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部分B老师 (第2/2页)
看的是本事。B老师的画真是画得好,在当年的那个少年看来,他根本就是画家。他画雷锋画得特别像。他先画了一幅木刻风格的,这容易,我也画过。他又画了一幅铅笔素描的,这就难些,我画了几次都不成。他又画了一幅水粉的,我知道这有多难,一笔不对就全完,可是他画得无可挑剔。 他的宿舍里,一床、一桌、一个脸盆,此外就只有几管毛笔、一盒颜料、一大瓶墨汁。除了画雷锋,他好象不大画别的;写字也是写雷锋语录,行楷篆隶,写了贴在宿舍的墙上。同学中也有几个爱书法的,写了给他看。B老师未观其字先慕其纸:“嗬,生宣!这么贵的纸我总共才买过两张。” 当年的那个少年一直想不懂,才华出众如B老师者,何以没上大学?我问他,他打官腔:“雷锋也没上过大学呀,干什么不是革命工作?”我换个方式问:“您本来是想学美术的吧?”他苦笑着摇头,终于说漏了:“不,学建筑。”我曾以为是他家境贫困,很久以后才知道,是因为出身,他的出身坏得不是一点半点。 礼拜日我在学校写板报,常见他和G老师一起在盥洗室里洗衣服,一起在办公室里啃烧饼。可是有一天,我看见只剩了B老师一人,他坐办公桌前看书,认真地为自己改善着伙食——两个烧饼换成了一包点心。 “G老师呢?” “回家了。” “老家?” “欸~”他伸手去接一块碎落的点心渣,故这“欸”字拐了一个弯。点心渣到底是没接住,他这才顾上补足后半句:“她在北京有家了。” “她家搬北京来了?” B老师笑了,抬眼看我:“她结婚了。” G老师结婚了?跟谁?我自知这不是我应该问的。 B老师继续低头享受他的午餐。 可是,这就完了?就这么简单?那,B老师呢?我愣愣地站着。 B老师说:“板报写完了?” “写完了。” “那就快回家吧,不早了。” 多年以后我摇了轮椅去看B老师,听别的老师说起他的婚姻,说他三十几岁才结婚,娶了个农村妇女。 “生活嘛,当然是不富裕,俩孩子,一家四口全靠他那点儿工资。” “不过呢,还过得去。” “其实呀,曾经有个挺好的姑娘喜欢他,谈了好几年,后来散了。” “为什么?咳,还说呢!人家没嫌弃他,他倒嫌弃了人家。女方出身也不算好,他说咱俩出身都不好将来可怎么办?他是指孩子,怕将来影响孩子的前途。” “那姑娘人也好,长得也好,大学毕业。人家瞧上了你,你倒还有条件了!” “那姑娘还真是瞧上他了,分手时哭得呀…” “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劝他,说出身有什么关系?你出身好?” “你猜他说什么?他说,我要是出身好我干嘛不娶她?” “B老师呀,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要我说呀,他是聪明了一时,糊涂了一世!” “也不知是赌气还是怎的,他就在农村找了一个。这个出身可真是好极了,几辈子的贫农,可是没文化,你说他们俩坐在一块能有多少话说?” “他肯定还是忘不了先前那个姑娘。大伙有时候说起那姑娘,他就躲开。” “不过现在他也算过得不错,老婆对他挺好,一儿一女也都出息。” “B老师现在年年都是模范教师,区里的,市里的。” 七几年我见过他一回,那身军装已经淘汰,他穿一件洗得透明的“的确良”赤脚穿一双塑料凉鞋。 正是“批林批孔”、“批师道尊严”的年代。他站在楼前的花坛边跟我说话,一群在校的学生从旁走过,冲他喊:“B鸡脖,上课啦!”他和颜悦色地说:“上课了还不赶紧回教室?”我很想教训教训那帮孩子,B老师劝住我:“咳没事,这算什么?” 八几年夏天我又见过他一回“的确良”换成一件T恤衫,但还是赤脚穿一双塑料凉鞋。这一回,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恭恭敬敬地叫他B校长了。 “B校长,该走了!”有人催他。 “有个会,我得去。”他跳上自行车,匆匆地走了。 催他去开会的那个老师跟我闲聊。 “B校长入党了,知道吗?” “怎么,他才入党呀?”在我的印象里B老师早就是党员了。 “是呀,想入党想了一辈子。B校长,好人哪!可世界找不着这么好的人!” 那老师说罢背起手,来回踱步,看天,看地,脸上轮换着有嘲笑和苦笑。 我听出他话里有话,问:“怎么了?” “怎么了?”他站住:“百年不遇,偏巧又赶上长工资!” “那怎么了,好事呀?” “可名额有限,群众评选。你说现在这事儿邪不邪?有人说你老B既然入了党还长什么工资?你不能两样儿全占着…” 这老师有点神经质,话没说完时已然转身撤步,招呼也不打,惟远远地在地上留下一口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