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3·长河落日_第三十一章生死之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生死之间 (第3/4页)

众人以《多春花契》为题,吟咏和歌。

    家康待敕使返回临济寺,再次传来诸大名,接受众人祝贺。

    有生之年位极人臣,自是可喜可贺,但亦很是严肃。家康对诸大名朗朗道:“我天寿将终,尚有将军统率灭下,毋需忧心。然,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万民之天下。若将军施政有悖常理,陷百姓于苦难,则人人都可取而代之。但使四海咸定、万民得其恩泽即可,我九泉有知,绝不敢因此怨恨。”

    此乃家康对神佛吐露的真心,亦是对诸大名的威吓,仿佛道:“如何,德川天下可有破绽?”

    家康接受诸人祝贺,当场下令来骏府探望的诸大名返回领内“在此滞留太久,领民疏忽了稼穑,就不好了。皆各自回去,勤理政事。”

    家康令诸大名回国,无疑乃此生离别。

    招待敕使的宴会对于家康已是莫大摧折。让人拿出早就备好的赠礼送与诸大名之后,元和二年四月初一,家康病危。

    金地院崇传写与板仓胜重的信函道:“相国大人(家康)自患病以来,身子日渐衰弱,打嗝、瘀痰,时时忍发烧之痛,日日受病楚之苦。将军大人与重臣及诸大名均到城中,越发令相国大人呼吸困难,想必大人亦能想见之。宣旨众公卿返京之后,更加需人照看。老衲每日前去探望,含泪写成此书。”

    家康却于此际,再次接见前来道别的伊达政宗,实在罕见。就连从不掩饰病情的秀吉公临终之时,对亲信也秘而不宣,唯家康却言要与政宗一见。

    家康送给政宗一幅清拙的墨迹,以为临终赠品。

    “天下之事就托付与你了。”家康信任地望着政宗,坦言道“不知我还能活几个时辰。我要好生享受闲暇。”

    此回政宗不再放声大哭。他膝行到家康跟前,轻轻握住家康的手,独眼一睁一闭,泪如泉涌。

    政宗去后,家康召来堀直寄,说这是他们今生最后一次相见,故有事相托:“我死之后,若发生战事,先锋为藤堂高虎,次为井伊直孝。你要在二人之间,随时准备突进。切记!”他说此言时语气严正,让周围诸人大吃一惊。平日他常说“不会再有战争了”今日却完全相反。从他的话中可听出,日后必还有战事,万不可掉以轻心。

    此后,家康又陆续叫来了金地院崇传、南光坊天海,以及将军秀忠和本多正纯诸人。他现在似不知早晚。正如他对政宗所言,他要在rou身完全衰竭之前,好生享受人生最后的闲暇。但,他已无法看清诸人的面目。

    “你是…”

    金地院见家康如此询问,遂把头靠过去,哭道:“贫僧崇传。”

    “是崇传。”家康点头,旋抑扬顿挫道“刻书都还顺利吧?那些书典乃是太平盛世之人不可缺少的大道。仓廪实当知礼仪,衣食足当知荣辱,天子与万民皆要研习学问,不可懈怠。切记!”

    不管是怎样的雄杰之士,在面临死亡时,往往会心绪混乱,但家康目下却很是清醒。柳生宗矩坐于一旁,似已被人忘记。怕也正是因此,他方得以静观众相。他估量家康短日内还不会往生,同时,他亦明白为何流放忠诚的片山宗哲。

    自从流放宗哲之后,家康几不再令医士到身边来。医士也怕惹他生气,虽总是候在外面,却不会再如宗哲那般耿介强硬。家康对此全然不顾,单是忙着最后的吩咐,尽享最后的“闲暇”

    崇传去后,接着进来的乃是天海。

    “一品亲王东下之事如何了?”家康如在与儿女说话“不论做何事都不可大意,此为立国之基啊。此事不可疏忽。”

    “请大人放心,圣上听了也很是快意。”

    “哦,那就好。下一个,正纯。”

    “是。正纯在此。”

    “正纯,你锋芒太露。”

    “啊?”

    “在我死后…你要谨慎…”

    “是。”

    “你要好生想想德川家康这一生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记着,不可树敌太多!”

    “是。在下谨记在心。”

    此时,家康才把视线转到了秀忠身上。不知他是否能清楚地看到儿子,此前耳背的他,耳朵似变得灵敏起来。

    “将军啊。”家康停顿了一下,微笑道“你都看到了。”

    “是。”

    “你应已明白,这个世上无一件东西归于自己,包括你的rou身和权柄。”

    “是。”

    “这些都和江海、日月、天地一般,金银财宝自不必说,就连性命、子孙,均无一样属于自己。”此时,家康双目似突然有了神“万物均非个人所有…人间有万物,万物皆属人间。”

    “是。”

    “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天暂时放于我们之手,你明白吗?为父的性命亦是神佛所赐,我已珍惜了。”

    “孩儿明白。”

    “我且把遗产交与你,这已是第三次了。第一次乃是将将军之位让与你,第二次乃是从西苑搬到骏府,这第三次,便是我要离开人世。我要把遗产交给你,但它并不归你所有,只是大家交与你保存的东西,我把原来由我保存的东西交与你保存…你明白了?”

    对于秀忠,家康这种“万物均为上天所赐”的说法已不再新奇。他一本正经施了一礼,答道:“请放心。孩儿绝不敢私用一分一厘。”

    “是啊。将军确是这等人。”家康满足地点了点头,接着道“当时时谨记,此为一生之理,非一时之理。”

    “是。”

    “你为德川家康的继承之人,我现在把遗产交与你,你准备好了?”

    “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