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第6/11页)
廊向东展开,进入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逼近已经陷入反政府武装围困之下的该邦首府—迪斯布尔。 而与之相比,第21集团军这3天来的行动却只能用乏味和无聊来形容。由于主要的攻击路线都让让给第13集团军,第21集团军的重装部队所能作的只有跟在友军的屁股后面,缓慢的从前进基地日喀则向南移动。虽然一路之上,西藏军区和第13集团军的后勤部门早已将道路和兵站修缮完毕,第21集团军的官兵们几乎享受着旅行团一般的待遇。但越是如此战士们的情绪便越显得焦躁不安。毕竟同样作为中国陆军的甲类集团军,第21军同样拥有着需要自己用鲜血和勇气去捍卫的历史和荣誉。 第21集团军的创立,可以追溯到红军长征时代继续留在南方各省坚持游击战—创造了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红第28军。抗日战争爆发之后,这些这些部队被整编为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解放战争时期又编入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在开国上将、真正的“奠边府之虎”韦国清将军的领导之下,转战于华东战场。在孟良崮、济南及淮海战役中向来主要担任最为艰巨的阻击和“打援”任务。堪称“无名英雄”与同属华东野战军的各支部队相比,在第21集团军的军史之上没有留下孟良崮、济南、碾庄、南京、上海那样代表着辉煌的名字,有的只是淮阴涟水、南麻临朐、高集、郭楼、固镇那些在中国陆军的军史之中被刻意淡化的尸山血海。 建国之后华野2纵隶属3野7兵团,虽然没有赶上“战上海”却在浙江成功的解放了舟山,从侧翼解决了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对上海的封锁。随后的入朝轮战,虽然五次战役都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所谓“来的早,不如来得巧”第21集团军入朝之后,正赶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教训叫嚣着要“独力北上”的韩国李承晚集团的金城战役,此役堪称“狮子扑兔” 志愿军第20兵团包括第21军在内的5个军,采取正面进攻、两翼钳击、多路突破的战法,轻而易举的击溃了韩国陆军4个师。不过在这次战役之中,担任着东路集团任务的第21军的任务依旧是吃力不讨好—在北汉江以东就地牵制当面的韩国军队使其不能西调。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之后,第21军一度长期留守朝鲜,直至1958年7月回国。此后也曾隶属于北京军区,驻山西大同,但不久之后便又奔赴关中,开始了镇守祖国西北要冲的戍边岁月。 纵观第21集团军的历史,这支部队一直以来都几乎默默无闻的担负着最为艰苦的配角,而这一次入藏参战是不是又将重演自己先辈们的经历呢?第21集团军上上下下不无在心里忧心重重。第13集团军和成都军区其他部队的进展越顺利,这种担心便越是变本加厉的煎熬着每一个第21集团军战士那颗跃动的心灵。“咱们大老远的从西北赶来,别他妈的最后连口汤都喝不上!”、“人家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我们第21集团军就是太善良了,要我说大伙直接别伺候了,直接去新疆到巴基斯坦,和小巴兄弟一起去直捣新德里得了。”这样的怪话在一路开进之时,几乎不绝于耳。 “第21集团军可是一把好刀啊!用来切豆腐不是可惜了吗?”面对着来自第21集团军军部的质疑和牢sao,坐镇拉萨的张陵中将却显得波澜不惊,甚至连部队的进展速度都漠不关心,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作为客军的第21集团军此刻已经和第13集团军卯上了劲,但是每天收到第21集团军在高原地区挺进上百公里的汇报,往往只是报以一个不置可否的微笑。或许在张陵中将的心中,他所要达到的正是这种将第21集团军这头斗牛慢慢激怒的效果,现在火候才刚刚好。 2008年4月1日,在中国陆军山南—印东突击集群越过喜马拉雅山脉第4天的黎明,随着中国陆军第21集团军的2个主力步兵师相继抵达西里古里以南的集结地域,进入一线进攻位置的命令终于从拉萨方面传来了。命令简单而直接—“中国人民国防军第21集团军所属各部队,必须在2008年4月1日中午12点之前进入指定攻击位置,越过前置的陆军第13集团军的阵地,向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富加尔各答方面展开突击,所辖各部务必发挥自身野战、攻坚的特长,在4月15日零点之前夺取加尔各答。”战区司令部的命令传来,一路上对这一纸命令几乎翘首而盼的第21集团军军部的指挥员在第一时间的反应竟是“这不会是张陵中将再跟我们过愚人节吧!” 但是这种难以置信的怀疑仅仅维持了短短数秒,在如山的军令面前,第21集团军除了感觉到欣喜和畅快之外,更为的是责任和压力。虽然从西里古里到加尔各答的直线距离仅为376公里,中间还有印度国家级的31A公路相联接,以第21集团军的机械化推进速度,不过是3昼夜的时间。但问题是这一路之上,还有横亘着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1个平原步兵师、1个山地师和3个独立旅所组成防御阵地,而更为严峻的是命令中还明确要求第21集团军攻克印度东部最为重要的城市—加尔各答。 “斯巴达人从来不问敌人有多少人,只关心他们在哪?”这句西方流传千年的豪言壮语此刻套用在中国陆军身上也同样贴切,面对着这并不轻松的任务第21集团军所要作的并不是和战区司令部去讨价还价,而是抓紧每一秒的时间展开攻击部署。对于擅长平原野战的第21集团军而言,快速突击一直以来都是各部队最为擅长的科目,在不到4个小时内,第21集团军所属各部队便迅速组建起了东、西两个纵深攻击机群。东路攻击集群由第63机械化步兵师和第12装甲师组成,从帕格尔布尔方面越过第13集团军的防线,直扑印度城市蒙吉尔。西路集群则以第61摩托化步兵师为主力,在军属炮兵旅的支援下,从西里古里向南沿着印度31A公路向加尔各答挺进。 蒙吉尔是印度比哈尔邦中部的一座小城市,它位于恒河的南岸,人口不足百万。但是便利的水陆交通却另它成为了比哈尔邦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它不仅是比哈尔北部平原上最为现代化的河港,更是交接巴特那和加尔各答的公路和铁路的交通枢纽。面对中国陆军第13集团的攻势印度陆军虽然迅速放弃了帕格尔布尔、穆扎法尔布尔以东的上百公里的领土,却在蒙吉尔地区集结起了强大的防御力量。在短暂的接触之后中印双方在蒙吉尔地区形成了一个战略突出部。 “号称擅长地面战的中国陆军也不过如此。”刚刚从勒克瑙调来的印度陆军整编动员第4步兵师师长贝尔高姆上校,面对着自己眼前经过自己部下连续几天奋战修筑而成的防御工事,多少有些得意连日来利用印度中部的铁路网,从中、西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