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筹谋东进 (第3/3页)
。使君以天下为己任,以复兴汉室为生平之志,气量当宽于海内,岂能不及一贼?”说罢他翻着眼皮看曹cao。 曹cao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白,终究没有再发作,叹口气道:“那袁忠、边让倒也罢了,桓邵害死秦邵,此事岂可轻饶?” “桓邵昔为谯令,使君昔为逃官,桓邵既为朝廷之官,受命捕您不为过矣。”荀彧说了一半,见曹cao眉毛又立起来了,赶紧改换说辞“以怨报德长者所为,使君若是能忍他人之不能,宽纵桓邵昔日之过,必能使天下归心见贤思齐,兖州士人可安!” “好了好了,”曹cao皱眉摆手“暂留他性命就是。” 荀彧悄悄捅了陈宫一下,陈宫立刻会意,开言道:“使君,在下与边文礼素来交好,愿亲往他家晓之以利害,改日带三人当面向您请罪,以正使君之名。兖州士人若闻此事,必感君之大德,可谓千古佳话。” 曹cao也是头顺毛驴,更多时候还是喜欢听好话,见他二人把自己夸得跟朵花一样,怒气便去了十之七八,低头瞧着帅案道:“我倒是有心宽宏,就怕这几块石头又臭又硬,宁可断头也不愿认错,到时候更折我的颜面…这件事先不提了。公台,你回去告诉毛玠,本官支持他的所作所为,不堪之人无论门第只管沙汰,有才之人只管录用莫考出身。” “诺。”陈宫一身冷汗这才出透,赶紧出帐而去。 “文若,还有一件私事请你办。”见他走出去,曹cao才继续说话。 “私事?”荀彧不解他为何要对自己谈私事。 “打败袁术,我在兖州才算彻底站稳脚。当把我老父接来好好侍奉才对。老人家年纪也大了,当尽天伦之乐,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啊。我膝下曹彰,还有落生不久的二子曹植,至今他还未见过呢。现在他与舍弟曹德隐居在徐州琅琊郡,日前我已修书请他们迁徙过来。”曹cao神情显得格外感慨“文若,你替我给泰山太守应劭写封信,请他就近在徐州边界迎候一下家父和舍弟,并派人护送他们至濮阳。应仲远乃是文采之士,这书信你务必仔细替我斟酌,莫要让他笑我辞藻鄙陋。” “诺,在下自当效劳。”荀彧心中好笑,觉得曹cao太好面子。 哪知曹cao手叩帅案信口道:“《左传》有云‘朝济而昔设板焉’。”朝济而昔设板焉!只要人一接过就马上反目吗?荀彧一愣:原来前番协同袁绍一战,曹cao已觉察徐州无能战之兵,把老父接过来是要解除用兵之忧,他这么快就要对徐州下手了。不过若要西进救驾,必先解后顾之忧,平徐州灭陶谦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素闻泰山应仲远与陶谦有旧,他让我亲笔写这封信不光是为了安排迎候事宜,还是想让我对应劭晓之以厉害,劝其与陶谦决裂啊…想至此,荀彧恭敬施礼:“当断则断,在下明白您的意思了。” 曹cao满意地笑了:“现在戏志才有病在身,军务之事还要你与程立多多偏劳。另外你领些人马驻扎到鄄县,以观袁术动向。” “诺。”荀彧答应“还有一事请使君恕在下直言。” “文若,你我之间还隐晦什么?”曹cao骄纵之心日盛,越发喜怒不定,见荀彧愿意帮他写信,堵着的气又顺了。 “使君受袁绍册封为兖州刺史,毕竟名声有碍。前番金尚受西京之命,虽然已被逐走,但难免西京还会另派他人至此。”荀彧试探着他的意思“与其这样,倒不如咱们派人觐见朝廷,求一个正经的名分,也好堵住别人的嘴。” “这个办法好…现在就办。”说罢曹cao便起身呼喊“王必!” 王必身怀利刃就守卫在大帐口,闻听呼叫立刻应声而至:“将军有何吩咐?” 曹cao故意皱了皱眉:“有一件危险的差事,恐怕你不敢干呀。” “在下有何不敢?”王必眉毛都立起来了“只要将军吩咐,在下万死不辞。” “好!”曹cao点点头“我现在任命你为主簿。” “啊?”王必不敢相信“小的我…” “听我说完!”曹cao打断他,顿了顿道:“我要你以我主簿的身份去长安递一份表章。你的故主刘邈老大人就在西京,因为有这层关系,所以没人比你更合适干这件差事。另外我观察你许久了,你读过些书能言辞,大可不必只当此区区护卫,若是办成这件事我还会再行提拔,前途不可限量。” “谢将军提携。”王必跪倒施礼。 曹cao叹了口气,又道:“这一路艰险非常,得经过别人的领地,你万万不能大意。到了西京除了上交表章,还要请刘老大人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另外我有一个朋友丁冲也在长安,听说现在是个议郎,你去叫他也想想办法,尽量给我求一个兖州刺史回来。” “小的一定不负将军所托,携带策命速速归来。” 曹cao绕过帅案踱至王必跟前,亲手将他搀起:“就是此事办不成也无妨,以后再找机会,只要你能平安无事就好。” 王必闻此言再次跪倒:“将军说的哪里话?小的蒙刘老大人点拨才给您当了个小小护卫,今天一句话我就成了主簿,您对小的实在是厚恩难报。王必在此发誓,若不为您求得诏命,绝不回来见您!” “有志气!”曹cao捋髯而笑。 荀彧在旁边瞧了个满眼:先拿话激将,再软语温存,最终把人弄得情愿肝脑涂地,曹孟德对这帮武夫的脾气算是彻底摸透了。甭管他究竟是忠是jianian,单这份用人的本事而论,不服不行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