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讲一决雌雄 (第2/3页)
还往回跑肯定是胆怯,是打不赢嘛,我们就应该前进,于是袁绍就进军官渡。但是袁绍不知道曹cao这个决策是很务实的,曹cao知道这个时候我如果在白马和延津和袁绍对抗的话我是不合算的,我宁肯往后退一步,退一步有什么好处呢?拉长了敌方的补给线。我们看一下地图就知道,许都在这儿,官渡在这儿,邺城在这儿,黎阳在这儿,白马在这儿,在白马打仗曹cao的补给线长,在官渡进行战争袁绍的补给线长,所以曹cao叫做敌进我退。但是退到官渡呢,曹cao也无路可退了,于是袁绍就在官渡这个地方扎起了营垒,曹cao也相应地扎起了营垒,战争进入第二个阶段:“相持阶段” 这个阶段的战争技术含量很高,袁绍先是在自己的营垒里边垒高丘,他把土弄来做成一个小山,上面再盖楼,然后派他的弓箭手居高临下地对着曹营射箭。这个厉害,好像现在的火箭炮似的,曹cao(的军队)死伤很重。那么曹cao想怎么对付他,于是他制造了一个机器,叫做发石机,这个机器什么样子我现在也描绘不出来,反正它能够把这么大一颗石头像炮一样地打过去,发明了这么一个机器,做了一批这个机器,然后把大石头一个石头一个石头地往袁营里面发射。这样相持了几个月,双方是不分胜负,但是都很疲劳 有一天从许都运军粮的车子开进了曹cao的军营,曹cao去劳军。曹cao这个人对士兵还是很好的,他看见运粮的那些运输队非常辛苦,面黄肌瘦,有些运夫穿不起鞋,是光着脚赶路的,满脚都是老茧,甚至磨破,流血。曹cao看了以后非常难过,曹cao就走过去和他们问长问短,问寒问暖,然后拉着他们的手说:弟兄们辛苦了,请大家再给我十五天的时间,只要十五天,十五天以后我再也不让你们这么辛苦了。也就是说,十五日之内要结束战争。曹cao他有这个把握吗?没有,实际想法是曹cao不想打了,他准备在十五日之内撤军,不打了,太累了,受不了了,他写了一封信给留守在许都的荀彧,但是荀彧反对。荀彧说,明公啊,这一仗咱们打也得打,不想打、不能打也得打,请明公想一想,袁绍这一回是倾巢而出,十万精兵全部拿出来了,就是要和我们决一死战,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你退他还要进,你没有退路了,只能顶住。那么曹cao又去征求贾诩的意见,贾诩说,曹公啊,你有四个方面比袁绍强:你的智慧超过袁绍,勇敢超过袁绍,用人超过袁绍,决断超过袁绍,你有四个方面超过袁绍,为什么打了半年还不能胜利呢?根本原因是你总想万无一失,你顾虑太多了,只要你下定决心,集中兵力,一定能够胜利。 贾诩和荀彧的意见是对的,战争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在战争中做到万无一失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主帅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的胜负往往决定于主帅的意志是否坚强,而最后的胜利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在官渡之战的第二个阶段,曹袁双方相持不下,各有损耗。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曹cao几乎失去了坚守的信心,他开始顶不住了,心生撤军的想法。那么,此时已经军心动摇的曹cao会撤军吗?还会有什么机遇等待着曹cao呢? 官渡之战的第三个阶段转折阶段 机遇说来就来,由于三件事情的发生,战争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转折阶段” 第一件事情,刘备开溜。官渡之战相持阶段的时候,袁绍曾经派刘备南下,到许都附近去sao扰。联合了一个背判曹cao的原来黄巾军的一个人,叫刘辟,他们两个人在许都周围sao扰曹cao,最后被曹军打得落花流水。刘备回到官渡以后,就跟袁绍说,这样打下去不行啊,我们是不是应该联合一下南方的刘表,我们联合刘表让刘表在南方攻打曹cao一下不就行了吗。袁绍一想有道理啊,那你去吧,你和刘表不都是刘家的人嘛,当然是刘备去做这个使节,就批准刘备带着自己的军队去联合刘表。 刘备联合什么刘表啊,他就是开溜嘛!刘备为什么要开溜呢?一种可能是他打了败仗回来以后袁绍给他的脸色不好看,这是一部分历史学家的猜测,但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或者是有也不是很重要。为什么呢?第一个,袁绍父子对刘备还是蛮客气的,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非常敬重;第二,就算这一回袁绍脸上不好看,刘备他也是能够忍受的,因为刘备这个人他一向都是在投靠这个、投靠那个,他曾经投靠公孙瓒打袁绍,后来又投靠掏谦打曹cao,后来又投靠曹cao打吕布,现在又投靠袁绍打曹cao,他都换了多少回了,这个脸色难看一点他能忍住。我觉得他恐怕就是海轮上的耗子,最先知道这个船会不会翻,他政治上很敏感,他可能已经预料到袁绍要失败了,所以他溜之乎也。这个事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征兆,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许攸叛逃。许攸叛逃的原因有三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许攸贪财,袁绍不能满足他,所以他投奔曹cao;第二个说法是许攸的家人为非作歹,被留守在邺城的审配下了大狱,所以许攸叛逃;第三种说法是许攸向袁绍建议,我们现在应该抄小路到许都去把天子劫持了,袁绍不采纳他的建议,所以叛逃。其实这三种说法是可以统一起来的,那就是许攸发现他在袁绍这里计谋也不能得到使用、他的**也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他觉得不能待下去,他投奔曹cao。而许攸这个人是很重要的,他是袁绍最早的谋士,掌握了大量的军事机密,而且他这个人是非常聪明的、有很多主意的人。他一投奔曹cao,曹cao拍手大笑,吾事济矣,哈哈,这下我这个事好弄了。许攸一投奔曹cao,马上就跟曹cao出了一个主意:火烧乌巢。这个乌巢在哪里呢?乌巢在这里,乌巢这个地方是袁绍的囤积军粮的地方,是个粮库。许攸给曹cao出主意,派骑兵突袭乌巢,一把火把袁绍的军粮烧它个干净,曹cao马上采纳这个计策,连夜赶往乌巢。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发生了第三件事情,张郃反水。张郃也是袁绍手下的一员大将,比颜良、文丑其实还好,颜良、文丑是有勇无谋,张郃是有勇有谋。当时袁绍这面得到曹cao奇袭乌巢的消息以后,张郃就向袁绍提出来,必须立即增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