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_卷三百二十一列传一百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一百八 (第2/4页)

职,下巡抚锺音鞫治。绍诗以市米贵贱不齐,为中价具报,非侵帑。状闻,发军台效力,以母病许赎。

    二十二年,高宗南巡,绍诗迎跸。起贵州督粮道。迁云南按察使。调甘肃按察使,就迁布政使。疏言宁夏驻防将军以下官禄应给粳米,请改徵诸民应纳粟米石者,改交粳米七斗,上命宁夏驻防官禄如凉州、庄狼例,改折价。又疏镇番县柳林湖招垦地,请如安西瓜州屯田例,升科纳赋,较前此徵租岁计有盈,且民户世业,俾可尽心耕耨,下总督杨应琚等议行。甘、凉诸县旱,绍诗复疏言张掖、永昌、镇番、碾伯、高台五县旧无城,抚彝?、隆德、泾州城已损坏,请以时修筑,使饥民就工授食,下巡抚常钧议行。旋以忧归,三十一年,服除,擢刑部侍郎。

    出为江西巡抚。以南昌、九江二卫屯田租过重,赣州、袁州、铅山三卫所租重而田缺,疏请减租,下总督高晋详勘量减。上犹产铁砂,民争取滋事,疏请募民淘采,募商设厂收镕,为之条例。九江关监督舒善、建昌府知府黄肇隆皆以不职为上闻,责绍诗不先事论劾,部议夺职,命宽之。三十四年,召为刑部尚书,未上,调礼部尚书。是岁南昌等县被水,十月,绍诗将受代,始奏请缓徵。上谕曰:“灾地收薄,小民岂能复事输将?绍诗迁延不问,直至开徵将及一月,始以一奏塞责。现虽传谕停缓,急公者纳粮不免拮据,疲窘者徒受催科之累。此皆绍诗全不知以民事为重有以误之也。绍诗累经部议降革,并从宽留任。此则玩视民瘼,难复曲贷。”因命夺职。

    三十五年,起刑部郎中,三十六年,擢侍郎。皇太后八十万寿,列香山九老,赐以宴赉。三十七年,调吏部侍郎。三十九年,乞致仕。四十一年,上东巡,迎跸,加尚书衔。卒,年七十八,谥恭定。子垣、坛。

    垣,自举人入赀授兵部郎中,三十五年,特命调刑部。三十六年,绍诗为侍郎,上以垣本特调,命毋回避。三十七年,弟坛为侍郎,乃调吏部。迁监察御史,以忧归。服除,补原官。迁给事中。以弟坛为巡抚,例不为言官,署吏部郎中。坛卒,复为给事中。五迁为吏部侍郎。四十九年,外授广西巡抚。五十年,入觐,与千叟宴。调湖北巡抚。江夏等州县旱,疏请缓徵平粜,募商赴四川买米。五十一年,卒,上赐恤,犹奖其实心治灾赈也。

    坛,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三十一年,绍诗为侍郎,上以坛治事明敏,毋回避。三十二年,超授江苏按察使,就迁布政使。江宁、苏州两布政所属,互支官俸兵米,坛疏请更定;江苏赋重甲诸行省,每遇奏销,款目繁衤复,坛疏请分别总案、专案,以便察覈:皆议行。三十七年,内擢刑部侍郎。三十九年,太监高云从以泄道府记载诛,京朝诸臣从问消息者皆夺职,坛亦与。上谓:“不意坛竟至于此!念其练习刑名,废弃可惜。左授刑部主事。”迁郎中。四十四年,授江南河库道,迁江苏布政使。四十五年,擢巡抚。疏言:“吴县旧有公田万二千五百亩,银漕外岁纳租息佐转漕,逋租甚钜。以非正赋,遇蠲免不得与。请并予豁除,灾歉随赋蠲缓。”又疏言:“江、河险处设救生船五十六,今裁存二十八。请增募四十,分泊京口、瓜州、金山诸处。”并从之。旋卒。

    绍诗父子明习法律,为高宗所器。绍诗两为侍郎,垣、坛在后在郎署,特命毋相避。及绍诗移贰吏部,以坛继其后。父子相代,尤异数。乾隆初,重修大清律例,绍诗充纂修官,纲目二卷,实所釐定。坛复著大清律例通考三十九卷。

    阎循琦,字景韩,山东昌乐人。乾隆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三迁广东道御史,仍兼工部行走。疏言:“江南诸行省水灾治赈,应照户口秤定银封。主其事者每假手胥吏,不能无扣减,甚或私用轻戥。宜令督抚派专员监封,仍令道府以时抽验。贫民以银易钱买米,当禁jianian民剥削。富家积钱,亦应令其散易,以平市价。”上曰:“循琦所言,颇中情弊。但若明降谕旨,不肖者未必畏惮;本无此弊者,或转因此启其舞弊。当抄循琦奏寄诸行省督抚,令加意体察。”又疏言八旗义学教习多不实心督课,请岁派大臣会礼部堂官严察,上为罢八旗义学,令董理各官学大臣尽心教育。迁转吏科掌印给事中。

    三十四年,特命兼吏部文选司郎中。迁内阁侍读学士,仍兼吏部行走。京西门头沟煤窑岁久淤塞,有议他处营采者,因缘为利,命循琦会勘。谓旧窑产煤本旺,凿沟隧,疏积水,淤去而煤暢;他处有可采,当以时招商。议上,大学士傅恆覆奏如循琦言。三十六年,超擢工部侍郎。会试知贡举,事毕入对,上问:“诸臣知贡举每有条奏,汝独无,何也?”循琦对:“科场条例已甚详备,诸臣实力奉行自足,不敢毛举一二端自谓晓事也。”上曰:“汝言是。凡事皆当如此,非独知贡举而已。”三十八年,迁工部尚书。四十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恭定。

    王际华,字秋瑞,浙江钱塘人。乾隆十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十三年,大考翰詹,擢侍读学士、上书房行走。广东旧设两学政,十五年,以侍读程岩督广韶学政,际华督肇高学政,旋用岩议裁并,以忧归。服除,起原官。三迁至侍郎,历工、刑、兵、户、吏诸部。在兵部,疏言:“武乡会试旧例,外场挑双好、单好、合式三类入内场,双、单好列东号,合式列西号。不肖者见列西号,知不能幸中,纷纷求出。即有归号,终日喧哗。请嗣后武乡会试,但挑双、单好,毋更挑合式。”在吏部,疏请在京文武官吏议处,及各部会议外省文武官吏议处,当分别定限,皆如所议。三十四年,迁礼部尚书。三十八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