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6/8页)
你知道这双手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王铁山高高地举起了双手。 严丽文僵尸一般站立,抬起头来,看着王铁山高举着的双手。 王铁山说“在你只九个月的时候,你的爸爸mama各自都有事业,他们把你送回鄂豫皖老家,可是那时候鄂豫皖正在闹灾荒,你的爷爷奶奶因为成分不好,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你差一点儿就饿死了。就是这双手,在你一岁半的时候,把你从老家抱了出来,抱到火车上。那时候我才是个营长,没有卧铺,我就把你放在座位上。火车走走停停,有时候人多,有时候人少,人多的时候,我怕人碰着你,就弓下我的腰,用我的后背挡住拥挤的人群。两天两夜,条件那样艰苦,我也没有让你挨饿,没有让你受到一点委屈…” 严丽文的泪水终于汹涌而下。 王铁山说“严丽文,你回到家里看看,那个鱼缸还在。你四岁的时候问我,爹爹,金鱼会说话吗?我当时真的不懂金鱼会不会说话,但是我不想看到你失望的样子,我临时编了一个说法,说金鱼会说话,但是金鱼说话我们人类听不懂,也听不见。你很高兴,你说,它们自己能够听得懂就行了。你知道我听了你这样说,我是怎么想的吗?我想我们的妞妞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是个善良的孩子。我又突然想,我说的对吗?我要是说错了,不是给我的聪明的妞妞撒谎吗,不是教给妞妞一个错误的知识吗,直到第二天,我到相州市中学里请教了老师,老师说这样回答很好,我的心才踏实下来。妞妞,严丽文,你摸着良心想一想,我王铁山怎么就对不起你了?” 严丽文再也控制不住了,失声痛哭“爹爹,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爹爹…” 严丽文向王铁山奔了过来,扑进王铁山的怀里。 围观的家属们一片唏嘘。门后的王雅歌泪流满面。 9 第二天早上出cao的时候,王铁山和郭靖海在师部生活区的林荫道上散步。王铁山说“关于严师长的遗嘱,据说有很多说法,可能与我最有关系,但我又是最不知情的。不过无所谓了,我王铁山问心无愧。” 郭靖海说“基本上就是我说的那些。弥留之际,他老兄已经糊涂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说了不少只言片语,不过有些话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关于治军的,我记了一些。” 王铁山说“你有没有听到他对我的评价?” 郭靖海含含糊糊地说“没有明确地说过什么,只说过王铁山老谋深算,会办事。” 王铁山问“难道就这些?” 郭靖海说“大致就这些。” 王铁山说“你老郭说话,一向是一根肠子通屁股,直来直去,怎么也给我弯弯绕了。” 郭靖海左顾右盼,然后说“嗨,我这个人就是藏不住话,我干脆跟你说吧,严师长有一次跟我说,王铁山这个同志,战争年代胆大包天,和平时期心细如发。在二十七师军事干部当中,除了我也就是他了,遇到棘手问题,需要死缠烂打,我没精力,也没兴趣,全交给他,交给他就算交给清道夫了,他会披荆斩棘一路畅通,哪怕自己遍体鳞伤。” 王铁山心里一热“这老严,还算公正。王铁山说,这是好话啊,你吞吞吐吐干什么?” 郭靖海说“这只是一部分。严师长还说,王铁山这个同志在和平时期胆子越来越小,作为越来越平庸,那就只能给我当配角了。当助手,尤其是给我严泽光当助手,他是个好助手,因为不用他决策,不用他定方向,他只管当老黄牛就行了。但是这个同志独当一面的能力差,不适合当一把手,当一把手他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据说群众有句话,叫王铁山上什么山走什么路,严泽光上什么山开什么路。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他没有作为。我把话撂在这里,你们可以看见的,我死之后,王铁山要是当了师长,不出两年,二十七师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个维持会了。” 王铁山停住了步子,仰头看着杨树,突然笑了。“老严啊老严,你也把我老王看得太低了。我没有作为?我一直都是个副手我怎么有作为?我稍微有作为一点都有争名夺利的嫌疑。你不给我舞台,我怎么作为?可惜你已经完蛋了,你已经看不见了,我这回就要让你看看我是怎么作为的。我老王当团长不比你差,当师长也不比你差,就是当军长,我还不比你差。” 后来王铁山反思,他原来并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想法,他想他也是个老同志了,当个师长也是最后一班岗了,平稳过渡,顺利交接,轻松地退出历史舞台。但是郭靖海传来的严泽光对他的评价,使他的自尊心和荣誉心都受到了伤害。 那天上午王铁山什么事情也没有干。他想他必须反击了,他要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向那个已经故去的自以为是的家伙开战。 到了下午,王铁山让沈东阳通知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首长和有关科长,召开了一个“二十七师全面建设改革务虚会”会上就教育训练考核、干部任用考核、战备机制转换等方面内容,部署有关科室进行调研,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王铁山在做动员的时候用诗歌一样的语言说,二十七师已经走过了曲折而漫长的岁月,新的历史开始了。 沈东阳对王铁山的话深感意外,因为按照王铁山四平八稳的性格,他不可能说出这种锋芒毕露的话,可是他偏偏就说了。这话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严泽光的时代结束了,王铁山的时代开始了。 王铁山说“二十七师要想上一个台阶,出路在哪里?就在问题里面。问题有多少,出路就有多少。解决了多少沉疴痼疾,就能提高多少标准。” 沈东阳对这话同样感到意外,他发现当了师长的王铁山同当副师长的王铁山有了很大的不同,似乎一夜之间就变得咄咄逼人了,就像当年的严泽光。而且王铁山的改革是以否定严泽光为出发点的,一个新任主官,上任之初二话不说就查找问题,基本上就是明着否认前任,这是为一般人所忌讳的,但王铁山偏偏就这么做了。 王铁山说“行政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就从炮团三连不请假外出违反纪律的事件里找;安全防事故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就从112号演习的事故里面找;战术训练方面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就从双榆树高地战斗战例里面找?从现在起,我们二十七师要用主要的精力查找薄弱环节,把所有的薄弱环节夯实了,我们的基础就打牢了。” 公正地说,沈东阳对王铁山以抓“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展开工作的方式,是既意外又欣赏的。但是,他隐隐约约地感到,王铁山的“薄弱环节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是针对严泽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