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人间会猎 (第9/11页)
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美国空军四星上将迈尔斯显然对历史研究并不感兴趣,他今天来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参加一场关于巴基斯坦以及印度最终命运的决议。“好吧!我们回到我们的主题—历史上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具有进攻精神的国家,的确在农耕文明时代他辽阔的疆域和庞大的人口,足以武装起一支令同时期任何帝国都为之侧目的军队。但是这个帝国的军事力量更多的时候所肩负的任务却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以及对内镇压由于天灾人祸所引发的农民起义。而后者往往具有更为致命的威胁。或许有人会举出中国历史上两个最为有名的帝国来反击我的论证—‘汉’和‘唐’,在这两个皇朝统治的时期,中国都曾组建过多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具有强大的机动能力的远征军,主动出击去打击帝国的敌人。但是请注意这种攻击并非是为了扩张,大多数时候这种军事行动的目的都是消弭外界势力对中国本土可能的攻击而已。当黑暗的中世纪欧洲人忙于攻占杀伐之时,中国人早已开始了自己的大航海时代,不过他们并不热衷于用武力却建立海外的殖民地,整个东南亚地区贸易和文化的交流才是当时的中国航海家们的主要目的。”卜睿哲教授继续着自己的讲解。 “我知道今天的形势与过去有着太多的不同,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庞大国家,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正令他宛如一头贪婪的怪兽一般四处寻觅着资源和市场。东南亚和印度将是第一块为其所吞噬的土地。但是这种扩张的方式将与同属东亚文明范畴的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行径有着太多的不同。中国人会更多的依靠经济和文化上的影响逐步建立其东南亚各国的向心力。这无疑将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一场最终的决战。”面对这个教授说教般的讲解,迈克。李总统不得不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提出自己最终的意见。 “那么我们已经进入伊斯兰堡的‘游骑兵’们该怎么办?”又一次对迈克。李总统的退让感到对失望之余,美国陆军参谋长斯库梅克中将不得不提出了很现实的问题,出于对基比尼发动政变的支持美国陆军从阿富汗驻军之中抽调出1个营的游骑兵进入了伊斯兰堡,此刻他们正在与巴基斯坦的部队武装展开了艰苦的巷战。“我们将通过外交手段与北京方面协调此事,毕竟我们也是伊斯兰堡的主要盟友,面对巴基斯坦陆军在印度北部的惨败,我们派遣部队进入伊斯兰堡维护美国的利益还由不得中国来进行责难。让我们的战士们回家吧!”与巴厘岛事件不同,美国政府在巴基斯坦的行动并非没有法律依据。毕竟两国依旧是“反恐”战争中的盟友。 沉闷的黑夜终于过去了,黎明的阳光再一次照耀在了伊斯兰堡这座美丽的花园城市之上。当被断断续续的枪声惊扰了一夜市民们走出自己的卧室,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电视之时,他们所熟悉的身影—总统穆沙拉夫已经神采奕奕出现在屏幕的中央。“巴基斯坦的公民们,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着一场决定南亚地区命运的伟大战争。面对着好战成性的印度军政府在亚洲各地的挑起的战火,热爱和平的巴基斯坦正与中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印尼、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并肩作战。在过去的一周之中我们的军队一度取得空前的胜利。但是面对负隅顽抗的印度军队,我们英勇的战士们也正在损失前所未有的巨大伤亡。为了早日结束战争,我们将接受来自中国的援助。从今天开始将有数十万的中国陆军将通过我们的国土奔赴战场。”而就在穆沙拉夫总统的电视讲话进行的同时,中国陆军第38集团军的前锋部队—第113机械化步兵师第338团已经抵达了位于拉瓦尔品第的查克拉拉军用机场。经过了一夜的全力空运,第54集团军的第127轻型机械化步兵师已经系数抵达。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中国陆军第38集团军的主力将陆续抵达巴基斯坦。 第六十七章:人间会猎 与前苏联、中国乃至朝鲜威武庄严的阅兵仪式相比,印度以往的国庆阅兵式更像是一个老百姓的聚会。除了少数几个贵宾席外,长长的阅兵道两旁往往都被拖家带口的普通百姓占据,人们彼此呼亲唤友,现场气氛热闹。但是今天以往那些印度所特有的拥挤和混乱却意外的消失无踪。虽然同样人头攒动,但是阅兵大道显得鸦雀无声,远处雄伟的印度门在雾中若隐若现,鸽子和苍鹰雀依旧悠闲自得,在低空盘旋。 明媚的阳光再一次普照在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心脏地带的主权大道之上,在由印度文豪泰戈尔所填词作曲的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那庄严而富有民族特色的曲调声中,一队队刚刚从仅仅距离新德里不到90公里的前线返回首都的印度陆军士兵正整齐的通过刻满了他们前辈姓名的印度门。这座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阵亡的印度军人而建的建筑,后来又凭填了众多在三次印巴战争和中印边界冲突中阵亡者的名字。高48。 7米,宽21。3米的拱门顶端巨大的圆型石盆里,一米多高的火焰突然熊熊的燃烧起来。 “你是一切人心的统治者,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你的名字激起了旁遮普,辛德,古甲拉特和马拉塔,达罗毗荼,奥利萨和孟加拉的人心。它在文底耶和喜马拉雅山中起着回响掺杂在朱木拿河和恒河的乐音中,被印度洋的波涛歌颂着。 他们祈求你的祝福,歌唱你的赞颂,你印度命运的付予者,胜利,胜利,胜利是属于你的。 你的声音日夜从这地走到那地,召唤印度教徒,佛教徒,锡克教徒,耆那教徒和袄教徒,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来围绕在你的座前…”在那万民所熟悉的曲调之中,无数的喉咙发出整齐划一的声音。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面对危亡之际所迸发出了最后的烈焰和光芒。虽然不过是回光返照,但却足以毁灭那些如飞蛾般盲动的入侵者。 伴着那高亢的歌声,数辆礼宾车迅驰而过。在这些车辆的身后由几十匹马组成的骑兵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自西向东缓步而来。这些拥有阿拉伯血统的马匹高大雄骏,披红挂绿。马上的骑士头包布巾,身着鲜红制服。蓄着八字胡的武士手挚仿古旗帜和长矛威风凛凛,令人感觉又回到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冷兵器时代,这就是印度总统的礼宾卫队。紧接着的是总统车队,人们清楚地看到敞蓬车内的卡拉姆总统,这位慈祥的白发老人此刻依旧面带微笑,不断地向两侧的人群挥手致意。人群之中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呼,无论这个政治家是以如何的方式去夺取最高权力,但是只要为人民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