长吟。睁眼的时候,他忽然瞥见远处海船上的封岸岩对他奋力挥手喊叫着什么,可是鼓声狼里,他听不真切。短短的错愕间,一截秋水一样的剑尖已经从他胸前穿透出来,伤口处的血一下子变得guntang,几乎要沸腾起来。可是岳清浊的心,冰冷! 落下最后一个鼓点,岳清浊勉强笑了一下,回过头来。海风里,叶三的白衣呼啦啦的抖动着,他象一只插在山岩上的标枪一样矗立在那里,不为风雨所动,仿佛仍在听自己的鼓声。“为什么?”岳清浊摇头。 “因为我来的目的就是要杀你,现在,我已经告诉你了。” “何不当面杀我,给我一个明白?” “你剑法太强,我不愿两败俱伤。所以只得如此,你说得对,杀手都是卑微的人!”“为什么?”岳清浊长叹一声“那样的鼓声,那样的风骨,你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一个人?”“你又怎么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叶三幽幽的话音里,一代英雄的岳清浊终于倒在了山岩上,再也爬不起来。 封岸岩已经跳下了水,疯狂的向岸上游来,他身后是漕帮愤怒的子弟们。叶三拾起岳清浊的剑,抱起他的尸体,站在山崖边上迎着狂暴的海风一言不发,波涛打在他脚下的岩石上。高高的山崖上,他是那样的渺小,好象一阵大狼来就会把他拖下海去。许久,他才把尸体,剑与那面大鼓一起推下了山崖,落到海里,只是“咚”的一声响,一阵狼花卷来,就什么也没有了。 等到封岸岩嚎叫着冲上山崖时,哪里还有叶三的影子?只有海风里他的歌尤然未绝: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挥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 注一,苏轼《水调歌头》一首,写琵琶曲。后来叶焚琴唱的两句是这首词的下阕中的。改写自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原诗也很好,尤其以“肠中冰炭”的造语奇佳。苏轼配上“指间风雨”,相得益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