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局 (第1/2页)
情局 说来也真凑巧,织女声势汹汹地找上天衣居士之际,那天正好下着小雨,天衣居士正在跟他养的牛边弹琴边说话。 “牛啊牛,我近日的红鸾星和桃花劫星并照,可是别说美女了,连鬼影也没一个,你看我们‘自在门’四师兄弟,是不是真的应验了师父的平生:‘一入自在门,永世孤枕眠’忏句?少年风流客,青年潇洒人,中年自在侠,壮年自了汉,别到头来成了老年孤单公才好!”那头牛“哞”的一声,算是以鼻子回答了他的话。 却听一女音快利地道:“没想到这世上不但真的有人对牛弹琴,还对牛说话!” 天衣居士也微吃上一惊。 ——居然有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他所布的阵势里,还进入了他的茅舍不输斋! ——而且还是个女的。 他一抬头。 打了个照面! 他一眼看到,心里暗叫一声: 完了。 她来了! 她撑着伞,在灰惨惨的霾雨迷漫中,她亮丽丽地站在雨中。 她终于来了。 ——她是谁呢? 天衣居士并不认识她。 但她就是她。 天衣居士只看了她一眼,就知道她就是自己一直以来都在等待,已等了数十年的女人。 她来了。 是她。 ——一定是她。 因为不会是别人。 天衣居士失魂落魄地站在那儿,直至那头牛又叹了一声,他才知道对方用手里的一口针,正斜指住自己的印堂。 他却连眼也不眨。 “‘神针门’织女?” “你为什么要救夏侯四十一这种败类?” 对方反问。 她原就是为这个而来的。 她只问。 她不打算会有回答。 她也不要人回答。 但她的下一个问题却是等待回答。 而且一定要回答。 “那王八蛋在哪里?你马上告诉我,我立即去杀了他。” 他知道上回夏侯四十一背门七大要xue受刺戳,必是这位织女下的手,而那一次夏侯四十一xue道受制是他一手解救的。 所以织女已把他当做一丘之貉。 他心知夏侯四十一是躲在襄阳古城中。 夏侯四十一告诉天衣居士:他要在那儿伏杀一名叫三鞭道人的人物。——“三鞭道人”本来是权相蔡京布伏在江湖上的一名杀将,而后摇身一变,变成了个据说能呼风唤雨、念咒延寿的法师仙道,要皇帝求鸬鹚研粉以壮阳的奇法,就是他“灵机一动”时下的主意。 他天天都有新主意,一时要金银珠宝,一时要奇禽异兽,一时要童男贞女,偏是皇帝信他,任他为所欲为,所以为满足他的欲求索取、信口雌黄,害煞了不少平民百姓,叫苦不已。 这段时日,这三鞭道人正好来到襄阳,要搜寻古都美女,夏侯四十一便告诉天衣居士,他要为民除害、将功赎罪,第一个要剪除的,自然就是三鞭道士,而且他要潜身在三鞭道人身边,才能伺机下手。 天衣居士相信有“改邪归正”这回事的。 所以他力劝织女,不要追杀夏侯四十一。 “人是会改过自新的。作恶的也是人,一样会有人性,只要他能痛悟前非,有朝一日就能洗心革面,造福天下。” 织女冷笑。 她冷笑时像玉一样,带点寒意,但仍是很明亮。 明亮得像白色的柔光。虽然柔,但却还是一种光芒。 一种幽光。 “你相信他那种人也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可知道:救了不应救的人,一如害了不该害的人一样。” 天衣居士道:“善恶只在一念。人谁无过?你以前做错了,现在可以做对过来;以前是个坏人,以后可以变好。恶人一旦一心向好,要比杀了恶人更有意思。如果他们作了恶,纵然没有人收拾得了他们,他们终究有一天也会受到良心上的责备的。” 织女用一双妙目用力地看着他,道:“你果然是夏侯狡贼的同伙!” 然后她这回不待天衣居士的解释,便已出了手。 她的武器是针。 急针穿乱线。 密针绣飞云。 天衣居士发现这女子的动作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流”出来的,像一种流露、一种倾吐、一种自然的律动,她本身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道自自然然、随心随意的流水(河流)一样。 天衣居士为她的动作(举止)所迷眩。 当时,织女的武功还不是十分的高,她能伤夏侯四十一,主要是因为夏侯过于好色,一时不防,加上织女的同伴小镜冰雪聪明,故意使夏侯分神,才能以“神针密绣”刺伤了他。同样,她能闯入天衣居士的不输斋,主要还是因为天衣所布之阵,恰与她的针法线路吻合,她以绣法攻破。 其实织女要刺天衣居士,恐怕也力有未逮。 可是天衣居士还是给刺了几记。 白衫破处,溜过几串血珠。 那不是天衣居士避不开。 而是他对她流水般的英姿迷眩的结果。 这时,织女却停了手。 因为她已发现天衣居士并没有还手。 ——她虽刺伤了他,但就凭这些小小伤口,她还真“伤”不了他。 而她也知道天衣居士无心伤她。 所以她住手。 不打了。 ——女孩儿家就有这个本领:说打就打。就像她们无缘无故就可以生气一般,也可以忽然之间就不生气了。 她们可以说不打就不打了。 一切只看她们“高兴” 织女忽然之间就不打了,不为什么,只因她“不高兴”再打下去了。 她在临走前却说: “所谓恶人自有恶报,其实难以尽信,因为善人也一样会有恶报。至于所谓恶人自有天收拾,他们自有良心上的谴责,其实是假的,纵有,也是一时就过去了,恶人又可当他的开心快活人去,可是为他所害的人,连后代都可能因为他一时的恶行而世世代代都继续受害下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恶人变好难,好人变坏却易。” 说罢她还一笑。这一种欲显而夺丽的一笑,有信心足以在十年内仍让他常常忆起这一笑真好。 之后她就走了。 “你不肯告诉我夏侯狐狸在哪里,我也总会找到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