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试应手 (第5/6页)
岁的少年抬头摇着线,把一只鹞子风筝高高放起来,一步步往前走。 "喂,这里不能放风筝,你得去广场中心放。"瘦高个的博物馆保安跑过来对他说。 少年好像没听见,依然仰着脖子,直到一声汽车喇叭在面前响起来。 "喂,这里不能停车,停车场在那边。"保安舍了风筝少年,转身冲着按喇叭的车说。 实际是可以停的。事实上现在正有车停在博物馆正门口的空地上。但那都是些特殊情况,比如你是来博物馆办事而并非游客,并能报出某些够分量的博物馆人士的名字。 车喇叭又嚣张地响了一声。 停在隔离栅栏前的是辆正在收起敞篷的蓝色宝马335。让保安一时没有板起脸的另一个原因是,这辆车的两扇前门上,不知是镶的还是贴的,有泛乳白色象牙光泽的浮雕龙凤。几乎没人会在车上搞这种奢侈装饰,稍稍擦碰一下就全完了。 坐在驾驶位的戴着大墨镜的女郎嘴角牵起漂亮的弧线。 "我要停进去。"她说着,把手伸出车窗,甩出清脆的声响。那是她手指间夹着的簇新钞票发出的。 "啊?这里不能停的。" 徐徐把手收了回去,再次伸出来的时候,夹着的钱变成了两张。 保安忽然意识到,原来刚才这位墨镜女郎拿出一百元并不是因为没有付停车费的零钱。至于现在…他立刻把钱收进外套口袋,跑到车前拔起了两根活动路栅,让车可以开进去。然后,他笑着一路小跑跟在车旁,指点着停车位。 "看甲骨在哪个厅?"孙镜下车后问保安。 "青铜器展厅。"保安回答,然后很热心地指点进去后该怎么拐弯怎么走。 孙镜向他点点头,和徐徐一起向馆口走了几步,却又独自返身回来,叮嘱保安说:"车身上的象牙贴片你帮忙看着点,别让人碰坏了。" "象…象牙?哦,好的好的,一定一定,您放心好了。" 文贞和站在廊柱旁。 这是青铜器展厅的一个角落。不过现在厅里的部分展柜,放置的是残破或完整的龟壳、牛肩胛骨、牛肋骨、牛大腿骨和羊头骨。一些有字,一些没有。根据它们在这几千年里的埋藏环境,有的暗黄,有的灰白。不管如今是什么颜色,都和漂亮扯不上关系。所以,尽管每隔一两个月它们才会出现在展厅里两周左右,大多数的参观者还是被旁边造型古朴优美的青铜器吸引了过去。 这种情况当然不可能让文贞和满意。上博定期会把库中的藏品和展出品进行轮换,不过甲骨的藏品数量可不够轮着换的,哪怕全拿出来,也就是一个厅的量。所以它们的境遇是点缀式的在某次小规模轮换时偶然出现。 可就是这样的偶然出现,也没能让参观者累积起足够的兴趣,这给文贞和传递着一个信息:甲骨部地位的提高还遥遥无期。 "你看这个四耳鉴,在商周时它们被用来盛满水作镜子用。其实青铜器现在你看见的颜色是长期氧化形成的,当年它们被使用的时候,是金黄色,你能想象吗?" 展厅里总是很安静,所以像这样并不大声的说话,也足以被文贞和听清楚。他眉间的"川"字更深了一分,这又是个喜欢青铜器的。 "你不是甲骨文专家吗,对青铜器也相当了解嘛。" 文贞和有点意外地转头向说话的两人看去。 这两个人都相当的引人注目。年轻女人身材高挑,在展厅里也还戴着一副大镜片的墨镜,有点明星腔调。旁边的男人则套着一顶嬉哈族常戴的蓝色线帽,风格和他的长相完全对不起来,而且这是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更显得不伦不类。不过他额头上帽子下沿处露出了一角创可贴,这该是他戴这顶帽子的原因。 "青铜器和甲骨文的时期有大部分是重叠在一起的。"孙镜回答道,"甲骨在那儿,上博的甲骨收藏很少,开一个纯甲骨的展馆至少需要三倍以上的藏品量。" 两个人说话间和文贞和擦身而过,谁都没去看这个老头。不过孙镜插在裤袋里的手,轻轻按下了手机的拨通键。 他们在甲骨展柜前时而停留时而漫步,说话时压着声音,但还是能让文贞和听见大部分的内容。这就像钓鱼,鱼饵在水里起起伏伏忽远忽近,仿佛活的一样,鱼儿自然会游过来咬钩的。 "这边展出的甲骨,不管是绝对数量还是珍品数量,和安阳殷墟甲骨博物馆都不能比。但是你看这些射灯、托架、展位的配合就很好,对普通参观者来说,这其实更重要。" 徐徐点头。 "上博有很多资源,甲骨收得不多,不是做不到,而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把重心放在这方面。但就算这样,还是有一些非常珍贵的藏品。" "就像巫师头骨?但我没在这里见到它。" "我也一直想亲眼见一见,不过这样的镇馆之宝是很少展出的。" "也许有机会的。"徐徐对孙镜一笑,"如果能够和上博合作的话。" "真要能合作就太好了,除了上博甲骨藏品的分量之外,一家现代大博物馆的管理经验也很重要。" 这几句对话文贞和都听得很清楚,联想起刚看过的报道,眼前两人的"身份"他当然已经猜到。 和上博合作?他背着手,眯起眼睛看着面前的这两个人。 一连串急速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人"呼"地从文贞和身边跑过,停在徐徐和孙镜身前,低声说了些什么。 外面广场上的保安?像是有了什么麻烦。文贞和没听得太清楚,看着两人跟着保安快步走出去,稍稍踌躇,就跟了过去。 "不好意思,真是不好意思。"保安跟在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