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八相送  (第4/8页)
僕之恩,    仇敵之怨,惟使感情卑屈污濁,總不得這樣慷慨響亮。中國的是平人的直諒。竇    娥冤六月雪,是匹夫匹婦亦不可欺,欺即天地都要發生變異。而報恩則如韓信千    金投淮水,當年漂母意,亦如漢王對他的知遇,有一代江山。    而且我心里竊有所喜,是范先生把我當作親人,世上惟中國文明,恩是知己    怨是親。小弁之怨,親親也,而男女之際稱冤家,其實是心里親得無比,所以漢    民族出來得昭君怨,及王昌齡的西宮怨,李白的玉階怨,皆為西洋文學自希臘以    來所無。而恩是知己,更因親纔有。那漂母,不過是請韓信喫了飯,並非救了他    的性命,脫了他的大難,但漂母待他的這分意思,無須熱情誇張,亦已使韓信感    激,至于男女之際,中國人不說是rou體關係,或接觸聖體,或生命的大飛躍的狂    喜,而說是肌膚之親,親所以生感激“一夜夫妻百世恩”,這句常言西洋人聽    了是簡直不能想像。西洋人感謝上帝,而無人世之親,故有復仇而無報恩,無白    蛇傳那樣偉大的報恩故事,且連怨亦是親,更惟中國人纔有。而我現在亡命,即    不靠的同志救護,亦非如佛經里說的“依于善人”,而是依于親人。我亦不是靠    生平的政治事跡,或一種革命的信念,使自己的志氣不墜,而是靠的人世之親,    纔不落于無常之感。    三    從來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眼前有了范先生這個人,即是有了江山。東    南地,昔人有王謝風流,我都不在意,我歡喜的是吳越王錢繆,他挑鹽出身,做    到了“義士還家盡錦衣”,父老聚觀,只覺得他是自己人,他的妃子去娘家歸來    ,亦陌上花開,與畋婦村女是平輩人。無產階級革命其實孤寒,便英雄美人亦不    可另有他的境界,卻是眾人皆可為堯舜。如今范先生即有這樣的人間風光,她與    道旁人家,道上行人,皆好像是相識,她的人照山照水,是這樣的現世的身體。    這就是修身。佛經里說、“人身難得,大法難聞。”卻不知身即是法。我今即眼    里心里都是她這人,連她身上的衣裳給我的感覺亦皆是她的人。我這些年來在外    頭,可比打擂台,也會會過天下的英雄好漢,都不如眼前的她有人世的風光無際。    其實,范先生在斯家的地位也非容易,前次在楓樹頭,我聽奶媽閑話往事,    當年老爺在時,大少爺頌德官還只十二三歲,曾經很看不起范先生,罵她是妾,    女人無品,被老爺打了一頓,但頌德官后來大了,曉得道理,反是他第一個領導    弟妹敬重范先生。奶媽卻到底是傭婦的胸襟,至今她說話里還是偏在太太一邊,    不佩服范先生,其實太太待范先生如賓如友,正不必奶媽來凡事護著。如今在路    上,我聽范先生說她進蠶桑學校的一段經過,及初進蠶種場那年生過一場大病,    她做人實在亦有一種委屈。林黛玉在外祖母家,上下都待她好,但她總要想起這    是在他們家,不免多心,自己感傷哭泣,如今范先生對我提到斯伯母,亦稱“他    們娘”,她不是為對他們娘,或他們兄弟姐妹有那些不滿的批評,而只為人生鼎    鼎百年中,她仍是她自己的,她的志氣如春風亦何擇,桃李自主張。    而我見識過政治的許多大道理,到頭不如聽聽她說家常事,倒是有閭巷風日。戰時范先生幫同維持一家,拿出她的私蓄做本錢,到蘭溪與諸暨縣城走單幫生    意,但只做得幾次,連本帶利都給喫用光了,只為她也是斯家人,一體同心也理    應。男人私蓄是沒有志氣,但婦女的私蓄則有女心的喜悅,而且她亦肯拿出來,    那樣的灑然,卻又是一個個的錢都用得有情有義。她的慷慨與達觀惟是貞靜,非    常現實的做人道理。而西洋經濟學里的私有公有,則真是無一是處,乃至佛經里    說的忘人我之界,亦不及范先生的有人我,而人我皆好。    民歌里有“送郎送到一里亭,一里亭上說私情”,如此送到十里亭,一程一    程都有知心的話說,拿來比方范先生與我在路上的情形,竟是比方得不對。但如    蘇軾拿河豚形容荔枝,不切題的還勝似切題,比方得不對還好過比方得對。    我又聽范先生說,斯家兄弟中老四從小由她帶領,說與她做兒子,所以這斯    君戰時娶親,她在錢財上相助,行聘還問她借一隻金鐲頭,她也取出來給了,只    為花燭時新郎新娘要請她上座受禮。雖在艱難的日子,她亦是把人世之禮看得這    樣貴重。其實與她為兒媳不過是一句話,斯君待她的確親熱,但那媳婦就不見得    ,范先生卻也看得開,她只是盡她做長輩的名分,有給新婦的見面錢,長孫出生    ,滿月亦有見面錢。至于那一隻金鐲,后來是被變錢用了,雖斯君說過將來誾誾    meimei出嫁時還,但這樣亂世荒荒,將來的事那里算得到。范先生卻也不惆悵,因    為她總覺得人世的日子長著呢,即使事實上不能還,亦萬事依然可信。我時或會    有急景凋年,蒼皇失措之感,現在看看范先生,就心里非常喜愛。    原來中國人的家非止是一種社會組織,而更是人世的風景。古詩有“汝南雄    雞登壇喚,萬戶千門天下旦”,雖帝京王氣,亦只在街道里巷人家的都有朝氣。    蘇軾詞、“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來時,綠水人家繞。”凡名城鬧市,紫陌紅塵    ,風光皆在人家笑話。乃至山山水水,亦如劉禹錫的竹枝詞、“山上層層桃李花    ,雲中煙火有人家。”及宋朝誰人的詞、“橫江一抹是平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