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_卷五十六志三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六志三十一 (第4/5页)

开。

    宁安府:省东八百里。即宁古塔副都统城。其旧城,西北五十里旧街镇。康熙五年徙之。古肃慎国都。明,奴兒干都指挥使司。光绪二十八年置绥芬?,驻三岔口,寻徙宁古塔城。宣统元年升,二年更名,隶东南路道。广八百馀里,袤六百里。北极高四十四度四十六分。京师偏东十三度三十五分。西:茨老茅山。东北:卡伦。西北:玛展窝集。南:老松、玛尔瑚哩窝集诸岭。西南:牡丹河自额穆入,汇为镜泊。右受大小夹溪、松阴河,左布尼、毕拉罕河。复北出,左合沙兰,右马连河,迳东京城,至府治东。右合蛤蚂,左海狼河,迳乜河镇。右合乜,左头、二、三道河,入方正分界磖子。旧设站九:西必尔罕、沙兰、宁古台,北鳑头岔、沙河子、细鳞、三道河,分自吉林三姓达宁古塔,南新官地、玛尔瑚哩,则自塔达珲春。东清铁路,横道河、山岩、海林、牡丹江站四。商埠,光绪三十一年中日约开。

    东宁?:省东千四百里。明,绥芬河地,置率宾江卫。光绪二十八年,置绥芬抚民同知。宣统元年,改通判,更名。隶东南路道。北:黄窝集山。南:通肯。西北:万鹿沟。西:穆棱窝集、老松诸岭。西南:大绥芬河自汪清入,左合蛤蚂、黄泥、寒葱河,右苇子诸沟。又东北,左合小绥芬河,迳城北,南大瑚布图河,北缘俄东海滨省界,合小瑚布图河来会入之。官商路四:西北万鹿沟达东清铁路;西屯田营达宁安;西南达汪清;南沿瑚布图河达于珲春。东清铁路,六、小、五站三。界碑“倭”、“那”字二。绥芬河税关。

    珲春?:省东南千二百里。明,珲春卫。后属瓦尔喀部。清初,南荒围场。光绪七年,始弛禁设垦局。宣统元年,改副都统,置同知?,隶东南路道。广二百五十里,袤三百馀里。北极高四十三度,京师偏东十四度三十分。东:分水岭长岭子。西北:图们江自汪清、朝鲜缘界,合乾密江,至红旗河口,即珲春河。出东北土门岭,屈南,迳太平川,左合官道,右六道、五道诸沟。又西,左合夹心子、胡卢别、瓦冈寨、大小红旗河,右四、三、头、二道、车担沟。迳城南,右合二道、罕通河来会。又南,迳黑顶子,合圈河,出境入海。旧设站二:北密江,中阻大盘岭,恆假道朝鲜锺城达庆源;东路三道沟、哈达门、二道河并达俄。界碑:南“土”东“萨”、“啦”、“帕”字,凡四。商埠,光绪三十二年中日约开。

    敦化县:疲,难。省东南四百七十里。古挹娄国。明,建州左卫。后属窝集部之赫席赫路。清始祖居鄂多哩城,即此。初为额穆赫索罗堧地。光绪八年建新城置,隶吉林。宣统元年,改隶东南路道。西南:牡丹岭。牡丹江出东北,左会小牡丹江,右合四、三、二、大荒沟。又东北,左合黄泥、大石头河,迳城东。又北,左合小石头、雷风气河,入额穆。东大沙、西北你河并从之。旧设站二:自额穆通沟西南八十里至城;又东八十里滴媟嘴达宁古塔。官商路三:西半截河出新开道达桦甸;西南逾牡丹岭达濛江;东黄土腰子达延吉。

    穆棱县:省东偏北千里。明,木伦河卫。清初穆棱路。光绪二十八年,置穆棱河分防知事,属绥芬?。宣统元年,改隶东南路道。穆棱窝集,镇南。穆棱河出岭北,屈折东北,左合泉水、大小石头,伪脸河,右庙沟,迳城南。又东北,左合柳毛河、坎椽子、扣河沟,右太平、朝阳川。马桥河出四顶子山,合狐狸密河。又北,左合膻羊磖子河、雷风气、百草沟。右上亮子河,出铁锹背,迳下管入密山。官商路三:西泰东站入宁安;东北下城子逾青沟岭达密山;一东渡细鳞逾铁路至东宁。东清铁路,磨刀石、台马沟、美岭、马桥河、太平岭站五。

    额穆县:省东三百八十里。明,斡朵里、秃屯河二卫。后属窝集部之鄂谟和苏鲁路。清始祖所居俄漠惠,即此。旧曰额穆赫索罗。乾隆三年,置佐领。宣统三年,改隶东南路道。西:嵩领。兰陵河出其北,曰黄泥河,会大石头河,缘五常界入。西南:松花江自桦甸入,左合拉发及嘎雅河,折西北入吉林。南:牡丹江自敦化入,右合大沙河,左硃尔德河,纳?戚?虎河注入,屈东,左合马鹿沟、都林、塔拉泡,右朝阳、大小空心木河,入宁安。旧设站六:西拉法,距吉林额赫穆站八十里;又东六十五里退抟;八十里伊寿松;又四十里至城,即额穆赫索罗站;又东八十里塔拉达宁安;一东南八十里通沟达敦化。

    汪清县:省东南千二十三里。明,阿布达哩卫。清初库雅拉部钮呼特居之,为世管佐领。宣统二年置,隶东南路道。北:老松岭。南:图们江自和龙入,二道嘎雅河自岭西合桦安沟,缘延吉界,合药水河,至摩天岭仍入。左合大小汪清沟,迳城东,又南复缘延吉界注之,入珲春。东北:荒沟岭。大绥芬河出东北,左合大石头、老母猪河、太平沟,入东宁。旧设站三:东哈顺,北至延吉瑚珠岭站六十里;又南四十五里德通;西北逾高丽岭至牛什哈岭为分站。官商路二:南逾吉清岭至延吉;东北历绥芬甸子入东宁。商埠,百草沟,宣统元年中日间岛协约开。

    和龙县:省东南八百里。明,赓金河卫地。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宣统二年,改隶东南路道。西:秫秸岭。迤东北鸡冠磖子,又北窝集岭,其东三、二道沟并入延吉。西南:图们江自奉天安图入,合红旗河外六、五、四道沟,迳东景德,至汗王习射台。又北迳光霁峪入汪清。官商路二:一北至延吉;一南至火狐狸沟,渡江达朝鲜会宁。又西北由窝集岭出长白北麓,沿古洞、富尔河,历桦甸、磐石,达奉天海龙,俗呼盘道,清初为通衢。后别为围场,禁塞。光绪中复通。

    依兰府:繁,疲,难。省东北千四十里。东北路道驻。即三姓副都统城。古肃慎国地。明,和屯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