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草民忧国 (第2/4页)
惹人烦。可是,你觉得我何处让人烦?” “我且举个例子。”宗达见光悦并不生气,遂放心道“我只是想每日悠闲自得地作些画,也曾经以太阁大人赐与我的‘天下第一’封号为荣。然而这位大人做事却甚是啰嗦,找出种种理由,推说怕自己的评价不公,还说要做优秀的画师,就要进寺院画所,而且须先做大法师。” “哦。因此,你才决定画一幅雷神之画,准备进献?” “不单如此。在先生面前,我才敢这般说,不知先生对处决国松丸一事怎样想?此岂非欺凌弱小?那些败逃的武士亦是一样,他们既已走投无路,何苦还要斩尽杀绝?这样说虽为不敬,但说心里话,我不喜他。”宗达很少如此直言快语,顿一下,又歉然道“我这样评说你敬重之人,还请见谅!” “哈哈!” “有何可笑?” “其实,我亦心中忧闷。我虽并不以为是他杀了淀夫人母子,但如你所言,他却杀掉了国松,企图斩草除根。如此一来,他和早前的乱世武将有何区别?” 宗达一脸惊讶看着光悦,道:“先生…先生说的是真的?先生该不会在取笑我吧?” “我怎会取笑你?若他还与早前武将一般,必会冤冤相报,不久之后必会再起战乱。我心中忧苦,才来拜望你。” 宗达恻首回目,大为不解。在他看来,光悦有一处不是,便是心口不一,总喜抛砖引玉,以试探人家;而且,他一旦得理,便会不由分说将人训斥一顿,宛如一尊雷神。 “您此话当真?”宗达再次道“德有斋先生无论做何事都谨慎有加,现在却亦说不喜,真让人难以相信。” 光悦一本正经盯着宗达“俵屋。” “果然有谎,先生分明还是…” “唉!好了,先不说这个。我倒想问你,在世上你最恨什么?” “这…”宗达犹犹豫豫道“我最恨…蚰蜒和雷神。” “哦?”“所有雷神当中,我最喜德有斋先生。” “哦?”光悦认真地点了点头,道“我一向觉得,你的才具和人品都非同寻常,对你颇为敬重。原来,你竟这般想…” “我所恨并非雷神。嘿,我想起了那春日在山间见到的长虫,对,我最不喜蛇。” 光悦笑不出。他亦经常对宗达设计的刀剑鉴书的纹样及扇面大加评判,甚至连香囊和纸签上的图画都会加以评说,有时甚至说出“画已害字”云云,这等话难免让人厌烦。看来我是太挑剔了…想到这里,光悦突然想到家康。家康有时会自作聪明,说些自己的意思,有时还会如孩子一般任性,总要人说话时直言不讳,不要怕得罪人。但到了关键时刻,这些全都派不上用场。 “俵屋。” “先生?” “我要去一趟二条城。” “二条城?” “是。我欲说出心中之愤,以求心安?” “您太性急了。” “他若因此把我杀了,也就罢了。他要不杀我,从此我便不再做什么雷神,而要远离尘世,隐居到丹波深山之中。” “不好!”宗达一本正经道“雷神有何不好?何苦去丹波深山老林做个野鬼。请先生三思!” 本阿弥光悦这等乖僻之人,见到俵屋宗达之后,也成了一介小儿。倒不如说他是被宗达的天真打动,取下了脸上的面具。他见宗达也认真起来,便摇了摇头,怒道:“不,做鬼更好!谁也休想阻拦我,我已下定决心了。” “又来了。你这脾气,真非寻常的雷神。” “罢了,我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改变,否则岂不愧对你送我的这个称号?” “那好,多请保重。” “我现在就去二条城,将憋在心中的话全都说出,然后便隐居深山。” “这…这可是性命攸关啊。” “命是何物?”光悦说着,竟流下泪来。“命是什么?我们不能违背日莲上人的圣言,不能无视这世上的污浊和歪曲,否则便是偷生之人。”他大声喊着,一种无法抑制的感怀涌上心头“对,就是偷生之人!不仅是我,你也一样。在这个世上,最大的偷生之人便是那老糊涂鬼,他年过七旬,还要残杀妇孺。他自己枉活了不算,还要害他人性命!宗达,你休要再阻拦我,就算死,我也定要到那个老糊涂鬼面前,把心里怨愤悉数道出…”光悦于亢奋里带着几丝疯癫。他似是因一生的努力不得到结果,心中积郁已久。 “不可!”宗达脸色骤变,扑向光悦,他看出光悦就要离去“来人,本阿弥老爷子要…” “放开我,宗达!” “不,我不放。我不当说您是雷神。您既非雷神,也非鬼。我从内心里仰慕您…” “哼!宗达,你以为我会上你的当?” “求您了!来人,来人!”光悦这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心中暗道,弄假成真,罢了,索性趁机最后一谏,然后便隐居山林,远离这尘世。就如日莲圣人一般,向北条氏强谏之后,便隐居身延山。匹夫之怒,血溅五步,匹夫到了真正发怒之时了! 宗达是一个难得的诤友,光悦一边想着,一边推开宗达,出门穿鞋:他并不理会宗达的惊愕,径自去了,宗达无意间的几句话,已让光悦下定了决心。 阳光火辣辣照着大地,光悦若稍有些犹豫,方才的亢奋便会马上烟消云散,决定亦会取消。 但坐上轿子,光悦却有些心虚了:不能这般逞强,不管怎说,对方乃天下之尊,总当换件见客的衣裳,在礼数上不当有闪失,亦当心平气和提出见解,不能先乱了阵脚。想到这里,光悦平静了许多。“我先回一趟家,你稍等我片刻,我换衣裳后就出来,然后前往所司代府邸。” 光悦回到家,首先拿了一个刚刚烧制的“柿茶碗”作为送给家康的礼物。烧柿茶碗,乃是光悦向长次郎学来的手艺。他对这茶碗的色泽和形状都颇有自信:和长次郎的茶碗不同,他的茶碗浑圆,而非中间凹进。掌中托乾坤,光悦怀着这般心思,烧制了这土黄色的茶碗。 光悦拿了茶碗出得家门,乘上轿子,往所司代府邸而去。他欲先拜访板仓胜重,若胜重不在,才前往二条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