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花谢孟买 (第4/11页)
是杯水车薪而已。但现实却正是这些体态轻盈的强-9型舰载攻击机每次出击都足以令印度陆军的士兵们胆战心惊,最终在达卡外围的战场上溃不成军。 强—9型舰载攻击机往往不会象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采取小规模突击的模式,以双机甚至单机编队的规模进行精确打击。挂载着火箭吊舱和常规航弹的他们动辄便以10架以上的大编队横扫战场,一旦他们出现在天际,印度陆军无论是的修筑有坚固工事的防御阵地还是由众多车辆组成的集结地域,往往都逃不了被如蝗虫般飞射而来的57毫米航空火箭弹打成一片火海的命运。 对于固定区域的打击,印度陆军还可以事先利用己方残存的对空警戒雷达进行聊胜于无的预警和疏散,但是在空袭进行到第三天开始,面对印度陆军日益分散目标以及逐渐撤出战场的情况。中国海军航空兵突然改变了原有的战术。不再采用对预定区域进行的班次空袭的固定模式,而代之以由从安达曼群岛起飞的中国海军陆基大型预警机和“上海”号航母上起飞的舰载预警机交叉补网,在空中担任监控和指挥。随后召唤在预定空域待机的歼—11H型重型舰载机和歼—10H型中型舰载机,或已经进入孟加拉近海的“崇明”号和“长兴”号辅助航空母舰对印度陆军机动中的地面目标进行快速而强悍的攻击。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曾发明了一种新的空战战术—名为“鹰之墙”即利用预警机指挥大量的在战区上空的F—15型“鹰”式空优战机,隔离出一片“禁飞区”随时消灭任何企图侵入禁飞区的空中目标,从而确保一定空域的制空权的战术。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法与这种在入侵伊拉克和南联盟的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战术有着相同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将猎场由空中转向了地面,在印度陆军的占领区内隔离出一块块随时可能会遭到空袭的“危险区域”只要印度陆军的部队进入其中,便随时有可能遭遇到灭顶之灾。 印度空军并非不想给予自己的友军支撑起天空中的盾牌,但是在东北部各地的机场全面遭遇中国陆军数字化炮兵攻击的情况下,印度空军可以升空的战机实在是少的可怜,即便有少数轻形战机侥幸可以从炮火之中起飞,在缺乏预警机引导的情况下,要在中国海军航空兵强大的电磁压制之下,仅依靠地面雷达传来的信息进入战区,往往不过是超视距攻击之下的一个个靶子而已,在马六甲海峡的空战以及后续的战争之中已经失血太多的印度空军,已经很少有象样的飞行员可以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之下,还能给对手造成麻烦,更多的时候,所谓的空战不过是一场孟加拉湾上空单方面的屠杀而已。 “目前的态势之下,我们必须迅速撤出孟加拉。在加尔各答地区重组部队,以迎战从喜马拉雅山脉之山冲杀而下的中国陆军。”本来打算乘坐军用直升机先行撤回加尔各答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在全面失去了制空权之后只能跟随着地面部队一起狼狈的从达卡向西运动着。中国海军航空兵几乎不间断的打击,让他在短短的三天之内便连续7次更换了指挥部,此刻连全军师一级指挥人员参加的军事会议也只能通过古老的传令召集的模式在位于达卡西北部的栋吉市郊的一所民居内举行了。 “对达卡长时间的向心突击已经消耗了部队太多的锐气和精力,以及我们可以顺利的进行撤退,按照最乐观的估计,第3集团军也需要1~3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一直担任着印度陆军西路攻击集群主力的第3集团军军长布德科瓦尔中将早已不复了开战时的一望不前,由于在第一次达卡攻防战中意外在恒河之上损失了的主力部队—第3机械化步兵师。几乎敲断了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脊梁,依靠着全军硕果仅存的第8山地步兵师,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战斗力几乎连半个军都算不上。从达卡外围的阵地上,印度陆军东、西两路攻击集群撤退下来的部队表面上依旧保持着5个山地步兵师的编制。但实际上早已无一完旅。连日的攻坚和接下来的几乎不间断的空袭之中,印度陆军各师减员严重,真要撤回恒河平原,面对攻势正盛的中国陆军,所有人此刻心中都没有底气。 “目前的局面不容乐观,东北部各邦的分离运动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我军目前的补给线几乎已经中断,很多连队已经出现了断炊的情况。”战前一直负责驻守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新任军长利德尔少将此刻也道出了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在攻略孟加拉的战役之中,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一直独立担任整个东部战线的进攻任务。以2个山地步兵师的兵力从东、北两个方向对孟加拉国东部的锡尔赫特进行钳型攻击,同时以1个山地步兵师的兵力牵制部署在孟加拉东南部吉大港的孟加拉陆军第24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任令羽全面收缩的战略和孟加拉陆军第24师困守吉大港的情况下,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成功的深入了孟加拉东部国土,最终与西线攻击集群会师与迈门辛和栋吉一线,形成了对达卡的东西合围。 不过此刻曾经的辉煌战绩已经成为了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不可承担之重,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势已经将整个集团军的补给线拉伸到无力承担的漫长,而此刻印度东北部各邦的动荡更令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本已脆弱的补给系统连根拔除。目前连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的司令部所在地—提斯浦尔也正处于众多反政府武装的围攻之下。在后方补给不畅的情况下,第4集团军各部队此刻已经开始沦落到向友军“乞讨”的尴尬状态。而更多的时候,在大家都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为了一车补给大打出手也是常有的事情。 “撤出达卡外围的阵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目前各部队所遭遇的空袭情况。但是继续向西,我们所要面对的还有河流纵横交错的孟加拉国土以及无所不在的孟加拉游击队。”印度陆军第33集团军军长乌姆拉欧少将的发言,比起另两位同僚的抱怨,显得有些有些实际意义。 达卡以西的孟加拉热带雨林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印度陆军这场伤亡惨重的撤退。一方面距离的拉开,令中国海军航空兵高密度的攻击变得鞭长莫及,而进入了密林深处之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显然变得有些困难。在达卡附近的阵地之上连日来都在空袭之中饱受蹂躏的印度陆军似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糟糕的道路状况,以及无所不在的孟加拉游击队却成为了无法回避的新问题。 “各部队在达卡外围已经杀红了眼,面对孟加拉人的抵抗,各部队表现的非常不理智。”乌姆拉欧少将的所谓“不理智”只是一个推托的中庸之词。实际上刚刚从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