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红楼梦未完1 (第4/5页)
;光绪年间的甲本(金玉缘)则改了一半,第九十五回作金玉,第九十八回作金石。──金玉姻缘、木石姻缘是梦兆绛芸轩一回宝玉梦中喊骂的。此处用金石二字原不妥,所以后来的本子改去。 此外尚有异文,详下。我也是完全无意中发现的。胡适先生晚年当然不会又去把红楼梦从头至尾看一遍,只去找乙本的特征,如序中所说。 萃文书屋印的这部壬子木活字本不仅是原刻本,在内容上也是高鹗重订的唯一真乙本。现在流行的乙本简称今乙本,其实年份也早,大概距乙本不远,说见下。 这几个本子对满汉问题的态度,在史湘云结婚的时候表现得最清楚。旧本贾母仅云:你们姑娘出阁,我原想过来吃杯喜酒。甲本在这两句之间加上一大段对白,问知姑爷家境才貌性情,贾母听了喜欢道:咱们都是南边人,虽则这里住久了,那些大规矩,还是从南边礼儿,所以新姑爷我们都没见过。乙本同。 今乙本作:贾母听了喜欢道:这么着才好,这是你们姑娘的造化。只是咱们家的规矩还是南方礼儿,所以新姑爷我们都没见过。 旧本根本没提南方。甲本提醒读者,贾史两家都是原籍南方,仍照南方礼节。乙本因之。今乙本删去原籍南方,只说贾家仍照南方礼节,冲淡南人气息。 甲乙本态度一致,强调汉化,但是妞妞改姐儿,到了乙本,高鹗又给改回来,仍作妞妞。如果甲乙本不是一个人修改的,那就是因为姐儿讹作jiejie,宝玉决没有称巧姐为jiejie之理。大jiejie更成了元春了。但也许仅因妞妞新妍可喜。乙本不大管前后一致,例如王佩璋举出的第十九回与茗谈卍儿,乙本添出一句等我明儿说了给你做媳妇好不好?违反个性,只图轻松一下。宝玉最怕女孩子出嫁,就连说笑话也决不会做媒。 到了今乙本,南边人、原籍金陵都不提了,显然是又要满化了。为什么? 杨继振在道光年间收藏乾隆百廿回抄本,在第七十二回题字:第七十二回末页墨痕沁漫,向明覆看,有满文某字影,用水擦洗,痕渍宛在。以是知此抄本出自色目人手,非南人所能伪托。红楼梦盛行后,传说很多,都认为是满族豪门秘辛。满人气息越浓,越显得真实、艳异。所以又有满化的趋向。 如果相信高鹗续书说,后四十回旧本是他多年前写的,甲乙本由他整理修订,三个本子代表一个人的三个时期,观点兴趣可能不同。 高鹗是汉军旗人。他有一首菩萨蛮,梅花刻底鞋句是写小脚的鞋底,可见他的美感绝对汉化。即使初续书的时候主张强调满人角度,似乎不会那样彻底,把书中小脚痕迹一并删去。其实满人家庭里也可以有缠足的婢妾。原续书者大概有种族的优越感,希望保持血液的纯洁。 第二十四回写鸳鸯服装,脖子上带着扎花领子。甲本未改,同脂本。满人男装另戴上个硬领圈。晚清还有汉人在马褂上戴个领圈,略如牧师衣领。清初想必女装也有。甲本主汉化,而未改去,想未注意。 乙本改为脖子上围着紫绸绢子,又添上两句:下面露着玉色绸袜,大红绣鞋。既然改掉旗装衣领,当然是小脚无疑。只提袄儿背心,但是下面一定穿裙。站在那里不动,小脚至多露着鞋尖,决看不见袜子。所以原著写袜子,只限宝玉的。其实不止他一个人大脚,不过不写女子天足。高鹗当然不会顾到这许多。 问题是:如果高氏即续书者,为什么删去二尤与晴雯的小脚,却又添写鸳鸯的小脚?唯一的答案似是:高鹗没有看见二尤与晴雯的小脚,在他接收前已删。他是有金莲癖的人,看通部书写女子都没提这一项,未免寂寞,略微点缀一下。 后四十回贾母身边又出了个丫头叫珍珠──袭人原名。旧本已有珍珠。贾母故后,鹦哥──紫鹃原名──守灵,旧本缺那一回,所以无法知道旧本有没有鹦哥。甲本仍作珍珠、鹦哥。乙本将袭人原名改为蕊珠。 甲本既未发现珍珠有两个,自然不会效尤,也去再添个鹦哥。乙本既将第一个珍珠改名蕊珠,当然不会又添出个鹦哥。鹦哥未改,是因为重订乙本时没注意。所以第二个鹦哥也是原续书已有。 近人推测续书者知道实生活中的贾母确有珍珠鹦哥两个丫头,情不自禁的写了进去。那他为什么不给前八十回的珍珠鹦哥换个名字?显然是没看仔细,只仿佛记得鸳鸯琥珀外还有这么两个丫头。他马虎的例子多了,如凤姐不称王夫人为太太,薛姨妈为姨妈──跟着贾琏叫──而两位都称姑妈,又不分大姑妈二姑妈;贾兰称李婶娘──李纨之婶──为我老娘──外婆;史大meimei、史大姑娘、云丫头作史meimei、史姑娘、史丫头──程高本未代改,但是第八十二回添补的部份有云丫头;第九十六回贾政愁宝玉死了,自己年老无嗣,虽说有孙子,到底隔了一层,忘了有贾环;第九十二回宝玉说十一月初一,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个老规矩,要办消寒会何尝有过?根本没这名词。 续书者红楼梦不熟,却似乎熟悉曹雪芹家里的历史。吴世昌与赵冈的著作里分别指出,写元妃用王家制度字样,显指王妃而非皇妃,元妃卒年又似纪实,又知道秦氏自缢,元宵节前抄家。 赵冈推出书中抄家在元宵节前。第一回和尚向英莲念的诗: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当然不仅指英莲被拐。甄士隐是真事隐去,暗指曹家的遭遇。元宵后句下,甲戌本有批: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烟消火灭句下批:伏后文。 曹雪芹父曹俯十二月罢官,第二年接着就抄家,必在元宵前。续书者不见得看到甲戌本脂批,而 在第一百零六回,贾府抄家的第二天,史侯家派了两个女人问候道:我们家的老爷太太姑娘打发我来说我们姑娘本要自己来的,因不多几日就要出阁,所以不能来了。 贾母说:月里头出阁,我原想过来吃杯喜酒 等回了九少不得同着姑爷过来请老太太的安 到了第一○八回写湘云出嫁回门,来贾母这边 宝jiejie不是后日的生日吗?我多住一天给他拜个寿 宝钗的生日是正月廿一日。由此向上推,抄家的时间不正是在元宵节前几天吗。 ──赵冈著红楼梦考证拾遗第七十二页 旧本没有月里头出阁,只作你们姑娘出阁。假定抄家在元宵节前,月里头出阁是正月底,婚后九天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