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集 (第1/6页)
第二十一集 渝城某餐馆白天 汤豆豆和杨悦在这家街头餐馆里打发午饭。虽然时值正午,但餐馆内顾客并不太多。 饭间,汤豆豆用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汤豆豆:“喂,黄总吗…我是汤豆豆…对,不怎么顺利。我们现在只和一个医生谈过…不胖。她说她姓吴,结果她什么都没跟我们说。黄总,我听李阿姨说,给我爸爸治病的还有一个关医生,还有一个刘护士长,我想找找他们,你有办法吗?” 黄万钧大概在电话里向汤豆豆教授了一些办法,汤豆豆于是答应:“那好,那我们去找找看吧。” 汤豆豆挂上电话,看着目光关切的杨悦,说道:“黄总让咱们到渝城医院的家属区去找,渝城医院的医生护士大部分都住在医院的家属区里,家属区就在医院后面,说一打听就能找到。” 杨悦:“医院后面…” 汤豆豆和杨悦边吃边谈,她们没有注意到邻桌的一个背影,喝着一瓶啤酒,吃着一盘凉菜,悄悄偷听着她们的交谈。 雪山脚下小木屋傍晚 金至爱和潘玉龙住在了那对藏族夫妇的家中,那是雪山脚下的一幢原木搭建的二层小屋,小屋里已经亮起了灯光。 潘玉龙和金至爱席地坐在一张矮脚桌旁,藏族夫妇正为他们准备着藏式的晚餐,他们的小女儿也坐在一边,用不太标准的汉语,奶声奶气地向客人炫耀着桌上的美味。 小女孩:“这是酥油茶,这是糌粑,这是羊rou…” 藏族大嫂:“你们先尝一下,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吃得惯。” 藏族大哥:“还有青稞酒,你们也尝尝。青稞酒,喝过吗?” 潘玉龙和金至爱笑着摇了摇头。大哥继续说:“嘿!到这儿来的人喝过了都说好喝。” 大嫂:“我们这儿以前也有来旅游的,我们家以前也有人来住过。” 大哥:“我们这里路不好走。但还是会有人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到这里来玩,还有一大帮专门来拍照的,拍雪山。” 大嫂:“去年夏天还有一个专门写诗的人来过,哎,你们吃吧,吃吧,不要客气。” 潘玉龙对金至爱说:“至爱小姐,这儿是我们中国藏族的饭,你可能吃不惯…你要不要先试试?” 金至爱试着拿起了一块糌粑,咬了一小口,说:“好吃!”然后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她一边吃糌粑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大声赞美:“哇!好香!”又向潘玉龙鼓吹:“特别好吃!” 大哥:“来,再喝点儿青稞酒!” 金至爱端起桌上的一只银碗,往嘴里灌了一口青稞酒,回味片刻,她突然用英语说:“太棒了!这是中国的酒吗,是这个地方的酒吗,商店里有没有卖?” 金至爱一边喝酒一边又吃起了糌粑,吃得满嘴都是,掉了满地碎屑,潘玉龙一边帮她清理,一边代她向大哥大嫂表示歉意。 潘玉龙:“啊,对不起,她是外国人,她喜欢中国,喜欢你们做的东西。” 大哥大嫂一齐说:“好,好,你们喜欢就好。” 金至爱突然停下咀嚼,问:“潘,你怎么不吃?很好吃!你喝这个茶了吗?” 潘玉龙:“还没有。”他端起酥油茶,一口下去,扑的一声喷出了大半,把金至爱和藏族一家都惊了一下,金至爱用英语叫了一声:“为什么?” 潘玉龙呛着说:“这什么味儿啊,这么膻!” 银海火车站傍晚 刘迅带着“真实”舞蹈组合的四个男孩,登上了一辆开往北京的旅客列车。 大家往行李架上放着随身携带的箱包,又去寻找各自的床铺,阿鹏踱到一边,拨通了汤豆豆的电话。 阿鹏:“豆豆,是我,我们都上车了,明天就能到北京了。老刘让我问你,你什么时候到,你那边的事办完了吗?” 渝城医院家属区傍晚 汤豆豆和杨悦这时已经来到医院家属区的大门外面,汤豆豆和阿鹏通着电话:“比赛前我肯定赶到。你跟老刘说一声,让他放心。” 火车上傍晚 阿鹏:“豆豆,你的事办得顺利吗?你自己要注意身体,注意别生病,早晚多穿衣服…” 渝城医院家属区傍晚 汤豆豆:“嗯,我知道。好了不跟你说了,我在外面办事呢。等到北京再说吧。再见阿鹏。” 汤豆豆挂了电话,追上了走在前面的杨悦,两人走进了医院的家属区内。 火车上傍晚 火车开动。阿鹏挂上电话,若有所失地愣了一会儿,才怏怏向自己的铺位走去。 渝城医院家属区傍晚 此时家属区正是人多的时候,散步的,遛狗的,刚刚下班的,在路上川流不息。汤豆豆和杨悦四处打听着吴医生、关医生和刘护士长的住址,被问的路人多数回避摇头。 杨悦拦住了一位遛狗的妇女,礼貌地问:“请问,你知道吴医生住哪儿吗?” 妇女:“吴医生,哪个吴医生呀?” 杨悦:“就是住院部的吴医生,大概五十来岁,女的…” 妇女:“不认识,不知道。” 杨悦:“那刘护士长住哪您知道吗?” 妇女不想多谈:“不知道,不知道。” 妇女牵着狗走了,杨悦和汤豆豆又拦住了一对散步的夫妇。 杨悦:“你好,请问一下,住院部的刘护士长是住这幢楼吗?” 男的想了一下:“刘护士长?”然后看着他的妻子,说:“她不是在外面买了房子吗?” 妻子点头:“对,刘护士长好像不住这里。” 汤豆豆和杨悦谢了他们,继续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